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希賢

河北醫大第二醫院教授

姚希賢,男,1934年11月出生,河北衡水人,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博士及全國中西醫結合高徒導師,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學會常務理事、省市常委及副理事長,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致力於中西醫結合消化病研究,擅長治療慢性胃腸病、慢性肝病及消化系急症。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55年畢業於河北醫學院本科,畢業后留本校醫院工作。
姚希賢照片
姚希賢照片
1987年開始帶碩士研究生。
1996年獲得消化專業河北省唯一臨床博士授權點,擔任博士生導師,去年經國家批准任命他為中西醫結合高徒導師。已、正培養博、碩士生及中西醫結合高徒60餘人。之後成立了河北省肝膽病治療研究中心和擁有肝病、微生態、病理免疫組化、分子生物學等8個實驗室的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任所長。
現任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姚希賢工作照
姚希賢工作照
建立健全了消化病實驗室、內鏡室、高效液相色譜室、動物實驗室和超聲波室。1987年創建了中西醫結合消化病研究室,1998年創建省級消化病研究所,獲得河北省第一個臨床博士授權點,為醫學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為全院科研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做了大量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消化病研究,尤其在肝病方面富有盛譽,以慢性胃腸病、慢性肝病及消化系急症為主研方向。
開展了消化性潰瘍癒合質量、Hp相關性胃炎模型製作以及慢性肝炎(病)肝纖維化、肝硬化門脈高壓高動力循環機制等研究。以“瘀血症”主論開展了肝纖維化治療研究,科研成果有“益肝康”及拆方對肝纖維化治療作用、“肝硬化腹水發生機制”、“胃憂愈對消化性潰瘍臨床實驗研究”等,11項獲省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所研製的“益肝沖劑”已投產17年,深受慢性肝病患者歡迎。承擔“十一五”等國家課題一項,組建了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提出“急性消化病”概念,“加強急性消化病研究”在《中華消化雜誌》專家論壇發表。
關心“科技興冀”戰略,甘為人梯,注重人才培養,為了我省教育事業發展,在省委、省政府關心、支持下,他和教育界同道們一起籌劃建立了河北省教育振興促進會,擔任理事長,現在正為全省教育事業發展進行著工作。

論文著作

編著了《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基礎與臨床》,主編了《急性消化病學》《疾病診治大典》《最新內科診治手冊》《臨床藥物實用大全》及《臨床消化病學》共1000餘萬字。其中《急性消化病學》專著,此書獲全國十省市優秀圖書一等獎,獲1998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他也被譽為醫治消化病急症的倡導者。
擔任副主編《臨床藥物實用大全》等7部。參與編寫了《診斷學基礎》《肝病治療學》《消化病現代治療》等十餘部醫學專著。
發表有影響學術論文180餘篇,出版《姚希賢論文集》。

獲得榮譽


先後被評為省“雙文明建設突出貢獻”、“十佳百顆星”、“省政協優秀委員”,多次被評為省、市和醫大及二院先進科技工作者。
1993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姚希賢
姚希賢
1994年獲“全國百名優秀醫生”。
1997年省委省政府授第三批省管優秀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等評委;同年獲優秀政協委員。
1998年被評為省管優秀專家;同年獲省優秀髮明者等稱號和中醫突出貢獻創業獎。
2000年榮獲“全國百名優秀醫生”稱號。
2002年為國家重點學科消化帶頭人。
2005年獲河北省優秀髮明者稱號,並任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長,河北省消化病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北醫科大學學術帶頭人。
2008年被河北省衛生廳、人事廳、中醫藥管理局授予“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中醫”稱號。

社會活動


為《中華消化雜誌》《世界華人消化》等13家雜誌顧問、副總編、編委。
河北教育振興促進會理事長、全國消化學會及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學會常委、河北省該學會主委與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國際肝病協作交流中心學術委員,世界胃腸病學會會員,天津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名譽教授。
姚希賢參加活動
姚希賢參加活動
學術交流
應邀赴台在國際中醫藥研討會做“肝硬化腹水臨證要決”報告,多次去歐、日等國參與學術會議、講學。接待美、日等國專家來研究所參觀與學術交流。在國內外學術會多次作“中醫治療慢性肝、胃等病臨證要訣”報告。

社會任職


省第六、七屆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