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灰質的結果 展開

灰質

神經組織

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灰質由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毛細血管組成。灰質的灰色產生於神經元的細胞體和毛細血管。中樞神經系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白質

簡介


構成

中樞神經系統組成的神經元細胞體,神經纖維網(樹突和有髓以及無髓鞘的軸突),神經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突觸,毛細血管。灰質是區分開來的白質,因為它包含大量的細胞體和相對較少的有髓鞘的軸突,而白質包含相對較少的細胞體,主要由遠程有髓鞘的軸突束組成。
灰質
灰質

顏色

灰質的灰色產生主要來自髓磷脂的白度。活組織的灰質實際上有一個非常淺灰色的顏色有黃色或粉紅色的色調均來自毛細血管和神經細胞。

存在部位


在脊髓中,灰質存在於內部,白質包圍在灰質外面。大腦半球被覆灰質,稱大腦皮質,其深方為白質,稱為髓質。小腦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

分類


灰質主要分為:脊髓灰質、腦幹灰質、大腦皮層灰質。
1.脊髓灰質分佈:脊髓深部,灰質在內部,白質包圍在灰質外面。
2.腦幹灰質分佈:小腦深部核團、丘腦、下丘腦、基底核、腦幹(黑質、紅核、橄欖核、腦神經的核團等)小腦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灰質稱皮質(cortex)
3.大腦皮層灰質分佈:大腦半球的表面(即大腦皮質)、小腦的表面(即小腦皮質)。大腦半球被灰質覆蓋,所以灰質稱大腦皮質,其深方為白質(white matter),稱為髓質。

功能


灰質是中樞神經系統中大量神經元聚集的部位。在典型的灰質,如大腦皮質中,神經元之間存在大量化學突觸或電突觸作為通信途徑,形成極其複雜的神經迴路,實現多種多樣的感覺,運動或中間信息處理。所以,灰質是中樞神經系統對信息進行深入處理的部位。相比之下,白質由神經元的軸突組成,所以本身不具有處理信息的功能,僅僅在不同灰質之間或者灰質與外周器官之間傳遞信息。

機理


脊髓灰質

在脊髓的橫切面上可看見的中央部較暗的部分叫“灰質”,它在脊髓內呈“H”型(蝴蝶狀)。按其形態可分為前角、后角、中間帶以及側角。前角是突向腹側、粗而短的灰質部分;后角是伸向背側的細長部分。在前角與后角之間的灰質被神經纖維穿行,形成網狀結構。字前、后角的外側有呈三角形的突出部分叫側角。連接兩側的灰質橫帶的部分叫“灰質聯合”,其中央有一縱管叫“中央管”。
灰質
灰質
脊髓灰質內含有形狀,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神經元,在灰質內的各型神經元呈局部定位分佈。自后角向前角依次分成10個板層(Ⅰ~Ⅹ)可精確定位神經細胞層次和準確判斷後根感覺纖維和大腦、腦幹終止的層次部位。
灰質縱貫脊髓的全長。因此,前、后角連續成柱狀,故又叫前柱和后柱。此外,在脊髓第一胸節至第三腰節之間尚有側柱,內含細胞群,發出的纖維分佈於平滑肌、心肌及腺體。
前角寬大,內含”前角細胞“,脊神經前根即由前角細胞的軸突而成。如前角細胞受到損害,其所支配的肌肉就癱瘓,表現為肌張力消失,肌肉萎縮。小兒麻痹症就是病毒侵犯這些前角細胞所引起的。后角細長,其中的細胞統稱為“后角細胞”。

腦幹灰質

“灰質”是腦幹里的分散成個別的細胞群,通常這些細胞群稱為“神經核”。腦內“神經核”可分為兩類。一類為與腦神經有關,稱為“腦神經核”;一類為傳導束的中間神經核。一般來說,中腦內有“動眼神經核”、“動眼旁核”和“滑車神經核”,以及“紅核”、“黑質”,后兩者與調節肌緊張有關。腦橋內有“三叉神經核”、“展神經核”、“面神經核”和“位聽神經核”。延髓內有“舌咽神經核”、“迷走神經核”、“副神經核”和“舌下神經核”,以及與上行傳導深感覺有關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由於這些神經核的存在,腦幹成為重要的低級反射中樞。例如中腦內有瞳孔反射中樞。臨床上,通過這些反射的檢查,可了解腦幹的機能狀況。

大腦皮質灰質

大腦皮層是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由各種神經元、神經膠質及大量出入皮質的神經纖維所組成。人類皮質內神經元數量很多,約140億。神經元之間構成複雜的聯絡系統。大腦皮質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調節機體所有機能的最高中樞。

研究


2012年9月,研究人員稱大腦內頂葉和顳葉結合處有更多灰質的人更無私。這項研究首次表明了大腦解剖、大腦活動和利他行為之間存在著聯繫。
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腦的某些區域—頂葉和顳葉交匯的地方與一個人換位思考的能力有關。利他主義者在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更強。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大腦中這部分的個體差異可能與利他行為的差異有關。蘇黎世大學經濟學系博士后研究員Yosuke Morishima說:“表現更無私的人在大腦的頂葉和顳葉結合處有更多的灰質。”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文章稱,孤獨者的大腦結構與常人不同,負責解析他人目光注視等社交線索的大腦區域內灰質較常人少,導致其難以判定他人發出的社交信號,進而不願與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