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馮村

鄒馮村

鄒馮村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白甸鎮東北角,東臨墩頭鎮,南與丁華村為界。

村鎮簡介


鄒馮村北與東台市安豐鎮同明村隔河相望。已列入縣“三村”建設範圍,全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3342人,耕地面積4543畝,2008年經濟總收入264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987元。全村實現勞動力轉移1000多人,其中出國勞務40多人。

經濟發展


2008年,是鄒馮村經濟社會事業突飛猛進的一年,修建農四路2、5千米,砂石路1、3千米,新建橋樑3座,改造新建車口四座。爭取國家商品糧基地項目一個,1000萬元土地整理項目一個,已進入前期論證階段,即將進場施工。

歷史文化


新204國道西側,白甸鎮鄒馮村三組、五組交界的地方,有一塊風水寶地。在老鄒庄前面有個風水塘,風水塘是村莊的地標,是村莊的公共活動中心,成圓形橫卧在村前,寓意“月虧即贏”的風水輪迴道理。
一條土堤將水塘一分為二,堤的另一側是一塊正方形平地,它和風水塘是一組對應的建築,取意“天圓地方”,它是當年村莊祭祀天地的場所。
風水塘滿塘的荷花預示著“家和萬事興”,讓人對曾經的輕波碧影充滿了猜想。風水塘為村莊注入靈氣,距離風水二三百米地方,有一個人工挖掘的河藕池,五節河藕由西向東一字兒排開,象徵著“和和美美”、“佳偶天成”,“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五子也有陰陽五行,五子登科,五穀豐登的寓意。
荷和藕的渾然天成的組合,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佛教立為國教后,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
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袈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誌,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鄒庄人選擇蓮花作為風水信物用心良苦,該地也成為絕佳的風水聖地。
鄒姓家族自移民以來,築就28畝的高垛,抗禦洪水侵襲,周邊長滿大樹,樹木蔥蘢,飛鳥翔集。鄒姓家族繁衍生息,香火不絕。上世紀七十年代,荷藕池遭毀,人們只能從老人回憶中勾勒依稀的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