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大人傳(上下冊)
薩大人傳(上下冊)
《薩大人傳(上下冊)》,由富育光,于敏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於2007年12月1日出版,本書講的是滿洲鑲黃旗人、富察氏家族的黑龍江省首任將軍薩布素一生的傳說故事,是一部二百七十餘年來流傳在黑龍江省愛輝一帶滿族民間的膾炙人口的口碑說部。
作者:富育光,于敏編著
ISBN:10位[7206054757]13位[9787206054754]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1
定價:¥90.00元
《薩大人傳》是一部二百七十餘年來流傳在黑龍江省愛輝一帶滿族民間的膾炙人口的口碑說部。在北方,傳講《薩大人傳》已成為一種古風,講唱之佳者受到人們的尊敬。尤其在富察哈拉家族以及關姓、吳姓、楊姓、張姓等氏族中,更以能講《薩大人傳》為榮。
《薩大人傳》這部寶卷,因為講的是滿洲鑲黃旗人、富察氏家族的黑龍江省首任將軍薩布素一生的傳說故事,所以被族人稱之為富察氏家書或富氏子弟書。內容的來源,既有薩布素本姓家族的子弟,懷著對老將軍的讚佩、思念與緬懷之情回憶的往事,也有薩布素將軍為了啟迪族人,現身說法講述的家事和親身經歷。由於講唱人多是親眼目睹或身體力行者,故而講得愈加生動、細膩、感人,不但對《清史稿》中《薩布素傳》的內容是一種補充和拓展,而且消除了很多關於薩布素的疑團。流播的時間越久,故事越多、越豐富。
《薩大人傳》流傳伊始,沒有具體的名稱,就叫烏勒本。“烏勒本”為滿語,譯成漢語即傳、傳記之意。也就是由富氏家族中的長老講述將軍的一些事,用以頌揚、緬懷祖先。隨著歲月的推移,又收進了本族的族眾及將軍身邊將士們的追憶,對烏勒本不斷進行豐贍、擴展。加上薩布素的親屬、後輩,包括兒女們的充實、修潤,使其日臻完善。大約於薩布素故去后的康熙末年,已初具說部規模,到了雍正年間,被族人以《薩大人傳》的名目在族中傳講。經年磨礪,才形成了現在的洋洋巨篇,是本族中最受歡迎的口碑書目之一。
後記:
當劃上全書的最後一個句號時,總算長舒了一口氣。回想記錄、整理的全過程,似乎有些話要說。
我為什麼會參加到滿族說部編輯部的行列之中呢?說起此項工作,原是一件十分耗時費力的勞動,有實實在在的甘苦在裡面。何況這並非一般書籍,而是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須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對滿族文化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行。應該說,從身體狀況到文化積累,自認為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那麼,難道本人作為整理者是一種誤會嗎?不是。說起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我雖非滿族,可對滿族的習俗和歷史卻一直充滿著好奇,甚至想深入它、了解它、認識它。曾不止一次地想過,原本一個游牧在白山黑水的少數民族,競能在群雄割據、世事紛擾的情勢下,突然崛起,入主中原,統一中國,建立起統治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封建王朝。這個時期,還出現了歷史公認的、世界矚目的“康乾盛世”,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和令人景仰的代表人物流播世間。之所以如此,定會有歷史的淵源、社會的原因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後來,在從事文化藝術研究時,接觸了滿族新城戲。戲劇向來是時代和社會的產物,與它所形成的環境,即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地域、民俗等有著必然的聯繫。通過訪查,以八角鼓為基調的滿族新城戲之滿族文化個性和藝術的鮮活性使我愈加領悟到了滿族歷史的豐富多彩、文化底蘊的博大精深、民族血脈的源遠流長。進而由開始的對滿族及其文化的關注,生髮出一種深沉的熱愛之情,併產生了參與其中的衝動。
第二,在與長期從事滿族文化研究的滿族八旗子弟後裔富育光先生的合作中,他那酷愛滿族說部、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對搶救口頭文化遺產的滿腔熱忱,還有以作為滿族的一員而自豪,對本家族家風族史的敬重有加,年逾古稀仍抱病講述滿族說部的執著和投入,尤其是每講到動情之處不禁潸然淚下的情懷,都深深地打動了我,感染了我,激勵我決心為弘揚滿族文化獻出綿薄之力。
《薩大人傳》講述的是原居長白山、后移居寧古塔、愛輝的富察哈拉家族的優秀代表、我國北方抗擊沙俄的民族英雄、清代康熙年間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的傳說故事。我曾受命參加《吉林省志·建置志》一書的撰稿,翻閱了大量的清至建國前的相關資料,故而對薩布素有些了解。那個年代,他雖然沒有參加激烈的逐鹿中原的戰爭,但是自接受皇命、被委任為黑龍江將軍的十八年裡,帶領富察氏家族及滿洲八旗官民在北戍黑龍江、進剿噶爾丹、築修城池、開闢驛道、設立官莊、舉辦義學等方面建樹頗多,政績顯赫。特別是在率領滿洲八旗勁旅奮勇驅逐入侵之敵的鬥爭中,馳騁疆場,叱吒風雲,趕走了一批批侵略者,為抵禦外侮、維護邊疆領土完整屢建奇功。他不只是一糾糾武夫,更是反侵略的英勇鬥士,對於當時我國龍江松水的建設和發展,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清史和滿族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人們為了紀念他,薩布素這神勇的名字,被到處吟詠;那神奇的故事,在白山黑水廣泛流傳。除了史書記載外,後人有為之作傳的,如《薩布素傳》,講唱了他那不平凡的經歷;有滿懷激情寫其故事的,如《抗俄英雄薩布素》等,傳誦了他那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薩大人傳》是一部洋洋洒洒數十萬言的傳統說部,作為個人傳記體的書籍,與已經出版的一些有關薩布素的著作當然會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同樣是記述歷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講他的成長,說他的動人事迹。我作為整理稿的第一讀者,深感它與已出版的“傳”與“書”有著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它不像其他書籍直面記述,而是以滿族最受歡迎的一種說唱藝術來稱頌薩大人的。形式靈活、涉獵範圍之廣,是同類著作所不可比擬的。
其次,它是從生活在愛輝富察哈拉家人的角度,生動、細膩地講述了富察氏家族的由來、發展和族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薩布素的成長及不凡的作為,令人彷彿回到了充滿民族征戰和反擊外寇侵犯中華國土的硝煙迷漫的年代,有如身臨其境、親聞目睹一般。其講唱,令人備感親切,十分信服。如講薩布素在孩提時代,為給波爾辰媽媽報仇,按爺爺哈勒蘇教給的辦法,同小夥伴兒上山捉小狼以震懾“水鬼”的故事,聽來自然、質樸、生動,薩布素的聰明、機靈、天真和稚氣躍然而出。再如薩布素做了領催之後,為探明敵情,隻身深入雅庫茨克,了解並掌握了哈巴羅夫率軍入侵的動向和行程,為大清及時予以打擊立了大功。由於是以目睹者的口氣來敘述的,他那機敏百變的智謀、英勇善戰的作風、深沉忠貞的愛國熱情皆活龍活現,呼之欲出,昭然感人。我們知道,講唱《薩大人傳》的愛輝大五家子族人以及滿洲各姓的父老兄弟,多是在康熙二十二年,由薩布素奉旨從寧古塔帶到北域黑龍江永戍愛輝的兵民之後。他們對薩布素的頌揚,實際上是對本家族、對國人民族精神的謳歌和禮讚。因而,這部以《薩大人傳》命名的烏勒本,實乃富察氏家書或富氏子弟書。
再次,它是在極為廣闊的背景下講唱薩布素的,不僅抒發了濃濃的滿族情懷,也展示了獨特的滿族風俗。讀著書稿,不時會有一幅幅蘸著鬱郁文採的香澤、透著古樸的滿族風情畫卷映現在人們眼前。就這一點而言,是在別的著作中很少見到的。
該部已在黑龍江省愛輝一帶流傳了二百七十多年、膾炙人口的滿族傳統說部,多次經人補充、修繕,又由講述人費時半年,做了娓娓動聽的講唱錄音,為後來的成書奠定了豐厚的基礎。可以說,富育光先生功不可沒?本人在整理時,根據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編委會提出的總體要求,力圖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忠實記錄,保持講述人講述之原貌,使其有原汁原味之感;
第二,注意民間文學的口頭性,體現說部形式的本體特徵;
第三,傳記不同於傳說,記述有所本,取捨有所據,大體上符合歷史真實。
總之,在整理產生、流傳於白山黑水地域的滿族傳統說部《薩大人傳》的過程中,力求使其體現民族的、地域的歷史性和傳承性。然而,儘管流傳經年,能夠真正做到高質量的整理,並非易事。本人過去對滿族文化畢競接觸不多,把握如此鴻篇巨製則需下大力氣,時有力不從心之感。況且又是從錄音下載,不但較之已有文字稿的多費功夫,而且諸方面的困難也不少,難免有顧此失彼之處。
書稿現已面世,敬希讀者不吝賜教。
于敏 2004年12月
薩布素被清皇室任命為黑龍江將軍后,勵精圖治,披荊斬棘,開發並治理北疆。這裡既有“雅克薩之戰”一類的戰爭場面,反映薩公的大智大勇;也有其率邊民開疆拓土,建設黑龍江的動人傳說。故事大起在落,讀之令人蕩氣迴腸,感動不已。
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
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國家課題。
本書講述的是原居長白山、后移居寧古塔、愛輝的富察哈拉家族的優秀代表、我國北方抗擊沙俄的民族英雄、清代康熙年間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的傳說故事。薩布素被清皇室任命為黑龍江將軍后,勵精圖治,披荊斬棘,開發並治理北疆。這裡既有“雅克薩之戰”一類的戰爭場面,反映薩公的大智大勇;也有其率邊民開疆拓土,建設黑龍江的動人傳說。故事大起大落,讀之令人蕩氣迴腸,感動不已。
《薩大人傳》傳承情況
上冊
引子
第一章 有名望的家族
第二章 虎崽,生在虎窩裡
第三章 鷹在飛翔
下冊
第三章 鷹在飛翔
第四章 鷹擊萬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