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蘭豬

偶蹄目豬科的動物

皮特蘭豬原產於比利時的布拉幫特省,是由法國的貝葉雜交豬與英國的巴克夏豬進行回交,然後再與英國的大白豬雜交育成的。皮特蘭豬以其非常突出的高瘦肉率聞名於世。在所有的知名品種中,其瘦肉率最高,肌肉最豐滿,具有發達的背腰肌和腿肉。在瘦肉率與體型方面受到極大關注的當今養豬市場,皮特蘭豬是極具利用價值的品種。

主要品種


皮特蘭豬原產於比利時的布后幫特地區的皮特蘭鎮,因而取名皮特蘭。皮特蘭是目前世界上瘦肉型豬種中瘦肉率最高的一個品種,1920年開始培育,1950年選育而成。在選育過程中,用本地豬與法國的貝衣豬雜交改良后,又導入英國的泰姆沃斯豬的血液。我國從80年代開始引入,上海農科院畜牧研究所90年代初從法國引入法系皮特蘭。北京順鑫農業小店原利豬選育場1997年從比利時直接引入49頭,其中母豬33頭,公豬16頭8個血統。2000年11月從法國引入皮特蘭27頭,公豬7個血統。

形態特徵


皮特蘭呈大片黑白花,毛色從灰白到栗色或間有紅色,耳中等大小稍向下傾斜,體軀寬短,背中幅寬,中間有一深溝,后軀豐滿,肌肉發達,肌肉界淺明顯,后軀血管外露,前後肢短且細(但目前引入比系、法系皮特蘭,前後肢較高、較粗壯),犬腹,頭清秀。

生長繁殖


皮特蘭豬具有瘦肉率高、背膘薄、眼肌面積大的優點。瘦肉率一般可達67%左右,背膘0.98cm,眼肌面積43cm,這些都大大優於其它品種。但其生長肥育性能卻不及“杜”、“長”、“大”三大名種,育肥後期增重較慢。繁殖性能中等,經母豬窩產活仔10頭左右。

繁殖性能

繁殖能力中等,產仔均衡,一般在9~11頭,護仔能力強,母性好,泌乳早期乳質好,泌乳量高,中後期泌乳差,20日齡窩重48.5±2.3kg,35日齡窩重87.7±4.8kg。

肥育性能

皮特蘭豬採食量少,後期增重慢。據資料介紹,採食量少是由於生理上胰島素含量低造成的。育肥期平均日增重720g,料肉比2.8:1。

胴體性狀

肌肉纖維粗,肉質肉味差,但引入的比利時皮特蘭屠宰后未發現PSE肉,胴體瘦肉率78%,出肉率83%,三點背膘厚0.5cm.

引進飼養要求


皮特蘭豬
皮特蘭豬
在國外養豬業中,長白豬與大白豬一般雜交為二元母本使用,杜洛克、漢普夏與皮特蘭則用作父本。在我國“長大”二元母本已被普遍接受,父本則多使用杜洛克純種。漢普夏因引人我國較早,也曾用作單一父本或與杜洛克合成二元父本,但效果均不理想。皮特蘭豬較漢普夏豬好養,而且生產性能更高,引人我國后,受到普遍關注。
皮特蘭豬在營養需求上沒有特殊要求,適當略高的蛋白質水平有利於其瘦肉的充分生長。在管理上,避免應激因子的刺激是飼養皮特蘭豬的關鍵。總體要求是管理更加精細。種公母豬盡量做到單欄飼養;仔豬混群時嚴防咬架;趕豬不宜過快,最好使用轉豬車;運輸前宜注射氯丙嗓等鎮靜劑;配種、調欄、轉豬、運輸、預防注射應避開高溫時段;一經發現應激徵兆須立即採取急救措施。

注意事項


應激

最新引入比利時皮特蘭基因型為CT型對應激不太敏感,但強烈的刺激傷仍會出現應激,所以在日常生產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公豬參加配種時,要有適當的運動時間。
(2)豬只周轉時,盡量原圈原窩,豬欄應牢固,防止出現打鬥現象。
(3)豬只走動時,盡量應輕哄慢趕,不得強行驅趕,或劇烈運動。
(4)產仔母最好在地面產仔,產仔后再上床飼養。
(5)炎熱的夏季應為公母豬尤其是產仔母豬配備降溫設施,如電風扇,有條件的可安裝空調。
(6)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過分擁擠、過熱或通風有良,上下車時不要強行捆綁,可在運輸前注射一支鎮靜劑
(7)如發現應激,應立即停止對其的刺激,保持安靜,在其頸部澆涼水,澆水要緩慢,不能突然澆遍全身,不可在出現應激時注射鎮靜藥物。
據測,皮特蘭豬的應激敏感基因(氟烷陽性基因)頻率高達70%以上。氟烷陽性基因為隱性基因(haIn),當其純合(即haInn)時,豬易表現為應激敏感(外顯率約89%)。當豬在應激因子(如運輸、混群、高溫、配種、預防注射等)的作用下,應激敏感豬常常全身發抖,繼而肌肉僵直,呼吸急促,皮膚髮紺,體溫不斷上升,出現急性酸中毒現象,一般幾十秒鐘可死亡,即所謂的應激綜合征(簡稱PSS)。
應激陽性豬肉質差,常常發生PSE肉(顏色蒼白、鬆軟、有滲出液的瘦肉),發生率為60.7%。

難產

皮特蘭豬初產母豬較易發生難產(經產母豬很少發生),原因是后軀肌肉豐滿,產道開張不全。防止其發生的對策是:
(1)延長配種月齡,皮特蘭豬初情期一般為8月齡,配種月齡視體重大小應在11~12月齡。
(2)在妊娠中後期加強運動,營養濃度不要太高,
(3)使用前列腺素,使其比預產期提高1~2d產仔,最好控制在白天產仔,便於助產(一般在當日早晨注射1支。第2天上午開始產仔)。
(4)發生難產時,應進行助產,助產不能太急,更不能損壞產道,手臂及助產器械一定要徹底消毒,盡量減少手臂進入產道的次數,產後7d內沖冼子宮,消炎,防止下次發情或配種困難。
(5)留種時,盡量不選留那些后軀太大陰戶較小的豬只作為後備母豬

防止腿病

皮特蘭前後肢負重大,四肢較細,且不喜歡運動,容易出現腿病。應加強運動,每天保證運動1h以上,尤其是育肥中後期豬與後備公母豬。此外,飼養密度不能太大。有條件的可進行舍外或草地放牧式飼養。

雜交利用

皮特蘭是理想的終端雜交父本,可以明顯地提高瘦肉率和后軀豐滿程度。一般雜交方式有:皮×杜、皮×長大、皮×大、皮杜×長大、皮×地方豬種。

營養需要

因皮特蘭豬體含脂量低,自身脂肪貯存不夠,在喂配合飼料時,高能量相當重要。

科學利用


利用思路

皮特蘭豬具有十分突出的高瘦肉率遺傳特性,對這一寶貴基因資源的開發利用將獲得其它品種的選育提高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利用皮特蘭作親本生產商品豬,對改善商品豬體型,提高瘦肉率都能達到理想效果。在利用皮特蘭優良基因的同時,應充分重視消除其應激基因的危害,控制應激發生,提高豬肉品質。

利用方式

作商品豬生產的終端父本
皮特蘭豬瘦肉率高,在商品豬生產中適合作為父本使用。但因皮特蘭純種公豬適應性差,應激敏感性強,不太適宜作單一父本。若與不含應激敏感基因的杜洛克豬雜交,雜交公豬不但集中了皮特蘭與杜洛克豬雙方的優點,而且在生活力及種用性能上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若採用適當方式,提高杜洛克豬在雜交父本中所佔血緣比例,則效果更佳。
配套系的選育
豬的配套系選育已成為當今養豬業新的育種方向。專門化品系間雜交優勢大大提高,生產效果十分顯著。在各國推出的配套系中,專門化父本往往吸收了皮特蘭豬的血液。含皮特蘭豬血液的專門化父本,若與抗應激的專門化母本配套雜交,則不單生產性能高,而且消除了商品豬應激。
氟烷陽性基因(haIn)的剔除與抗應激皮特蘭豬的培育
導致豬發生應激的氟烷陽性基因位於第六號染色體上。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能較容易地檢測出豬的氟烷基因型。而通過對其選育,可降低甚至清除皮特蘭豬群的氟烷陽性基因。法國伊比德種豬公司已成功選育出抗應激皮特蘭系(FH016系),而我國華中農業大學皮特蘭豬群氟烷陽性基因頻率已降至10%以下。

利用效果

皮特蘭豬具有某些優良性能,且同其它品種的性狀互補性強。因此,皮特蘭豬的引進與利用能達到其它品種選育或雜交所無法獲得的效果。
華中農業大學以皮特蘭豬與杜洛克豬雜交,研究出了“華貿系列”雜交父本。該父本的選育成功,驗證了以上論述。“華貿系列”雜交父本瘦肉率高,體型好,增重快,適應性強,性慾旺盛,配種效果好,充分保留了皮特蘭豬的優良特性並體現出雜交豬的雜種優勢特點。含皮特蘭豬血液較高的華貿二號,經測定瘦肉率70.1%,較杜洛克對照組(61.5%)提高8%,日增重749g,飼料轉化率2.9∶1,前後軀豐滿,肌肉隆起,具有典型的皮特蘭豬體型特點,用作出口中豬生產的父本,效果十分優異。含杜洛克豬血液較高的華貿一號,經測定瘦肉率71.7%,較杜洛克對照組(61.5%)提高10.2%,日增重780g,飼料轉化率2.8∶1;體型外貌及毛色同杜洛克相似,且前後軀豐滿,肌肉隆起,肌溝明顯;用作大豬生產的專門化父本,配合“長·大”母本(或其它專門化母本)生產的“華貿×長·大”四元雜交豬,在瘦肉率、日增重、飼料轉化率等方面較“杜·長·大”三元雜交豬提高3%~5%。
雜交公豬的另一突出優點是種用價值高。據國外資料報導,雜交公豬較純種公豬比,睾丸重增加20%,采精量提高30%,配種效果提高35%~40%。這與我們在實踐中觀察到的情況一致。

種公豬性能優良

種公豬睾丸發育良好,性慾旺盛,經對精液品質鑒定:射精量、色澤、氣味、精子活力和密度、精子生存時間等都為優良,其遺傳性能穩定。

遺傳優勢明顯

3年多來漢中市漢台區在張山、趙莊、大壩等10多個養豬專業村和皇冠豬場進行了雜交改良示點、示範工作,推廣皮特蘭種公豬常溫精液2萬多支,人工授精母豬5千多頭(次),主要受配母豬品種有大約克、長白、漢白和其它雜交豬,受胎率達87.6%。根據對所產雜交後代豬的觀察和測定,皮特蘭豬的遺傳性能表現顯著。後代豬毛白色,皮膚上有少量黑灰色點,體長、背平直雙脊有中縫,特別是胸部和后軀非常豐滿,生長快、抗病力強。

瘦肉率高

實驗證明,外種豬瘦肉率高的優勢能在商品豬中很好的體現出來在漢中市漢台區,當地漢白母豬雜交一代育肥豬宰后測定,其瘦肉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肉質細嫩適口性好,雜交改良效果十分顯著,充分體現了其種用價值,為適應市場的需求和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促進瘦肉型商品豬產業化發展,皮特蘭豬是可以利用其高瘦肉率特性的優良豬種。

雜交改良建議


皮特蘭豬
皮特蘭豬
鑒於皮特蘭豬要求飼養、環境衛生條件較高,母豬初產容易發生難產,應激反應較重的缺點,建議不宜在廣大農村推廣,以免給群眾帶來經濟損失。
多年來我國養豬市場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科學技術手段,挖掘豬肉產量的潛力,提高增重率。但隨著市場對瘦肉型商品豬需求量的日趨增加,瘦肉型種豬顯的尤為急需。根據實踐,應用皮特蘭豬進行二、三元雜交改良是可行的,在短期內可以實現這一目標,提高養豬經濟效益,增加農民養殖業收入,促使瘦肉型商品豬基地建設迅速發展。
實踐證明,雜種公豬能同純種公豬一樣有效地把“受加性基因”支配的性狀傳給後代,比純種公豬受精力強、成熟早、性慾旺盛。其增重率、飼料利用率、屠宰品質方面表現突出,可能在商品性畜牧業生產中會佔有重要地位。建議:有目的、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皮特蘭公豬與長白、大約克母豬正交,從中選擇優秀組合的一代雜種公豬為父本,再與長白、大約克、漢白及其它雜種母豬進行交配,以期產生各種性狀都較優秀的後代,用作種質資源創新,可能對發展瘦肉型商品豬生產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使其發揮長遠經濟效益。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