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陂鎮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下轄鎮

徠柳陂鎮地處丹江口庫區,屬省管開發區,鄖陽區的一個旅遊名鎮。東距鄖陽城5公里,西與五峰接壤,北枕漢水,南與十堰城區交界,東南部與鄖陽經濟開發區交界,209國道橫貫全鎮南北,具有一肩挑兩城有的區位優勢。鎮上發展建設水平較高,旅遊資源豐富。

歷史沿革


“柳陂”之名與水有關。柳陂鎮北枕漢水,東北方的三門、朋儒等地地勢偏低,漢江水漲則波及三門、朋儒店,常常淹沒良田稼穡,“民皆不堪其苦”。清朝末年,當地民眾環三門、朋儒一帶修建防護堤,並大片栽植柳樹固其根基,“柳陂”始得其名,其本意為水邊的柳樹。在封建社會,陸路交通並不發達的情況下,水路交通曾給柳陂帶來過短暫的繁榮,臨江的朋儒店為當時鄖陽府連結其治下的其它幾縣的重要門戶和交通碼頭。解放后,隨著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其機構隨著時局發展幾經更迭。1999年10月,省開發區管理辦公室下文,設立省管柳陂開發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2001年4月,全區鄉鎮區劃調整后,將原遼瓦鄉整體併入柳陂鎮。柳陂人口由3萬人增至近6萬人,版圖面積由90平方公里擴展到170平方公里。下轄44個村,1個居委會,288個村民小組,鎮政府所在地埡子村八組,柳陂鎮已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城郊一體化的市區兩城衛星城。
2017年滄浪州漢江大橋通車之後,緩解了漢江大橋的壓力,打通了城關鎮的交流。
柳陂鎮截止2016年底已經開通5路公交車,分別通往十堰市區和鄖陽區。分別是102路;103路;53路;2路;5路。
2020年6月,被評為湖北省旅遊名鎮。
徠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柳陂鎮
柳陂鎮
柳陂開發區自然條件優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兩通,車水馬龍,襟江抱城,有史以來就是鄖陽古的交通要道,被譽為鄖陽城的南大門。2001年4月體制改革后,原遼瓦鄉整體併入柳陂開發區,全區轄柳沙、羅中、遼瓦3個辦事處,44個村,1個居委會,254個村民小組,近6萬人,其中集鎮人中約3萬人左右。全區版圖面積170平方公里地,耕一面積5萬畝,柑桔基地1.5萬畝,蔬菜基地1.8萬畝,可養殖水面5000畝。居民全部為漢族。

地形地貌

全區地勢屬山間盆地類型,最高海拔550M,最低海拔100M,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6℃,月平均最高氣溫28.2℃(7月份),月平均最低氣溫4.9℃(元月份)極端最低氣溫-5.6℃,≥10℃,有效積溫139℃,無霜期204天;年降雨量820mm,土壤以泥質岩黃棕壤為主,土壤質地好,土層深厚,養分含量高,土壤呈中性,PH值6.5---7.5。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祖國建設的需要,柳陂人民舍小家、顧大局,發揚了自我犧牲和無私奉獻精神,打上背包,背井離鄉,築壩修丹江、開路建車城,用血汗為“三線”建設譜寫了一首奉獻之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末期以來,柳陂鎮歷屆黨委、政府帶領全鎮6萬人民,高擎改革大旗,革故鼎新,克難奮進,銳意進取,求實創新,不斷將柳陂的孜革開放大業推向前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和業績。先後被省、市、縣黨委、政府授予“楚天明星”鄉鎮、全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省政府模範公務員集體、十堰市農村經濟建設紅旗鄉鎮、省委、縣委“六好鄉鎮黨委”、“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2000年3月,市委、市政府將柳陂作為全市農業開發綜合示範區,市委書記李憲生同志親自將柳陂作為自己領辦示範點,並提出舉全市之力,把柳陂建成全市“兩個文明建設的窗口,科技進步的標桿,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農業結構調整戰略的示範基地”。目前柳陂已建成六大示範基地,成為“三大戰略一起抓”的示範鄉鎮,被樹為全市農村經濟十面紅旗之一,小城鎮建設連續五年在省市縣獲獎。2001年10月奪得湖北省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目前,已探明柳陂有多種礦產,其中以金礦和鈦礦最為豐富,現已發現砂金礦10餘處。已開發的秦家溝金礦年產黃金在40000---48000克之間,已探明鈦礦兩處,此外,柳陂還有大量的石灰石,石砂、硼砂等大量建築、鑄造材料。

土地資源

柳陂素有鄂西北小平原之稱。現有耕地5萬畝,土性適中微酸、黃棕壤土,土層深厚,結構鬆散,質地適中,光照充足,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目前發展蔬菜1.5萬畝,成為全市蔬菜生產大鎮。林地面積9萬畝,樹種800餘種,經濟林:建柑桔基地1.5萬畝。

水電資源

柳陂境內河橫貫,塘庫渠堰密布,挖斷崗水庫、白鶴鋪水庫、南湖、北湖總庫容1億立方,現有3條11萬千伏線路為全鎮提供能源保障。

經濟


第一案產業

柳陂堅持“工業強鎮”發展戰略,以市場為導向,構築新的經濟發展極。工業是柳陂鎮的主要產業。建國后,全鎮形成了機械加工、建材、造紙、印刷等門類齊全的工業格局。二十年來,柳陂工業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為以汽配機械為龍頭,以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紙品印刷等為支柱的企業集團。柳陂湖漁場、圍堤漁場、鞏字嶺等六個農業企業年增加利稅在10萬元以上。柳陂機械廠生產的“柳星”牌微耕機操作簡單,經濟實惠,暢銷陝西、河南、四川等省。同時,該廠生產的脫粒機、農機具等也受用戶歡迎。到2000年,共引進十堰市大衛橡膠公司、湖北白羽烏雞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到柳陂、投資發展,200多個建築商到柳陂創業,民營經濟民展到400多家,工業實現產值8000萬元。
柳陂農業以生態、效益、觀光為目標,奮力推進蔬菜產業化。採取政府督導、市場引導、培植大戶、示範帶動、多方籌資、多元投入的工作方法,到目前,全鎮蔬菜面積1.5萬畝,其中保護地栽培5000畝,水生菜4000畝,二高山一季園3000畝,年產蔬菜8000萬化斤,產值5000萬元。全鎮共有日光溫室大棚550畝,精品示範園4個300畝,鋼塑大棚100畝,水泥耐用架大棚2000畝,中小竹木棚4000畝。先後引進基因繁育,克隆技術等高精尖繁育苗木技術,在鄂北史無前例,引進在全國先進的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七彩椒、櫻桃西紅柿、山桃蘿蔔等20多個品種,嫁接技術、滴灌技術、遮陽網、二氧化碳發生器等新技術、新材料已在全鎮大面積推廣。柳陂還成立了“一司兩會”。即“農貿公司”和“蔬菜生產銷售協會”、“柑桔生產銷售協會”、,投資1200萬元在二0九國道建設佔地100畝的鄂西北最大農貿批發大市場,促進蔬菜市場化運作。
2000年,柳陂鎮工家業總產值達2.8億元,綜合財政收入過千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6元,先後榮獲十堰市農業五面紅旗單位之一,市政府“蔬菜生產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2015年,柳陂鎮工家業總產值達36億元,綜合財政收入超過3億元。柳陂鎮規模以上企業超過十家,轄區內企業過百家。

第二產業

柳陂位於十堰北郊,十堰市百里城鎮規劃帶,鄖陽區的江南新區,鄖陽區的省管開發區。交通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商貿交易區是全區四大區域格局之一全集鎮共有三縱四橫城鎮格局,商貿一街全長2.5公里,二街6公里已經形成,8000平方米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已投入,產創產值8000萬元,利稅千萬元。以商貿為主的民營經濟成為全鎮發展的“半壁江山”。

社會


柳陂鎮在解放后的50多年裡,在歷屆市、縣黨委、政府的下確領導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攻堅,奮力拚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經過近十年的大規模建設,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狀況有了較大改觀。
1、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趨完備。以商貿街為軸心,全鎮已建成鄖十大道、蔬菜走廊與恐龍大道、市場道縱橫貫通的三縱兩橫的城區交通幹道,硬化路面65公里。路燈安裝150盞,商貿一街、二街,500米長燈,已成為柳陂迷人的夜景。鎮中心日供水5千噸的水廠和佔地100畝的鄂西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基本完工,先後建成了環鎮區排水渠7000米,鎮區公共綠地5000平方米,改劣為優為栽植行道樹2150株,綠化覆蓋率達25%以上。鎮區通訊網路日趨完善,到2002年3月,全鎮固定電話用戶已達1519戶,多媒體上網用戶7戶。以農電網改造為契機,全鎮電網入戶率達100%,滿足日供電2.5萬度的供電電需求。光纖傳輸網遍及全鎮15個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20%左右。
2、交通網路發達。209國道橫穿全鎮南北,柳五公路縱貫東西,以這兩條“十‘字形公路為骨架,全鎮村村通公路,通車里程達250公里。漢江水道繞鎮而過,水路碼頭10餘處,水路航程70公里,是全縣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70年代,國家航空機場一個,后改作它用。漢江公路大橋和堵河大橋建成通車,成為柳陂交通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3、農業基礎設施完善,以發展蔬菜產業為突破口,柳陂農業正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全鎮共有小(二)型、小(一)型水庫3座,水泥渠道220公里,北湖水生菜基地4千畝,南湖可養殖、觀光水面6千畝。全鎮集中連片建成各類大棚4000多個,設施栽培面積近5千畝。農業科技設施應用廣泛,以色列滴灌、二氧化碳緩釋劑、遮陽網等設施普及率達20%。經過幾年努力,柳陂已成為全市有機蔬菜示範區之一,黨員科技中心示範基地、林業繁育中心、科技扶貧示範基地、蔬菜技術中心、高嶺綜合開發基地等一批示範基地的相繼建成,為全市、全區農業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以生態工程建設為契機,全鎮共建成各類塘庫250多口,修建渠堰300公里,興建水窖2500多口,打機井500多口,修泵站10座,坡改梯基地3千畝,扎凼500畝,穩固的農業基地為該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科技

柳陂鎮堅持科技創新的興鎮策略,切實加大科技培訓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農業方面,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三新”引進,為農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農產品附加值得以提升,科技含量得以提高∧業方面堅持“制度、結構、管理、技術”的四創新,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了工業產品附加值。全鎮累計開展培訓3萬餘人次,培養鄉土才1萬餘人。其中,鄉土拔尖人才192人,農民專業技術人才158人高級27人,中能117人。

教育

柳陂教育事業日益發展。轄區鎮直中學3所,小學45所,校舍總面積61079平方米,教師住房14048平方米,教育裝備投資額達125萬元,為中小學裝備衛星地面接收系統5個,語音室1個,設備56台,計算機54台,Ⅱ類教學的實驗室35個,中小入學率達98%以上,畢業率達到100%。
柳陂鎮中小學校
鄖縣柳陂鎮五門村小學鄖縣柳陂鎮亮子灣村學校鄖縣柳陂鎮蘭家崗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劉家橋村初級小學鄖縣柳陂鎮初級小學鄖縣柳陂鎮口前灣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史家院小學鄖縣柳陂鎮吳家溝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吳家灣村小學鄖縣柳陂鎮周家灣村小學鄖縣柳陂鎮堵河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大嶺堂小學鄖縣柳陂鎮山跟前小學鄖縣柳陂鎮崩灘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廟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張家坡村初級小學鄖縣柳陂鎮彭家崗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挖斷崗村中心小學鄖縣柳陂鎮易家埡子小學鄖縣柳陂鎮朋儒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朱家溝小學鄖縣柳陂鎮李家山村學校鄖縣柳陂鎮李家溝村學校
鄖縣柳陂鎮橋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梯子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段家溝小學
鄖縣柳陂鎮河口店村小學鄖縣柳陂鎮石場溝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碾盤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紙坊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肖家灣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腰嶺村小學鄖縣柳陂鎮舒家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西流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賀家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軒家溝村小學鄖縣柳陂鎮遼瓦初級中學
鄖縣柳陂鎮遼瓦村初級小學鄖縣柳陂鎮銀杏村學校鄖縣柳陂鎮馬到成功鞍村學校
鄖縣柳陂鎮馬蹄溝村村小學鄖縣柳陂鎮高嶺村小學鄖縣柳陂鎮黃坪村小學
鄖縣柳陂鎮黎溝村初級小學

醫療衛生

柳陂醫療衛生事業實力雄厚,現有各級醫療機構17家,醫護人員130人,病床60張,醫療裝備投資額300萬元,屬國家一級甲等醫院。擔負著全鎮近6萬人民醫療保健重任。

旅遊


境內有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地錨式鄖陽漢江公路大橋。有既可養殖又供旅遊開發的人工湖---南湖,有距今7000萬---1億年震驚世界考古界的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

景點

韓家洲古戰場
位於漢江、堵河分水嶺處的韓家洲,扼漢江堵河兩水要害,是歷史著名的戰場,相傳劉邦、項羽爭霸時曾在此征戰幾十回,河上至今還能挖掘到古時的箭簇、刀戈。韓家洲清一色韓姓,洲上人民尊崇韓信,不亞於曲阜尊孔。漢江兩岸至今流傳著“韓信埋母”的故事,韓母墳瑩扼居洲首,來八方遊客到此瞻仰。遼瓦出土的舊石器與梅鋪發現的猿人洞遺址,青曲出土的猿化石遙相呼應,為考證漢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天馬崖
南湖邊漢江公路大橋頭有一地勢險要的陡峭山崖名曰“天馬崖”。傳說天馬崖附近有一庵---白玉庵,庵旁有池水,有一匹神馬常在此地飲水,有人想捉住這匹神馬,神馬一躍騰空而飛,飛過此崖,由此而取名“天馬崖”。
神仙洞
天馬崖上有個山洞,人稱神仙洞,也稱仙女洞。洞口一米多高,洞內有一石佛,據說女媧補天從此發起。此洞極深,洞內有一岔道,一頭通四川峨嵋山,一頭通東海龍宮,此傳說雖荒誕,但洞深且奇倒是實事,有探險者曾進過此洞,洞道曲折,洞內寒氣襲人,愈深愈感妻呼吸困難,洞內究竟如何?得靠探險家去揭秘。
廣施山
過漢江大橋北行1公里處的廣施山,相傳很早以前,這座山上住著一對夫妻,經常修橋補路,墾荒造田,降福妖邪,死後天帝念他們夫妻替天行道,功德無量,封他們夫妻為廣施侯王,廣施娘娘,保佑一方百姓風調雨順平安生活。人們為紀念他們,在這裡了建廟宇,至今磚瓦石像隨處可見。登上廣施山,鳥瞰縣城,柳陂湖風光盡收眼底,山巒錦繡,江河環流使人頓覺心曠神怡。
楊土寨與箭頭石
柳陂王家學村蓮花溝有一保存完好的石寨名曰“楊土寨”碾盤溝村的山尖上的一個2米多高的石樁名曰“箭頭石”。傳說我國北宋當朝之帥延昭率軍鎮守邊關曾在此安營紮寨,寨分“東、南、西、北”四門,寨內有塊1000平方米較為平坦的“校場”。校場周圍有許多石凳,寨下挖有一山洞,洞內容200多人,將士在鼓將山上擂鼓,從楊土寨射箭,射向8裡外的碾盤溝的箭石頭,至今箭頭石上還留有當年射箭留下的印跡。
六寶山
柳陂白鶴鋪水庫附近,有座山叫六寶山。即“金牛、金馬、金羊、金驢、金雞、金鴨”。傳說有一老叟晚做了一個夢,夢見門前長一青竹,可打開石門取寶。天明,老叟門前果然長一青竹,老叟按夢中方法來到石不門,果然石門大開,剛邁進洞門,洞內金光萬道,六個寶貝個個伸頭搖尾,撒歡創蹄,哞哞亂叫。老叟失魂落魄,顧不得竹子。扭頭便跑,剛出門外,石門哐的一聲關個實在,從此六寶山再也無法取出。如今山外柑桔翠綠,茶樹如雲,林木參天,景色宜人。勤勞的柳陂人,在山上找到了“六寶”――柑桔、松杉、龍鬚草、油桐、木子、板栗。
鄖陽國家地質公園
鄖陽區國家地質公園的全稱“鄖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是2005年國土資源部批准的第四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公園地處柳陂鎮,其中主題景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園區面積45km2,東至柳陂鄧家灣,西至朱家溝,南至羅家岩,北至賀家溝。地理坐標:東經110°42′50″-110°44′10″,北緯32°47′40″-32°49′40″
簡介:湖北鄖陽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漢江中上游秦巴山區,它以珍貴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跡資源為依託,整合縣內其它地質遺跡資源,形成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園區、梅鎮猿人洞地質遺跡保護點、龍吟峽-九龍瀑喀斯特洞穴峽谷群園區、虎嘯灘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峽谷園區、雲蓋寺綠松石礦址園區、安城古銅礦遺址園區、青曲鄖縣人遺址園區、李家溝恐龍化石地質遺跡保護點、滄浪山—紅岩背武當群生態園區九大景區。
進展及其它:200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8月,鄖陽區人民政府與香港華袤控股集團公司簽訂了鄖陽國家地質公園旅遊開發協議,並成立了湖北華袤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12月5日,湖北華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500萬美元商業投資註冊到帳,鄖陽國家地質公園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截止目前,鄖陽國家地質公園已完成遊客接待中心、核心區保護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鄖陽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標誌碑等地質公園建設硬體工程也已投入使用,2008年10月26日,鄖陽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
建設項目:根據《鄖陽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鄖陽國家地質公園青龍山主題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功能分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園區劃為科普遊覽區、綜合服務區、觀光體驗區、生態保護區四大區域。主要建設項目有: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主題廣場、恐龍雕塑、恐龍蛋化石展示長廊、地質公園標誌碑、地質景觀牆、恐龍時代餐廳、燕窩群、恐龍遊藝園、兒童遊戲園、辦公管理中心、遊客接待中心、科普展示中心及恐龍夏令營等互動體驗項目。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柳陂鎮命名為“湖北省旅遊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