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3條詞條名為李國平的結果 展開
- 中國數學家
- 廣州市鴻利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 書法家
- 北京大學教授
- 四川省廣元市紀委常委、秘書長
- 海南海事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
- 陝西省水利廳副巡視員
-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 溧陽市戴埠鎮黨委書記
- 作家
- 洪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 浦東新區高行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原所長
- 天津渤海化工集團公司副董事長
- 遼寧省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職工
- 運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 泊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四川宜賓籍烈士
- 青川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
-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 大連市監察委員會委員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井下作業公司大隊長
- 湖南省湘鄉籍烈士
- 高原攝影師
- 濟源市政協副主席
-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廣東潮劇院二級編劇
- 浙江德裕有限公司經理
- 瀘州醫學院教授
- 江蘇省常州常州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 寧波大學教授
- 濟南大學教授
- 慈利縣中醫院副院長
-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 固始縣人口計生委黨委委員、副主任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區劃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
- 金壇市文化局副局長、文聯副主席
李國平
北京大學教授
李國平(1961年12月—),黑龍江省拜泉縣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1982年2月,哈爾濱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 1984年12月,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畢業;1986年10月,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6年 3月,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博士研究生畢業;1996年 4月,日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外國人特別研究員;1997年 4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博士后;1999年7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2001年12月起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與區域管理系主任;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為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JSPS-PFFR),先後為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2001年9月-2002年3月)、日本帝京大學經濟學部)(2002年4月-2003年9月)訪問研究員。
李國平致力於經濟地理等領域的研究,發表《網路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間發展新戰略》等著作;他在教學領域上成績斐然,於2001年獲得教學優秀獎。
李國平,1961年12月出生於黑龍江省拜泉縣。1982年2月,哈爾濱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獲理學學士; 1984年12月,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
北京大學教授 李國平
北京大學李國平教授作報告
2.1999年12月18-19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整體形象戰略研討會"(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主辦),大會報告:"面向奧運申辦的北京都市營銷戰略"(北京國宜賓館3樓會議室)。
3.2000年7月8-11日,"內蒙古、北京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研討會"(北京市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會議報告(包頭市)。
4.2001年5月25-27日,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員代表會議(中國區域科學協會主辦),會議報告:"中國首都圈區域結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
5.2002年3月31日,日本地理學會2002年春季學術大會(日本地理學會主辦),大會報告:北京高科技產業的集聚與區域分工(北京におけるハイテク產業の集積と地域的分業)(日本東京:日本大學文理學院)。
北京大學教授 李國平
(一)目前正在主持的主要研究課題
(1)國際項目:
日資企業對華投資動機、區位選擇及其實施效果的地理學研究(日本平成13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特別研究員獎勵費)(中方主持人);
首都圈的地域結構與首都機能的日中比較研究(日本(財)住友財団,2000年度「アジア諸國における日本関連研究助成」課題);
(2)國家基金項目:
夕陽產業地域的形成、演變與持續發展研究--以東北為例(4007104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首都空間發展新戰略--關於營建首都圈的理論與規劃實踐研究(Z00029)(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
(3)北京市軟科學研究項目:
首都空間發展戰略--關於營建首都圈的戰略規劃工研究(RK00-56);
北京市高科技產業價值鏈分工研究(RK00-57);
北京市第二次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重組研究;
北京高科技產業競爭優勢形成與區域創新環境建設研究;
北京若干高新技術重點領域產業鏈研究(總體組)(RK01-65);
(二)目前正在參加的重大研究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圍地區協調發展研究
(2)國家社科九五重大項目: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綜合研究
·學會——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秘書長兼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政府——北京市政府顧問,北京市軟科學研究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校外——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經濟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校內——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海外——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JSPS-PFFR),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訪問研究員。
• 主要論文
1產業國際轉移中我國產業結構重組基本策略探討——《中國軟科學》李國平,俞文華,1999年第2期,PP.17-20。
2 對外直接投資對全球經濟空間重組的影響分析——《世界地理研究》,李國平,竇文章,1999年第8卷,第1期,PP.1-8。
3 日本鋼鐵工業發展與空間格局演化的機制研究,《地理研究》,李國平,1999年第18卷,第3期,PP.282-288。
4 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經濟功能強化方向研究——《中國軟科學》,李國平,1999第11期,PP.73-76。
5 中國城市競爭格局變動的進一步研究——《世界地理研究》,竇文章,李國平,王立明,1999年第8卷,第4期,PP.103-110。
6世界城市格局演化與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城市發展研究》 ,李國平,2000年第1期,PP.12-16。
7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與基本分析框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李國平,2000年第1期,PP.52-60。
8 面向21世紀的日本國土開發與國土結構——《東北亞研究》,李國平,郭思琪,2000年1期,PP.47-52。
9 日本對外直接投資動機的區域差異研究——《世界經濟》,李國平,2000年第2期,,PP.50-56。
10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產業與空間轉移特徵及其機制研究,——《地理科學》,李國平、楊開忠,2000年第2期,PP.102-109。
11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動機的空間選擇及其特徵的初步研究——《現代日本經濟》,李國平2000年第2期,PP.20-24。
12 新國際勞動分工研究動態——《世界地理研究》,孟慶民,李國平,2000年第9卷,第2期,PP.31-37。,
13 新國際分工的動態——《國土開發與整治》,孟慶民,李國平,2000年第10卷,第2期,PP.17-20。
14 新國際分工的動態:概念與機制——《中國軟科學》,孟慶民,李國平,楊開忠,2000年第9期,PP.112-116。
15剩餘權理論及其對我國高校企業的啟示——《中國科技論壇》,孟慶民,李國平,王建平,2000年第4期,PP.51-56。
16 Urban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Its Changes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Dou Wen-zhang,Li Guo-ping, Gan Yin-jin, Wang Li-ming, Yang Kai-zhong,2000.Vol.10,No.2 PP.105-112。
17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北京農村工業發展對策分析——《世界地理研究》,譚成文,周異決,譚遂,李國平,2000年第9卷,第3期,PP.61-66。
18"密雲現象"的經濟學分析及其政策含義——《經濟地理》,竇文章、楊開忠、李國平,2000年第6期,PP39-43。
19 阜新市產業結構調整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課題組(竇文章、李國平執筆),2000年第3期,PP71-75。
20 深圳與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聯繫的測度及分析——《經濟地理》,李國平,2001第1期,PP33-37。
21 關於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的基本定位與戰略研究——《中國科技論壇》,李國平、孫鐵山,2001第2期,PP18-21。
22 中國首都圈發展的三大戰略——《地理科學》,譚成文、李國平、楊開忠,2001年第1期PP.12-18。
23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 OF THE INDUSTRIAL AND SPATIAL TRANSFERENCE OF FDI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Li Guo-ping, Yang Kai-zhong, HE Qi-chun, SUN Tie-shan,2001,Vol.11,No.1 PP.1-10。
24 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與結構變化研究——《現代日本經濟》,李國平,2001年,第3期PP.7-11,21。
25 可持續發展類型與測度的理論探討——《乾旱區資源與環境》,孟慶民、韋文英、林承格、李國平,2001年第15卷,第1期,pp42-50。
26水源保護區可持續產業發展方向研究——《北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李國平、楊開忠、方森,2001年第4期,PP.70-7
27 學習型區域--面向全球化的區域發展——《地理科學》,孟慶民、李國平、楊開忠,2001年第3期PP.205-209。
28 日本國土結構及其方向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李國平,2001年第5期,PP66-71。
29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YPES AND MEASU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MENT,——《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MENG Qing-min LI Guo-ping,,2001,Vol.11,No.3 PP.201-210。
31 關於經濟地理學教學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討——《經濟地理》,李國平,2002年第1期,PP.124-128。
32 北京高科技產業價值鏈區域分工研究——《地理研究》,李國平、盧明華,2002年第2期PP.228-238。
33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模式與政策導向的初步研究 ——《地理科學》,李國平、盧明華,2002年第3期PP.263-269。
34 中國夕陽產業地域劃分及其類型——《地理學報》,李國平、玄兆輝、李方,2002年第4期,469-478。
• 主要著作
• 《網路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間發展新戰略》
• 《產業與空間:北京市產業用地分析、評價與集約利用研究》
• 《京津冀區域科技發展戰略研究》
• 《首都圈-結構、分工與營建戰略》
• 《區域科技發展規劃的理論與實踐》
合併圖冊
1、經濟地理學概論課程教學組(1999年):經濟地理學概論課程被評為優秀主幹基礎課,北京大學,1999年9月10日(課程主持人)。
2、李國平(2000年):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五)。
3、李國平(2000年):榮譽證書(會徽及申辦口號徵集評選工作),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2000/5。
4、李國平(2000年):2000年度北京大學正大獎教金優秀獎(北京大學,2000/12)。
5、胡兆量,韓茂莉,李國平(2001年):《中國經濟地理》課程建設,北京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
6、胡兆量,韓茂莉,李國平(2001年):《中國經濟地理》課程建設,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委,排名第三)。
7、胡兆量,韓茂莉,李國平(2001年):《中國經濟地理》課程建設,2001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委,排名第三)。
8、楊開忠、李國平等(2001年):持續首都--新世紀首都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9、李國平(2001年):2000-2001學年教學優秀獎,北京大學,2001年9月。
北京大學的李國平教授是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管理學院的副院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是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團顧問,李國平的教授領域是經濟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先後完成30餘項合作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與區域管理系系主任李國平教授。李國平教授作為新《規劃》前期專題研究之一“京津冀北區域協調發展研究”的領銜專家,參與了《規劃》出台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