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西部牛仔的結果 展開
- 18至19世紀美國史上開發西部先鋒
- KONAMI在1991年推出一款橫版射擊遊戲
- 遊戲《英雄聯盟》中燼的一款皮膚
- 賞金獵人厄運小姐的一款皮膚
- 美國劇情電影
西部牛仔
18至19世紀美國史上開發西部先鋒
徠西部牛仔(West cowboy),是指18至19世紀的美國,在西部廣袤的土地,一群熱情無畏的開拓者。在美國歷史上,他們是開發西部的先鋒,他們富有冒險和吃苦耐勞精神,因此被美國人稱為“馬背上的英雄”。
西部牛仔
西部牛仔是一種短暫的歷史現象,是美國西部從一八六六年到一八八六年這段時期盛極一時的一種服務行業的工人。這種職業的產生,有賴於冷藏設備的火車車廂的發明。但另一項發明——有刺的鐵絲網又使這種職業很快銷聲匿跡。
1525年,西班牙種的牛開始從西印度群島引入北美大陸。
1540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羅納多橫渡大西洋去北美尋找傳說中的“瑟博拉七寶城”,他還帶了500頭牛,這些牛被運到今天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一帶。此後,牛群不斷繁殖,逐漸遍布今墨西哥北部和哈利斯科州。
1611年,英國人又把數量眾多的牛運到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城,從此英國種的牛便在北美大陸廣泛繁衍,那裡出現了很多養殖點。
到17世紀初,哈利斯科的牛已達到10萬多頭。總之,美國的牛從東面和南面兩個方向進入,逐漸流布全國。
到19世紀中期,那裡馴牛養牛的技術已經十分高明。南北戰爭之後,牛群又向西推進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廣大草原,那裡成了“牧牛王國”。從南邊墨西哥進入的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
19世紀後期,德克薩斯州已有5000萬頭牛,是美國養牛最多的州。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得克薩斯人便把大量牛群往北驅趕到堪薩斯的鐵路邊,然後轉銷美國各地。當時還有專門的“牛道”和“牛鎮”,“牛道”是“牛群”走的道路,“牛鎮”則是沿途的歇腳站。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緊接著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火車冷藏車廂的發明,使得牛肉能夠長途運輸而保持新鮮。結果,美國東部各大城市的市場都向西部大牧場主開放,而大牧場主們立刻以擴充牧群飼養規模來適應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在得克薩斯州和西南部各州大牧場飼養的牛群都要被集中趕到當時美國最靠西部的火車終站,即設在肯薩斯州阿比林的火車終站,以便用棚車把牛運至芝加哥,經屠宰、切割和冷凍后再運往東部。牛群長途跋涉,跨州越縣,當然需要人帶領、照管,數以千計的年輕人蜂擁而至,要在大牧場尋找工作。他們是中西部農場的小夥子,尋求冒險的英國人,東部想脫離父母獨立的年輕人,以前叛變的士兵,少數原是奴隸的黑人,一些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邊境的墨西哥人。他們,就是西部牛仔的最初群體來源。后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英雄”。
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葉,牛仔的生活方式宣告結束。當時美國土地有百分之四十是用於畜牧的。市場上的牛肉大大供過於求,以至價格大跌,許多牧場主破產。
一八八六年冬天的一場大風暴毀滅了數以百萬計的牛隻,使許多牧場主和牧群陷入絕境。當牧場主們開始從這雙重災難中復甦過來時,他們安裝了鐵絲網柵欄,以便在比較容易控制的條件下管理和餵養牛群。從此,再也無須在空曠的牧場上放牧了。但要圍繞著鐵絲網和加設柵欄的莊稼地放牧,是使牛仔心灰意冷的事,不久他們就銷聲匿跡了。
徠19世紀末,美國的交通運輸日益發達,牛仔的地位漸漸降低。他們紛紛轉行干別的工作,人們越來越少見到他們矯健的身影了。儘管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西部某些地方仍保持著牛仔的生活方式,但牛仔的全盛時期已一去不復返。但是他們的奮進、開拓精神卻一直激勵著美國人。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乃至對世界上許多人來說,美國西部牛仔是具有英雄主義和神秘色彩的人物。
在文學、電影與電視作品中,牛仔通常都是頭戴墨西哥式寬沿高頂氈帽、腰挎柯爾特左輪連發手槍或肩扛溫徹斯特來複槍、身纏子彈帶、穿著牛仔褲皮上衣、以及束袖緊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雙飾有刺馬釘的高筒皮套靴、頸圍一塊色彩鮮艷奪目的印花大方巾、騎著快馬風馳電掣,形象威猛而灑脫,是一種代表了典型的個人主義和自由精神的外在裝束。由於迭出不窮的西方電影以及各種平裝小說和電視節目的渲染,使得善良、幹練、勇敢的西部牛仔備受歡迎。但是,真正的牛仔是比其經常受浪漫主義手法渲染的後代要複雜得多的人物。
在漫長艱辛的旅程中,西部牛仔們必須能吃苦耐勞,同時還要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能應付途中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和危險。首先要管束半馴服的牛,特別是性情凶野的西班牙牛,牛仔跟在牛群旁邊,緊緊盯住它們,一刻也不能放鬆。沿途還要留意狼群等野獸和毒蛇、毒蟲的襲擊,防範印第安人的冷箭、標槍。有時候可能會突遇大雷雨,電閃雷鳴往往會導致驚群,牛亂奔亂竄,牛仔就要沉著地兜轉它們,圍成圈子,消除驚恐。
牛仔長途趕運牛群如同大規模的行軍。押送特大牛群的牛仔們要嚴格分工,各司其職。常常有兩個最有經驗的人擔任總指揮,一個通訊員,前後左右負責傳遞消息。另外還有“游騎”,前後左右靈活巡視,“翼騎”在隊伍兩邊行進,“尾騎”殿後,專管小牛、病牛和懶牛。牛仔,有的本身就是牧主,但多數是牲畜商人的僱工,他們在美國東部居民的向西遷移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牛仔的長途放牧,本身就帶有開拓性,他們為西進的人直接開闢了道路。
牛仔裝備
套索、牛仔巾、牛仔帽、牛仔衣、牛仔靴、左輪手槍。現代牛仔的裝束和電影里並沒太大區別。因為牛仔的這些行頭當中,每一件都有它的存在價值,而不僅僅是擺設。
套索
除此之外,套索還有許多獨特的功能,比如用它將運貨的馬車拉上陡峭的山坡,託運圓木,套住牲口的角或腳將它從陷入的泥沼或洞穴中拖救出來等。當牛群“炸群”時,牛仔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騎馬追上領頭牛,準確甩出套索套住它的頭頸或腿,將其拉倒在地加以制服,這樣才能阻止瘋狂的牛群繼續狂奔。
牛仔的頸間通常都圍著色彩鮮艷的印花大方巾。印花大方巾大都用棉布或絲綢製作,底色比較單一,主要有紅色,也有藍色和黑色,上面印著各種小圖案,色彩鮮艷圖案美麗的絲綢印花大方巾最為牛仔們所鍾愛。印花大方巾幾乎成為牛仔生命的象徵,被人們戲稱為“西部牧區的旗幟”,它的用途十分廣泛,擦汗、洗臉、包紮傷口、遮擋灰塵、傳遞信號,同時,它亮麗的顏色,也是富有個性的裝飾。
牛仔們對自己的大方巾都倍加珍惜,每到有水的地方,牛仔都要把大方巾仔細清洗乾淨,然後頂在頭上或握在手中,策馬前行,讓風吹乾。牛仔死後,同伴都要在其臉上蓋上一塊他生前最喜愛的乾淨的印花大方巾,使他在另一個世界的孤寂旅途中仍有最忠實的夥伴。
牛仔帽
20世紀20年代的西部片明星喜歡把褶伸展到帽邊;50年代到60年代的明星,像詹姆斯·斯圖爾特和史蒂芬·麥奎因,他們的帽邊做了誇張的捲曲;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每次在西部片里出現,總是會伴隨他特有的那種平坦直邊的黑色牛仔帽,最傳神的就有他在《黃金三鏢客》里的經典造型——一張臉埋在了斜斜的帽子後面,一角露出抽了一半的雪茄煙,神秘而傳奇。
牛仔衣
牛仔的上衣內有許多口袋,使牛仔們可以將需要隨身攜帶的各種必需品分門別類裝進衣袋裡。而在西部片中,牛仔的襯衣大多被美化了,有的在前面增加了花邊裝飾或飾以流蘇,有的還穿著製作得十分花哨的麂皮襯衫。
牛仔靴
牛仔靴後面一般都裝配上踢馬刺。有的還在靴子上懸綴一種撞擊時會發出各種清脆悅耳聲響的裝飾品,當他們騎馬或走起路來就會傳出叮叮噹噹的聲音,顯示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無比威風。
如果說西部牛仔體現出來的西部精神構成了美國精神的雛形的話,那麼西部小說中牛仔形象的出現,則使美國精神得以定型,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象徵。西部小說展現了西部邊疆生活的艱辛,張揚出拓荒者為生存而奮鬥的精神氣度,這種獨特環境下所錘鍊的民族精神,正是美國精神的內核所在。
西部牛仔[18至19世紀美國史上開發西部先鋒]
西部小說帶動了西部電影的發展,與好萊塢同歲的西部片使硬朗的牛仔形象成為美國集體神話中的英雄形象,西部牛仔精神最終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拍攝於1903年的影片《火車大劫案》就是美國西部片的濫觴。在這部影片中扮演暴徒布朗柯·比利的安德森自然成了好萊塢第一個西部片男明星。1939年,約翰·福特執導的有聲片《關山飛渡》因聚齊了所有西部的經典元素而被公認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其造型風格、人物設定和敘事節奏都奠定了西部片的基本模式。影片描述了一輛驛車穿越美國西部新墨西哥州蠻荒之地的驚險旅程,呈現出鮮明的西部視覺圖譜:獨有的喀斯特地貌、陡峭的山谷、漫天黃沙的荒漠、紀念碑式的岩石、偏安一隅的小鎮和酒館、奔騰的馬匹和大篷車。人物也是頗具類型化,約翰·韋恩主演的林果就是一個典型的西部牛仔形象,他英俊瀟灑,桀傲不羈,頭戴寬沿帽,手持左輪槍,為復仇而戰。
電影《西部往事》劇照
1990年,凱文·科斯特納首次執導的《與狼共舞》在西部片已衰落的時候出奇制勝,橫掃當年奧斯卡,震驚世界影壇,使好萊塢西部片重振雄風。影片長達3個小時,耗資1800萬美元,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這部大型史詩性西部片一反以往西部片中將印第安人一律寫成野蠻民族的作法,大膽顛覆了白人至上的西部電影傳統,刷新了西部片的面貌。 2000年,一部《太空牛仔》橫空出世,由伊斯特伍德飾演的“太空達達尼昂”帶領著他的三個“太空火槍手”們與未知的太空進行一番搏鬥,以找回並捍衛他們的榮耀。太空西部精神再度升華了美國精神。2006年的《斷背山》對於早已自成類型的美國西部片來說,更具有全新的突破意義。李安一語道破:“美國西部是個陽剛的世界,只有男人和動物,所有西部電影從來沒有往柔性的方面去走。”
19世紀末,東西鐵路貫穿,牛仔紛紛轉行,他們矯健的身影越來越少見到。隨著交通發達,到了20世紀初,牛仔時代徹底結束。但牛仔時代的結束卻促成西部牛仔精神的完全確立。隨著美國文化的對外傳播,牛仔文化隨文學、電影中的西部牛仔形象逐漸深入人心。牛仔們獨特的服裝、語言、歌謠、娛樂方式等經過世人的演繹,成為牛仔文化的標誌。牛仔們奮進、開拓的正史野史和傳奇故事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內涵,激勵著一代代美國人。傳奇還在繼續。
20世紀相繼出現的“迷惘的一代”、“嬉皮士”、“垮掉的一代”,都不過是牛仔氣文化性格的不同表現。從作為“離家出走者”開始,到從東到西的旅行者,美國人似乎從未長大,他們青春勃發。進入數字時代,更是未老便還童。就像當年發現新大陸並開闢西部一樣,數字世界這個新大陸被美國發現,他們成為這個最新領域的拓疆者。電腦誕生於美國不是偶然。電腦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被美國人的民族性格再次印證。持續不斷地更新自己,正是所謂“美國魂”的展現。
也許牛仔精神與電腦革命之間的關聯是不可思議的。就像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而他最愛看的雜誌卻是《美國社會科學》和《經濟學家》,可領導美國電腦“內行”和正規軍的正是蓋茨與尼葛洛龐蒂這樣的非科班出身的“外行”和“技術牛仔”。技術牛仔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蓋茨、Facebook創始人、Google的布林和佩奇為了夢想都曾毅然輟學。他們不約而同將自己的領地變成了“牛仔場”。當天資聰穎而具獨立精神的大學生瑟奇·布林和拉里·佩奇在10年前創辦Google時,他們塑造了一個體現兩人自身特點的公司。他們鼓勵員工自由支配20%的工作時間,用在員工自己認為最能使公司受益的地方。 Google的工程師可以自行安排上班時間,他們通常在中午時分來到辦公室,在公司的自助餐廳里享有知名廚師烹飪的午餐和晚餐,然後工作到深夜;每周在公司的停車場里還安排了兩次輪式曲棍球比賽;員工的日常著裝隨意清新,他們青睞T恤牛仔而非西裝革履。著名的“蓋茨裝”也不過是一條磨白了的牛仔褲和一件隨隨便便的T恤衫,腳上穿一雙蒙了塵的舊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