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越的結果 展開
越
漢語姓氏
越姓出自姒姓,是以國為姓氏,為春秋時越王勾踐之後。根據《國語·賈逵注》上的記載,越氏出自夔姓和華姓,實際上是,他的後代以國為姓,望族出於晉陽。因此,現代的越姓中國人是春秋時代越國公族的後裔,始祖是距今大約4200年前的越王勾踐。
越(Yuè)姓源出有:
源流一
出自姒姓,越王勾踐的後代,出自大禹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春秋時,越國破秦滅楚,越國的公族子孫有的便以原國名命姓,稱越氏。越國歷史極為悠久,古代的越國的所在地,就在現在的浙江省北部地區,當時國都設在會稽,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少康的這一支子孫,就這樣在浙江繁衍了一二千年,歷經越、夏兩代,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被吳王夫差所滅,越王勾踐卧薪嘗膽雪恥復國。勾踐滅吳國之後,又稱霸諸侯,把越國的領地擴展到江、浙兩省,以及山東省的南部。望族居於晉陽郡,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附近。越氏後人奉夏禹為越姓的始祖。
據史籍《國語·賈逵注》上的記載,越氏出自夔姓和華姓,實際上是夏王朝王族的苗裔,夏帝少康的庶子被封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自號為越國,他的後代以國為姓,望族出於晉陽。
源流二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中有越勒氏、越強氏、越質氏、越質詰氏等部落。北方鮮卑族越勒氏、越質詰氏所改。北魏孝文帝時,鮮卑族有越勒氏、越質詰氏,入中原後有的改為越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越勒氏、越強氏、越質氏、越質詰氏等部落中有改為漢字單姓為越氏者,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薩日塔兀勒氏,亦稱薩日塔烏拉氏,源出巴爾虎部。
源流四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高越羅氏部落被以“披甲”名義(即徵兵)徵調到新疆戍邊。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越氏、高氏、羅氏等。
夏禹、姒無餘、姒勾踐、姒無疆。
越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六十六位門閥。越姓在大陸和台灣都列入百家姓第14位。根據《萬姓統譜》的記載,越氏有三支,第一支是越王勾踐的後代,是一個以國為氏的姓氏;第二支越氏是由越強氏改為單姓越氏;第三支越氏是由越質氏改為越氏。越姓出自姒姓。夏朝時,帝少康封他的庶子無餘在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讓他負責祭祀祖先的各項事宜。後來,無餘便在會稽山一帶建立起小國,自號為越,國民就以越為姓氏越國發展非常迅速,也出現過如越王勾踐的偉人,因此越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北魏孝文帝時,鮮卑族越勒氏、越質詰氏進入中原時,為適應漢族文化,也改為越氏。
今湖南省的花垣縣,重慶市的涪陵區、巴南區,四川省的鄰水縣,四川省的廣元市,山西省的忻州市,湖北省的武漢市、荊州市,吉林省的長春市農安縣,河南省的商丘市民權縣,黑龍江省的梅里斯市,廣東省的廣州市,內蒙古烏海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等地,均有越氏族人分佈。
春秋時楚昭王姬妾,越王勾踐之女。楚昭王救陳時,越姬跟隨,後為顧全大局,保全忠臣將相而自殺。
越其傑的同鄉,也是貴州人,在朝廷中當文官,他的學問很好。
字德充,貴陽人,明代瀘州知州。越升的玄孫,中洪治鄉舉,初任衡陽教諭,后擢瀘州知州。他心地仁愛,喜歡良善,嫉惡如仇,做州官時剛正不阿,地方上風氣清正,后棄官而歸。他以道義自持,素為鄉里所畏服。卒年八十餘。
春秋時齊國人。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麼這麼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於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貴賓。
晉陽郡:春秋戰國時為晉陽邑,秦漢時為晉陽縣,是太原郡的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源鎮。
伸知堂:伸知,意思是在別人面前難伸,在知己面前要伸。春秋時,齊國賢人越石父被人陷害,因罪被拘為人勞役。齊國相國晏嬰到晉國去,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就賣掉自己拉車的左驂(車左邊的馬)把他贖罪釋放,又用車載他回家。到家后,晏嬰沒有向他說一聲,就進入內室。過了很久,晏嬰尚未出來,越石父請求離去,晏嬰感到很驚異,他說:“晏嬰雖然德行不好,可是也把您從困厄中解救出來,為什麼您這麼快就要離去呢?”越石父說:“我聽說道德高尚的君子,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可以受委屈,但對於知己的人,意志應該得到伸展。我被人拘役為奴僕,那是他們不知道我,您既然因為了解我而把我贖出來,便是我的知己。知己的人對我仍不以禮待,還不如為人奴僕呢!”於是晏嬰把他請入內室,待為上賓。
宗開越國;
秀毓晉陽。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越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相國賓客;
馬背詩文。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人越石父,有賢良的名聲,因故被囚禁。相國晏嬰把他贖出來,並聘為上客。下聯典指明代貴陽人越其傑,字卓凡,萬曆年間舉人,后歷官夔州府同知、河南巡撫。為人倜儻,工詩文,善騎射,著有《橫槊集》等。
相國上客;
太守廉名。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越石父,有賢名,為晏嬰上客。下聯典指漢·越椒為北海太守。
越姬有節氣;
石義留賢名。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楚昭王姬越姬,越王句踐女,昭王救陳,越姬從,為保全將相而自殺。下聯典指春秋時齊國有名賢越石義。
北海循良之譽;
梁州政績之聲。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越椒事典。下聯典指南朝梁·越質事典。
守正不阿,以道義自恃;
嫉惡好善,為鄉閭所服。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瀘州知府越英,字德充,貴陽人,中洪治鄉舉,初任衡陽教諭,后擢瀘州知州。好善嫉惡,守正不阿,棄官歸。以道以自持,為鄉里所畏服。卒年八十餘。
樂隱山林,捐資財濟貧困;
甘辭爵祿,用道義教子孫。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瀘州知府越英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