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越(徠拼音:yuè、huó ),現代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此字最早見於戰國,指木星起步的地方(即今錢塘江下游兩岸地區),本義是經過,引申義為超過、超出。

讀音樂


部首筆畫


越
五筆86:FHAT 五筆98:FHAN
倉頡:GOIV
筆順編號:1212 1341 5534
四角號碼:43805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D8A

演變過程


形聲字。從走,戉聲。《說文》:“越,度也。”本義是度過、越過、逾越。《楚辭·天問》:“阻窮西征,岩何越焉?”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25:“虎未越泛蘚(籬笆)。”均用本義。引申為經過、超過、越位、墜落、輕捷、清越等義。 《說文·辵部》:“越,逾也。” 《說文·足部》:“䟠,輕也。”越、?、䟠是異部重文,是義符更旁字。 “越”在文獻中多借為國名,即越國,姒姓,子爵,夏少康庶子之後,武王封之會稽,以奉禹祀,戰國中期為楚所滅。出土古文字材料不從走,作“戉”或“?”, “越”為後起之字,漢人以之代替國名, “越”行而“?”廢。其音讀yuè。“越”亦可借指瑟底的小孔,讀為huó

基本釋義


◎指浙江省:~地。~國。夫~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污納垢之地。
◎舊地名。先秦古籍中對長江以南的漢地沿海一帶部落統稱之為“越”,文獻上也稱之為百越、諸越,《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其中“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福建一帶)、“揚越”(江西湖南一帶)、“南越”(廣東一帶),而“西甌”(廣西西部一帶)、“雒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
自秦朝統一中國后,隨著中原人的南遷,這些百越部落一部分和中原人融合為漢族,一部分融合為今天的壯族、瑤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高山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數民族。
◎ 度過,超出:超~ ~過。~冬。~級。~軌。~權。~境。~位。~獄。~俎代庖。
◎ 聲音、情感揚起,昂揚:激~。聲音清~。
◎ 表示程度加深:~發(更加)。~加。~快~好。
◎ 消散:“精神勞則~”。
◎ 失墜,墜落:隕~。“射其左。~於車下”。
1.越過阻礙:爬山~嶺。
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級、~權。
3.經過:~冬。
4.揚起:清~。
5.副詞:越……越……
6.搶奪:殺人~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走字部】越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5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粵。《說文》度也。《玉篇》逾也。《易·繫辭傳》雜而不越。《注》各得其序,不相逾越。《禮·曲禮》戒勿越。《疏》戒愼毋得逾越。
又《書·太甲》無越厥命。《傳》越,墜也。《左傳·僖八年》恐隕越於下。《注》隕越,顚墜也。
又於也。《書·高宗》越有雊雉。《傳》越,於也。《詩·風》越以鬷邁。《傳》越,於也。
又遠也。《書·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注》越,遠也。
又瑟下孔為越。《儀禮·鄕飮酒禮》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注》越,瑟下孔也。《禮·樂記》淸廟之瑟,朱弦而疏越。○按《儀禮》《禮記》越皆如字讀。《字彙》音活,非是。
又躐也。《禮·王制》越紼而行事。《注》越,猶躐也。
又《禮·緇衣注》越之言蹷也。
又散也。《左傳·昭四年》風不越而殺。《注》越,散也。
又《爾雅·釋言》越,揚也。《注》謂發揚。《周語》汨越九原。《注》越,揚也。《晉語》使越於諸侯。《注》發聲聞也。
又迂也。《魯語》越哉,孫氏之為政也。《注》越,迃也。
又失也。《淮南子·精神訓》嗜欲者使人之氣越。《注》越,失也。
又國名。《左傳·宣八年》盟吳、越而還。《注》越國,今會稽山隂縣也。《吳越春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
又姓。《史記·管晏傳》越石父。《潛夫論》越象。
又布名。《後漢·馬皇后紀》白越三千端。《注》白越,越布。
又與粵通。○按《史記》南越、東越,漢書作粵。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活。《禮·禮運》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結草。《廣韻》或作趏。
又《韻補》葉兪芮切。《曹植·王粲誄》人命靡常,吉凶異制。此歡之人,孰先隕越。
又葉魚橘切。《琳·瑪瑙勒賦》瑰姿瑋質,紛葩豔逸。英華內照,景流外越。

說文解字

【卷二】【走部】越
度也。從走戉聲。王伐切
〖注〗、,古文越。

說文解字注

(越) 度也。與辵部字音義同。周頌。對越在夭。箋雲。越、於也。此假借越為粵也。尙書有越無粵。大誥、文矦之命越字魏三體石經作粵約說文引粵三日丁亥。今召誥作越三日丁巳。從走。戉聲。王伐切。十五部。

詳細釋義


yuè
【動】
(形聲。從走,從戉(yuè),戉亦聲。“戉”本指戰斧,這裡指“歲”,即木星。“走”與“戉”聯合起來表示“木星起步(的地方)”。本義:木星起步的地方(即今錢塘江下游兩岸地區)。引申義:經過,越過。說明:“歲”字繁體含有“戉”。)
同本義〖passover;cross〗
越,度也。——《說文》
越,渡也。——《廣雅》
越十七扼。——《呂氏春秋·長攻》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崖可越焉?——《楚辭·天問》
越天都之脅。——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越朕嗣服,起自田間。——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
予越其右。
越長城之限。——清·姚鼐《登泰山記》
越中嶺。
又如:越位;越度(跨越);越絕(越過,度過);越陌度阡(穿過田間小路);越冬(過冬)
超越,躍過〖getover;jumpover〗
戒勿越。——《禮記·曲禮》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並胡嵩。——《武王伐紂平話》
又如:越牆而逃;越級升遷;越先(超過,超越)
超過;超出〖exceed;overstep〗
越職逾法,以取名譽。——《漢書·宣帝紀》
必使為善者不越月逾時而得其賞。——柳宗元《斷刑論下》
又如:越禮(不守禮規;超越禮儀範圍);越次(越出位次;越出序列);越職;越分(超過本分);越俎(比喻逾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越規(超越規範)
傳播,宣揚〖propagate〗
使越於諸侯。——《國語·晉語》
失徠墜;墜落〖fall〗
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書·盤庚中》
飄散;散失〖disperse〗。如:越香(散發的香氣);越氣(猶清香);越裂(散失;消散)
劫奪,搶劫〖rob〗
殺越人於貨,暋不畏死。——《書·康誥》
又如:越貨(搶劫財物)
經過〖attain;reach;comeupto〗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書·召誥》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越一歲,用廷推起(袁可立)兵部右侍郎。——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yuè
【副】
愈…愈…〖themore…themore…〗。如:越盤水執迷不悟執迷不悟,越陷越扶越醉越攙越醉(越扶越醉。酒醉的人若有人攙扶,醉意會更濃。比喻乘有人幫忙或勸說時,越發胡作非為);跳得越高,摔得越慘;真理越辯越明
愈加〖moreandmore〗。如:越性(更加);越寂寂(十分寂靜);越法(更加)
【助】
越,於也。於也。——《廣韻》
越至於今。——《書·微子》
越其罔有黍稷。——《書·盤庚上》
越茲麗刑。——《書·呂刑》
越國
越國
越Yuè
【名】
古國部落名。也稱“於越”〖Yuestate〗,姒姓,相傳始祖為夏少康庶子無佘。封於會稽。春秋末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終滅吳稱要霸,戰國時為楚滅
越人語天姥。——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南撫夷越。——《三國志·諸葛亮傳》
吳越為一體。——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古時江浙粵閩桂越南之地越部落所居,謂之百越。越與“粵”通,百越亦作百粵
地域的代稱〖areaname〗
指廣東、廣西、越南地區,也作中國南方的泛稱
為越之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越蜀吠怪。
又如:越鳥南棲(南方的鳥飛到北方,也會棲歇在南邊的樹枝上。比喻思想之情)
指浙江省或該省東部地區,也專指紹興一帶。如:越劇(即紹興一帶的劇種)
越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越

書法欣賞

越

書寫演示

越

音韻彙集


字形韻書聲調韻目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次濁王伐切/戶括切ɣjuɐt
全濁戶括切/音粵ɣuɑt
集韻王伐切
戶括切
韻略王伐切
戶括切
增韻王月切
戶括切
中原入去車遮全清iuɛ
中州入作去聲車遮魚夜切
洪武全濁戶括切ɣuot
次濁魚厥切ŋiet

對應英文


動詞
get over;jump over;exceed;overstep
名詞
Yue, 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a surname

常見片語


越冬
〖livethroughthewinter〗指動植物、昆蟲、病菌度過冬季
越冬作物
〖wintercrop〗秋季播種,幼苗經過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農作物,如冬小麥。也叫“過冬作物”
越發
〖allthemore;evenmore〗更加
過了清明,天氣越發暖和了
〖themore…themore〗∶越…越…
聽眾越多,他們講得越髮帶勁
越分
yuèfèn
〖exceedacertainlimit〗超過本分
庶民不敢越分
越軌
〖exceedthebounds;transgress〗超越規範
越軌行為
越過
〖cross;surmount;negotiate〗經過或超過〖某事〗;渡過;跨過
越過山峰,我們發現腳下是個大峽谷

相關名言


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厲害,發出的光就越燦爛。——馬克思
用他人的標準解釋我們的現實,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陌生、越來越拘束、越來越孤獨。——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計算機在數學研究中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藉助計算機解決數學問題將激勵人們去尋求更好、更簡單的方法,也加深人們對數學本質特徵的認識,還推動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的發展。——周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