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島鎮

黑瞎子島鎮

黑瞎子島鎮,位於北緯48°17'至48°27',東經134°24'至135°05',具體方位在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在主航道中國一側。

歷史沿革


早在6000年前,肅慎人的先世就在撫遠地區繁衍生息。
公元前11世紀初,肅慎人同中原王朝建立了聯繫,並臣服納貢。
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在伊力嘎地方設綏遠州,隸屬臨江府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改綏遠州為綏遠縣,劃歸吉林省依蘭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綏遠縣更名為撫遠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康德元年(1934年)偽滿州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划東北為十四省,撫遠縣劃歸新設的三江省所轄。1929年中東路事件后,蘇聯佔領黑瞎子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將偽三江、東安兩省合併為合江省,撫遠縣為合江省管轄。
1954年開始中國漁民不能再上島。
1964年2月23日,中蘇兩國開始就其歸屬問題進行談判。
1969年中蘇交惡,蘇聯開始往島上移民。
2004年根據中俄雙方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俄羅斯將把佔領的銀龍島的全部、黑瞎子島的一部分領土,以及額爾古納河上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歸還給中國。
2005年4月,俄羅斯政府批准了這個補充協定。而此前一個月,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也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8年10月14日,黑瞎子島171平方公里劃歸中國,中俄雙方在黑瞎子島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同日,中國外交部和俄羅斯外交部通過換文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及其附件正式生效。兩國邊防部隊已開始按雙方勘定的國界線履行防務。至此,黑瞎子島乃至中俄邊界問題最終解決。
2012年4月,黑龍江公安邊防部隊設立黑瞎子島公安邊防執勤點,開始對黑瞎子島實行常態化治安、邊境管理。
2014年5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上海會談時曾提出,“雙方儘早開通黑瞎子島到哈巴羅夫斯克的公路運輸口岸”。2014年10月14日,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明確提出,“按照已達成的共識,繼續就設立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口岸進行工作”。2014年12月,我國外交部正式向俄羅斯外交部提交了關於黑瞎子島開通陸路口岸的外交照會。
2015年黑瞎子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晉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6年4月4日,俄羅斯外交部照會中國駐俄使館,建議增設大烏蘇里島(俄方)—黑瞎子島(中方)國際公路客運口岸,並允許8座及以下小型車輛穿越國界,意味著黑瞎子島口岸建設和開通已在兩國法律層面得到准予。
2018年黑龍江省撫遠市新設黑瞎子島鎮,現區劃代碼230883104(民函【2018】110號)。

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黑瞎子島現由銀龍島、黑瞎子島、明月島等3個島系 的島嶼和沙洲組成,面積約335平方公里,和島國馬爾他大小相近,與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面積相當,是香港的1/3,澳門的12倍,珍寶島的500倍。島長58800米,最寬處為14000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全島平均海拔約為40米,地勢平坦,有大面的濕地,島上主要生長柳樹、榆樹、楊樹、柞樹和牧草,江汊縱橫,水草豐盛。

動物資源

主要魚類有鯉魚、鯽魚、鰱魚、白魚鰲花等幾十種,是鮭魚洄遊的必經之路。

風景名勝


黑瞎子島國家濕地公園
黑瞎子島國家濕地公園
黑瞎子島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位於黑瞎子島西側,俄羅斯兵營 舊址的南面,公園占水總面積1.2平方公里。
東極寶塔
東極寶塔
東極寶塔
東極寶塔位於黑龍江省撫遠市黑瞎子島東部極角,設計方案為寶塔 採用八角形塔身,漢唐風格,塔高9層81米6度收分,塔基座為40米×40米方形,兩層疊起。寶塔設太極圖案圓形廣場,廣場直徑171米,代表黑瞎子島回歸的171平方公里領土;廣場兩個極點分別布設龜和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