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速度
商品流通速度
商品流通速度亦稱商品周轉速度,表示商品周轉快慢的指標,是評價商業經營水平的質量指標之一。
商品流通速度一方面可以表示為完成一定量商品周轉所需時間的多少,另一方面可表示為流通商品所需資本周轉率的多少。研究商品流通速度是社會再生產的順利實現、商品流通資源配置的優化、進行產業關聯、產業結構狀況分析的需要。
(2)商品流轉天數:周轉天數=平均庫存額÷平均日商品純銷售額,或用轉天數=計算日期天數X平均庫存額÷商品純銷售額。
首先,商品流通速度決定生產過程更新和重複的速度。
在商品經濟中,生產過程的更新和重複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商品產品的售賣;二是生產要素的購買。第一個條件是商品到貨幣的形態變化,第二個條件是貨幣到商品的形態變化。二者的統一就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速度快,意味著生產過程更新和重複進行的條件充足,生產就能儘快地更新和重複。
其次,商品流通速度決定餘額價值量的大小。
商品生產單位的餘額價值量受兩個因素制約。一個因素是生產者為自己勞動的時間,即必要勞動時間。在生產過程持續時間一定的條件下,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剩餘勞動時間就越長,餘額價值量則越多。假如必要勞動時間能縮短到無限小的程度,剩餘勞動時間達到無限大的程度,餘額價值便增到無限大的量。另一個因素是流通時間。流通時間的長短,直接體現了流通速度的快慢。在資金周轉時間已定的條件下,流通時間延長,生產時間就相應縮短,一定量的資金作為生產資金執行職能的時間和規模就減弱。反之,流通時間縮短,生產時間則會相應延長,一定量的資金作為生產資金執行職能的時間和規模就增強。如果流通時間能等於零,商品的流通過程“在現實中也象在頭腦中那樣迅速',生產資金便會發揮最大的效能,餘額價值的生產就可以達到最大限度。由此可見,流通時間實際上是對剩餘勞動時間的乙種扣除,或者說是對必要勞動時間的一種增加。流通時間的長短,從而流通速度的快慢,能直接影響餘額價值的生產。
最後,商品流通速度決定實際加入生產過程的資金量。
要保持生產的連續進行,生產單位的全部資金必須按照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比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實際加入生產過程,另一部分,處在匯巡過程。加入生產過程灼資金作為生產資金執行生產商品,形成價值和餘額價值的職能。處在流通過程的資金作為貨幣資金和商品資金,完成商品的形態變化運動。這就是說,只有當一部分資金脫離實際的生產而處於貨幣資金和商品資金的前提下,另一部分資金才能作為生產資金執行職!能。生產資金在全部資金中所佔的份額由流通時間和周轉時間的比例決定。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縮短流通時間,就可以增加生產資金的量,擴大生產規模。
商品流通過程是商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移動灼極其複雜的過程,流通速度的快慢,受很多因素影響。
第一,商品的買賣時間。買和賣是商品流通的兩個階段。買賣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流通速度的快慢。由於貨幣是“絕對可以讓渡的商品”,因此,只要市場上貨源充足,購買時間就很短,貨幣能迅速投放出去,換回商品,完成買的行為。賣的階段則不然。商品生產者要想賣掉商品,從別人的門袋裡把貨幣吸引出來,他的商品必須符合社會需要。如果商品的燙用價值不符合社會需要,商品就無法賣出去;即使商品的使用價值符合社會需要,但商品的數量超過了社會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仍然賣不出去。因而商品到貨幣的轉化遇到的難題較多,商品售賣的時間也往往較長。這段時間對流通速度的快慢起義健作用。
第二,生產地點離市場的距離。商品的銷售市場和生產地點的距離是使不同生產單位的商品流通速度產生差別的基本原因之一。商品的產地遠離市場,商品運往市場的時間長,流通速度勢必很慢。而商品的產地離市場較近,擯至坐地銷售,流通速度就快。
第三,運輸條件的好壞。交通運輸工具的改良,能夠縮短商品移動的時間。比如,輪船取代帆船,就縮短了商品到達港口的時間,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如果運輸工具落後,商品的在運時間較長,流通速度必然較慢。
第四,商品的自然屬性和消費特點也決定流通速度的快慢。從商品的自然屬性看,有的商品本身容易變質,其流通時間必須要短,流通速度相應就快。從商品的消費特點看,有的商品只能一次性消費,如原材料,燃料、食品等;有的商品需要逐漸地消費,比如機器、設備、房屋、衣服等。一次性消費的商品,由於消費的時間相比之下較短,流通的速度相對而言便快些,多次性消費的商品,由於消費的時間相比之下較長,流通的速度則相對較慢。
以上是影響商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商品生產者認真研究這些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