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石穿

漢語成語

滴水石穿是一個漢語成語,意為水不斷下滴,可以洞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典故


比喻堅持不懈則事必有成。梁斌《紅旗譜》六:“嚴志和說:‘當然不是一日之功,滴水穿石呀!’”《人民日報》1981.4.18:“滴水穿石,功在不斷。”

用法搭配


運用

語法:主語、賓語;指人的理想
色彩:褒義
示例: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應該有~的精神。

英文翻譯


lofty sentiments and aspirations

同類成語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說話、辦事非常細緻、周密,無懈可擊。也形容錢財全部抓在手裡,輕易不肯出手。
滴水穿石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滴水不羼形容十分純正。
滴水成河比喻積少成多。
滴水石穿
滴水石穿
滴水難消指雖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

同義語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3,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4,愚公移山。
5,堅持就是勝利。
滴水穿石的精神內涵:
能堅韌不拔,一如既往地堅持者,必定是有志者。此志可能是志向,可能是目標,可能是信仰,可能是精神狀態。但凡能滴水穿石者,必是有志之士。惟有志者,方能迎難而上,鐵杵磨針,鍥而不捨。因而,滴水穿石的精神內涵是有志,不受外界之干擾,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具有堅持忍耐的品質。

古今名人


但凡有志,並為之而長期奮鬥,不屈不饒,鍥而不捨,堅持到底,最終取得成就的人,我們都可以稱他們為滴水穿石的人。從古至今,從中到外,這樣的人是不計其數的。比如為了編撰《本草綱目》,耗費了畢生的精力,前後花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經過三次大的修改,才完成這部歷史巨著的李時珍;比如大發明家愛迪生;比如大畫家齊白石;比如鑿空西域的張騫;比如西去取經歷經艱難的玄奘

故事


1 從前,有個人叫張乖崖,在崇陽擔任縣令。有一天,一個管倉庫的庫吏從倉庫里出來,縣令見他順手將一文銅幣丟進自己的口袋裡。經追問盤查,庫吏承認銅幣是從倉庫里偷出來的。縣令下令拷打。庫吏不服:“就這麼一個銅錢嗎,有什麼了不起!”縣令不聽則已,一聽,想起當時的風氣之壞,決定從重懲罰。於是提筆批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一日偷一錢,千日就是千錢。時間一久,繩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當即下令將庫吏斬首。
2 從前有一塊非常堅硬的石頭,旁邊有一些水,它對水高傲地說:嗨!你這個沒用的傢伙,這麼脆弱,有什麼用?""誰說我沒用,我還能把你打穿呢!"石頭聽了,捧腹大笑:就你?來呀!從此,水一滴一滴,日日夜夜地擊打著石頭,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石頭被水給打穿了,石頭滿是驚訝。
3 有這樣一個男孩,當他站在領獎台上時,人們驚異了。
下面是一份奇怪的計劃,這是一個14歲的孩子所訂的跑步計劃:第一個月:跑完從家屬樓到學校的1000米;第二個月:增加50米,即1050米;第三個月:再增加50米,即1100米;第四個月:跑完家屬樓到醫院的1200米;計劃一直排下去,每月都有所增加,到了第二年開始增加到5000米。
這的確是一個很不起眼的計劃,不僅是奇怪而且覺得可笑,每月增加那麼幾十米,太簡單的事情,甚至有人嘲笑:這一定是一個懶惰的孩子為敷衍父母或老師而制定的一份長跑妥協書。
6年後,他,站在了領獎台上。這個小男孩站在了領獎台上,他獲得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長跑冠軍---奪得了金牌。
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他是個有先天性殘疾(僅一條腿)並伴有癲癇病的孩子。人們感動了,紛紛請教他成功的秘訣,他只說了這麼一句很平常的話:“每次跑步時,我都對自己說:讓我跑完這段路。”
“讓我跑完這段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種意志力,一種毅力。正是這種頑強的意志力,使他持之以恆地堅持了下去,期間克服了多少困難,流了多少汗水。但正這一點一滴的積累、毫不鬆懈的積累得到了回報,他終於獲得了“滴水穿石”的效果。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