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腦

嗅腦

嗅腦系大腦皮質中的古老部分。嗅神經終於嗅球,它向後延為細長的嗅束,嗅束的後端擴大成為嗅三角,再向前沒入前穿質附近。聯繫腦幹的纖維多自前穿質發出。嗅腦有海馬回和齒狀回。海馬回齒狀回是經海馬裂捲入側腦室下角的部分。嗅中樞在海馬回。嗅腦位於大腦半球的下部,主要包括嗅球、嗅回、梨狀葉、海馬等部分。

解剖結構


1、嗅腦:
嗅腦是大腦皮質中的古老部分,在人類並不發達。嗅腦分周圍部和中樞部。周圍部由嗅葉(包括嗅球、嗅束和嗅三角)和前穿質組成。中樞部由顳葉海馬回前部、海馬、齒狀回和杏仁核等組成。根據研究,嗅腦中有些結構與嗅覺有關,有些則與嗅覺無關,屬於大腦邊緣系統,有複雜的功能。
大腦皮層是一層灰質,構成大腦半球的溝和回的表層,是腦最重要的部分,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人腦皮質的體積約300立方厘米,總面積約2200平方厘米。其中,1/3露於表面,2/3位於溝壁和溝底。皮質的平均厚度為2.5毫米,中央前回最厚,約有4.5毫米,而在枕極的皮質最薄,約為1.5毫米。在大腦皮質里有兩種主要成分,一種是細胞,其中包括神經元的胞體和神經膠質;另外一種是神經纖維
大腦皮層是端腦表面的灰質。分額、頂、枕、顳、島五葉,是神經系統的最高整合中樞,主要由錐體細胞顆粒細胞構成。據進化又分古皮質、舊皮質和新皮質。在人類新皮質高度發達,佔總皮質的96%,是人類語言、思維的物質基礎。
3、海馬結構:
海馬結構屬於嗅覺系的皮質部分。胚胎時期,沿海馬裂貼於半球的內側壁,位於脈絡裂的上方。隨著顳葉的形成,海馬裂和脈絡裂被擠向下、前,弓形的海馬結構各部發展不均勻,由於胼胝體越邊纖維的侵入,位於胼胝體上面的那一部分海馬結構很少分化,形成灰被(胼胝體上回),位置較低的部分未受胼胝體的影響,發展成海馬結構的主體部分,即陷入側腦室底部的海馬,海馬裂兩側的齒狀回和鄰接海馬裂的海馬回背部,成為下托。海馬結構是邊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癲癇研究中備受矚目的部位。有人認為海馬結構類似於癲癇樣活動的放大器。大量的實驗及臨床研究發現,海馬硬化或稱顳葉內側硬化與顳葉癲癇發作密切相關。此外,該部位的許多微小病灶如低惡度星形細胞瘤伴發的頑固性癲癇與海馬神經元丟失的關係,通過病理研究也得到了證實和肯定。儘管癲癇和海馬結構硬化的因果關係還不能肯定,但通常認為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海馬硬化是“癲癇成熟”的基礎。臨床醫師根據海馬結構特點設計的不同手術方式均已取得了控制癲癇的滿意效果。

嗅腦的構成


嚴格來說嗅腦包括嗅球、嗅束、嗅前核、嗅結節、嗅紋、部分杏仁核和部分前梨狀皮質,其較多的部分位於腦底面上。
1、嗅球
嗅球系一扁卵圓形的灰質塊,為嗅覺的初級中樞。嗅球位於大腦半球額葉和篩骨的篩板之間,向後移行於嗅束。嗅粘膜雙極細胞的中樞突組成的嗅神經,終於此球。嗅球自表面向內可分為6層:嗅神經纖維層、突觸小球層、外顆粒層、帽狀細胞層、內顆粒層、嗅束纖維等。嗅球內有帽狀細胞、刷狀細胞、顆粒細胞及短軸細胞等,各神經元及其突起構成複雜的突觸,與嗅束有往返的神經纖維聯繫。
2、嗅束:
嗅束系一白色的纖維束。位於額葉眶面的嗅溝內,前端連接嗅球,後端移行於嗅三角。嗅束的背側、內側都蓋有薄層灰質,其細胞屬於嗅前核。嗅束主要由帽狀細胞和刷狀細胞的軸突組成,其中一部分離中纖維來自對側嗅球和嗅前核以及前穿質的神經元。嗅束大部分纖維進入外側嗅紋,少量纖維終於嗅結節,另一部分纖維進入內側嗅紋。
3、嗅前核:
嗅前核系一些位於嗅束背、內、外側不連續的細胞團。其細胞大小介於帽狀細胞和顆粒細胞之間,它們接受嗅束的纖維及其側支;從嗅前核發出的纖維仍參加嗅束內。
4、嗅紋:
由嗅三角發出的灰質帶之一,向內側移行於大腦半球內側面的隔區,稱為內側嗅回,回內有一白色的纖維束,稱為內側嗅紋。嗅束的一部分進入內側嗅紋,故其功能與嗅覺有關。由嗅三角發出的灰質帶之一,向外側移行於梨狀區,稱為外側嗅回,沿此回的內側緣有一白色的纖維束,稱為外側嗅紋。嗅束的大部分纖維進入外側嗅紋,故其功能與嗅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