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夷方
詞語
新中國建立前,鎮南人“走夷方”是出了名的,多數人在莊稼收后,就結伴外出“走夷方”,多到今西雙版納、思茅、德宏,乃至緬甸、泰國。有的做生意,買賣出貨、各種日用百貨。他們採購的日用百貨,多為英國產品。因為,當時的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以至有的人把到緬甸,說成是到英國。人們把當時從“夷方”買來的日用百貨,都稱為“洋貨”,如洋火(火柴)、洋刀、洋鏟、洋斧、洋電(手電筒)等。
目錄
據史料記載和南華民間傳說,新中國建立前,南華(當時稱“鎮南”)因貧窮而到中緬邊境一帶,乃至緬甸打工者,不計其數。許多打工者,有去無回,或染疫癘、瘴氣而亡,或被土匪搶劫而被打死,以至南華民間有“只見奶奶墳,不見爺爺冢”的說法。
據說,阿明的外公就是趕馬人,幫人做生意,自己也做點生意,在一次出門做生意的途中,遭遇土匪搶劫,被土匪的亂槍打死在路邊。有一位認識阿明外公的過路人,見到外公的屍體,草草在路旁埋葬了事。埋葬的地點在景谷縣內。當然,由於阿明的外婆領著阿明的母親們三姊妹過日子,沒有能力去尋找,只好順其自然啦!迄今,每當說起外公的遭遇,阿明的母親都會很傷心的,小小年紀就失去父親,使得母親很小就得自立,不但沒有享受到父愛,還跟著外婆吃盡許多苦頭。
說起“走夷方”,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會訴說一段悲慘的故事。
“解板”活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沖對式”,兩人為一組,把原木的一端放在架子上,另一端放在地上,一人站在原木上拉鋸,另一人站在原木下拉鋸。兩人配合,一拉一送,“解”(即鋸)至“桐子”(原木經過初步修整,如去枝、去皮、切成段,一般以2公尺或根據需要的尺寸截段,可以用來“解板”的原木段)的居中部位時,把“桐子”挑頭,又從另一端開始“解”,直到把“桐子”解鋸成一定厚度的木板或方料。
另一種叫“平解”,即把“桐子”放在“木馬”(一種用來固定和擱放木料的簡易木架子)上,兩人站在“桐子”兩側,各執鋸子的一端,鋸子放平懸在“桐子”的一頭,按照一定的尺寸,相互配合,一拉一送地用力,邊鋸邊向左或右移動,當鋸至“桐子”的另一端時,這一條線就“解”完,“桐子”也就被剖為兩半。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的線“解”完,這個“桐子”就變成木板或方料啦。一般來說,一個壯勞力,一天能解成木板或方料5~6尺(2公尺長,5~6尺寬,以小頭一端計量),與現代的機械生產,簡直不能相比。由於“解板”要憑力氣,不用過多的技巧,短時就能學會。而“夷方”都是木料富集之地,以至鎮南的“解板匠”大有用武之地。
在新中國建立之初,鎮南的“解板匠”都還有不少人到西雙版納、思茅、德宏等地“出門”(外出打工)做“解板”活。以至改革開放初期,南華的一些老“解板匠”還相邀到西雙版納、思茅、德宏等地“出門”。可惜時過境遷,已經沒有人再雇“解板匠”了。阿明的一位大伯,就是領著兒子和部分同鄉去走了些時日,因沒有找到“活”做而灰溜溜地回了家的。
改革開放后的今天,政府把勞務輸出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每年都組織縣內剩餘勞力,輸出到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去務工。有的還被輸送到國外,如模里西斯等。
如果說今天南華人的勞務輸出,繼續和過去的“走夷方”相比的話,如今輸出的不再是只會出力氣的壯工啦,而是像縫衣工等類的技術工。許多南華人,在昆明、深圳,乃至北京、上海等地經商、開飯館,有的做了大老闆。在省城昆明的官上一帶,就有許多南華人開辦的飯館,生意興隆著呢!
南華,這個昔日出“解板匠”聞名的“窮州”,這個流傳著“男走夷方,女多居孀。生還發疫,死棄道旁”等歌謠的地方,已難覓“解板匠”啦!代之而起的是靠技術輸出,是靠調整產業結構和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起來的農村經濟,過上幸福生活的。南華再也沒有“只見奶奶墳,不見爺爺冢”的凄涼遭遇了。
新時代的南華,正以蓬勃的生機,小康的生活邁向新的目標。“走夷方”聞名的南華,正以“九府通衢”的優勢,向更高更好的發展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