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志士

漢語成語

仁人志士,漢語成語,拼音是rén rén zhì shì,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出自《論語·衛靈公》。

成語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
示例
大批仁人志士,滿腔悲憤,萬種辛酸,想有所為而不能為,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問仁德忠義與生命發生衝突怎麼辦?孔子說:“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子貢問怎樣培養仁德,孔子回答必須從上面作起,帶動百姓效仿。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成語釋義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