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雞桑的結果 展開

雞桑

桑科桑屬植物

雞桑(學名:Morus australis Poir.)是桑科桑屬植物,落葉喬木或灌木,無刺;冬芽具芽鱗,呈覆瓦狀排列。葉互生,邊緣具鋸齒,全緣至深裂,基生葉脈三至五齣,側脈羽狀;托葉側生,早落。花雌雄異株或同株,或同株異序,雌雄花序均為穗狀;雄花,花被覆瓦狀排列,雄蕊與花被片對生,在花芽時內折,退化雌蕊陀螺形;雌花,花被片覆瓦狀排列,結果時增厚為肉質,種子近球形,胚乳豐富,胚內彎,子葉橢圓形,胚根向上內彎。

形態特徵


概述

雞桑
雞桑
莖皮纖維可造紙或制人造棉;果實味酸甜,可生吃或釀酒;種子油可制肥皂和潤滑油。
葉紙質,卵形,長3—9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兩面無毛或背面脈上有柔毛;花單性,外有毛,雄蕊突出,雌花序長0.5—1厘米,外有毛;果長1—1.5厘米,成熟時紅色至近黑色;花期春季,果期春夏季。
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冬芽大,圓錐狀卵圓形。葉卵形,長5-14厘米,寬3.5-12厘米,先端急尖或尾狀,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具粗鋸齒,不分裂或3-5裂,表面粗糙,密生短刺毛,背面疏被粗毛;葉柄長1-1.5厘米,被毛;托葉線狀披針形,早落。雄花序長1-1.5厘米,被柔毛,雄花綠色,具短梗,花被片卵形,花藥黃色;雌花序球形,長約1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雌花花被片長圓形,暗綠色,花柱很長,柱頭2裂,內面被柔毛。聚花果短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詞語解釋

jī sāngㄐㄧㄙㄤ
雞桑(雞桑)
桑的一種。唐 陸龜蒙《奉和夏初襲美見訪題小齋次韻》:“四鄰半是老農家,百樹雞桑半頃麻。”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桑》:“白桑,葉大如掌而厚;雞桑,葉細而薄;子桑,先椹後葉;山桑,葉尖而長。”

分佈範圍


產地特徵

遼東、華北、華中、西南
北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瀋陽、葫蘆島、大連、丹東、鞍山、遼陽、錦州、營口、盤錦、北京、天津、太原、臨汾、長治、石家莊、秦皇島、保定、唐山、邯鄲、邢台、承德、濟南、德州、延安、寶雞、天水)
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青島、煙台、日照、威海、濟寧、泰安、淄博、濰坊、棗莊、臨沂、萊蕪、東營、新泰、滕州、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焦作、安陽、西安、咸陽、徐州、連雲港、鹽城、淮北、蚌埠、韓城、銅川)
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生長習性

陽性,耐早,耐寒,怕澇,抗風

應用價值


經濟:莖皮纖維可制有紙質和人造棉。果可生食、釀酒、制醋。葉亦可飼蠶。
園林:庭蔭樹。
醫藥:《藥典》。
【僳僳葯】不早馬此:根治感冒咳嗽《怒江葯》。
傣葯】根皮治淋巴結核《滇省志》。
【白葯】葉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肺熱咳嗽《大理資志》。
【苗葯】桑樹皮,山骨皮:全株和葉用於散風熱,清肝明目;根皮用於瀉肺,利尿;嫩枝用於祛風濕,利關節;果穗補肝益腎,血生津《湘藍考》。
【瑤葯】水蠶根(uon zamh gom),桑亮端,根用於感冒咳嗽,急性肝炎,腎炎水腫,風心病及產後缺乳,病後體弱。
根皮、葉(雞桑):甘、辛,寒。清熱解表。用於感冒咳嗽。

生活用途

莖皮纖維可制有紙質和人造棉。果可生食、釀酒、制醋。葉亦可飼蠶。

園林用途

庭蔭樹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500-1000米石灰岩山地或林緣及荒地。

變種


● ● 狹葉雞桑(新擬)葉披針狀長卵形,基部心形,兩側有時耳狀。分佈於陝西、湖北。海拔1500米左右。
● ● 花葉雞桑(雲南植物研究)葉寬卵形,葉緣具多個不規則缺刻狀深裂。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及雲南。生長於海拔5001000米山坡荒地林緣。=
● ● 細裂葉雞桑(雲南植物研究)葉不規則深裂,裂片線形,常具2次羽裂。分佈於雲南(鎮雄)。海拔1600米左右。
● ● 戟葉桑(植物分類學報)葉3-5深裂,中裂片線狀披針形,長8-12厘米,寬1-2厘米,裂片全緣,稀具1-2小齒。分佈於陝西。雞桑葉形變化甚大。戟葉桑雖然葉形與原變種有很大差別,但花果基本相同,故合併於該種。
● ● 雞爪葉桑該變種葉為3-5條狀深裂,中裂片遠長於側生裂片,裂片邊緣具細鋸齒。生長於海拔1000-2200米山溝灌叢。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西、湖北及四川等省。沿秦嶺和大巴山地區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