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坪鎮

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轄鎮

梅家坪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地處富平縣西北部,東、南與莊裡鎮相連,西與銅川市新區、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交界,北與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為鄰,總面積35.84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以西北地區最大火車編組站梅家坪命名。
明洪武三年(1370年),設鎮立集,屬洪水裡。
清代屬西北鄉北七聯、八聯。
民國初為西北鄉八聯。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實行保甲制,為信立鄉第四、五、六保。
1949年10月後,屬莊裡區,編為赤兔、洪水、岔口三個鄉。
1950年,將3鄉合併為洪水鄉。
1958年,將洪水、覓子西鄉編為超美公社,后改為洪水管理區,屬莊裡公社。
1961年,覓子、洪水合併並成立覓子公社。
1962年,由覓子公社劃出,設立洪水公社。
1984年,政社分設改為洪水鄉。
1996年12月,改為梅家坪建制鎮。
革命歷史
黃土民俗
黃土民俗
境內有黨的地下紅色革命交通站,在梅家坪鎮岔口村的米家堡進步人士米養成家,解放戰爭時期,曾接待護送過原中原軍區司令,後為國家主席的李先念等中央首長,為我黨傳遞情報,護送幹部和學生起到了積極作用。共產黨員米忠全(米養成之子)劉文馨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胡匪1948年4月活埋於藥王山,卒年33歲,是耀縣藥王山殺害的“三十二”烈士。上世紀八十年代捨己救人的大學生邵小利烈士,也是梅家坪鎮赤兔村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轄北楊、文昌、岔口、廟溝、洪水、白馬、王灣、新安、五一、赤兔、十八坊、車家12個行政村;下設5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梅家坪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洪水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528113001121梅家坪社區
610528113200121洪水村
610528113201220十八坊村
610528113203220車家村
610528113204220五一村
610528113205220新安村
610528113208121廟溝村
610528113209121岔口村
610528113210220北楊村
610528113211220文昌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梅家坪鎮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關中平原和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西高東低。東跨石川河,西踞青崗嶺,最高點海拔1230米,最低點海拔1120米。
梅家坪鎮
梅家坪鎮

氣候特徵

梅家坪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中以9月最多。

水文

梅家坪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石川河,境內流長6千米,流域面積1200平方米。

自然災害

梅家坪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霜凍、連陰雨、冰雹、大風等。

自然資源


梅家坪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有石灰石,儲量5000萬噸。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轄區總人口2879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15人,城鎮化率14.3%。另有流動人口2137人。總人口中,男性15551人,佔54%;女性13246人,佔46%;14歲以下7199人,佔25%;15—64歲15839人,佔55%;65歲以上5759人,佔2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0人。
截至2018年,梅家坪鎮戶籍人口24522人。
2021年7月13日,根據富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梅家坪鎮常住人口為2094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梅家坪鎮財政總收入326萬元。
2018年,梅家坪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梅家坪鎮農業耕地面積3.6萬畝,人均1.3畝。是省級優質早熟蘋果生產基地,主要品種有紅富士、粉紅女士、美國八號。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糧食生產6128噸,人均212.8千克。其中小麥3638噸,玉米2490噸。
梅家坪鎮畜牧業以飼養奶牛、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梅家坪鎮奶牛飼養量600頭,年末存欄720頭;生豬飼養量500頭,年末存欄828頭;家禽飼養量2萬羽。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累計造林500畝,其中路邊植樹300棵,林木覆蓋率60%。2011年,梅家坪鎮水果種植面積2.6萬畝,產量4.5萬噸,主要為蘋果。

第二產業

2011年,梅家坪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5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商業網點150個。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8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

交通


梅家坪鎮已形成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咸(陽)銅(川)線、梅(家坪)七(里坪)線過境,其中咸銅線境內長4千米,為複線,設梅家坪站。梅七線境內長4.8千米,主要承擔銅川、黃陵、焦坪三大礦區煤炭資源外運。包(頭)茂(名)高速公路過境,長3.5千米,雙向6車道;210國道過境,長6千米,雙向2車道;縣級公路1條,長8千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12個村有業餘民間秧歌隊、歌舞隊、社火隊。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線電視用戶5200戶,村村通用戶350戶。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400人,專任教師31人;小學8所,在校生780人,專任教師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30人,專任教師4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各類實用技術人才30人。

衛生防疫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衛生院1個,門診部12個,病床50張。專業衛生人員16名,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37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梅家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67人次。
2011年,梅家坪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703人,參合率94%。

體育

梅家坪鎮
梅家坪鎮
截至2011年末,梅家坪鎮有體育場地7個,籃球隊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