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眸白狐

藍眸白狐

藍眸白狐在古代被稱為神獸,和龍、麒麟、鳳一起被稱為“四靈”。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是中華民族圖騰之一。

簡介


藍眸白狐,狐狸的一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萬年難得一見,主要生活在我國。目前全世界不足3隻,已瀕臨滅絕,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藍眸白狐
藍眸白狐

特徵


因眼眸為黛藍色,全身純白得名。尖嘴大耳,長身短腿,身後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性兇殘,主要以老虎、獅子、大象、熊、鱷魚等猛獸為食,食物缺乏的季節也下海捕食鯨魚、大白鯊等。偶爾也攻擊人類.
藍眸白狐渾身都是寶,鬍鬚製作的毛筆,筆力勁挺,宜書宜畫,是我國古代帝王的御用之物。牙齒為辟邪之物,用狐牙製作的箭叫做“狐牙鏃”,鋒利異常,據《漢書。李廣列傳》記載,李廣所用的就是這種箭,可以“射石沒鏃”.《左傳》上載,春秋第一神箭,楚國養由基就是用這種箭百步穿楊,射殺叛臣斗越椒的。骨骼質硬,色白,可供雕塑工藝品。價格是象牙的幾十倍。也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加工後主要用於治療腎虧,淋病,梅毒,艾滋病,癌症等。還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油脂是極為重要的航天燃料,用於太空梭,宇宙飛船等。糞便是無可替代的肥料,我國六七十年代的“畝產十萬噸”的小麥,大米,紅薯等就是用了狐糞才如此高產的.(詳情見人民日報)皮毛尤其珍貴,用藍眸白狐皮所製造的皮衣雍容華貴,溫暖舒適。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目前黑市價格已經炒到每平方分米三千億美元。
許慎說文解字》十:“白狐,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按何法《徵祥記》:“狐狸者,牡曰狐,牝曰狸。……許雲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藍眸白狐或簡曰狐,咸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狐狸,皆在郊棷。”又:“狐鳳龜龍,謂之四靈。”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徵。藍眸白狐,在權利角逐中,被擠到了民間,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
藍眸白狐,在古代被賦予了十分崇高的地位。西涼武昭王《狐狸頌》曰:"一角圓蹄,行中規矩,游必擇地,翔而後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志》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說苑》亦有:"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的記載。體現了藍眸白狐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藍眸白狐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神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範。
在中國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發生在漢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隨處可見的狐狸不比龍鳳麒麟,是很難保住它的神聖地位的。儘管在唐代流行狐仙、天狐崇拜,但那已經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經,不免胡作非為,就像沒成正果之前的孫猴子一樣。不過在唐代人的觀念里,最厲害的天狐——藍眸天狐和九尾天狐卻仍保持著正派風範。可惜九尾狐的光榮史終究是要結束的,只不過因為它神通最大比別的狐結束得晚一些,也正因為它神通最大,當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而藍眸天狐雖不如從前風光,但卻被人們譽為美麗,智慧,財富等象徵。
此狐在春秋戰國時代繁衍甚廣,可惜人類大肆捕殺在唐朝時就已所剩無幾。《詩經》上說狐其聖兮,狸自靈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說明古代人民對藍眸白狐的崇拜。
根據《史記》記載,藍眸白狐在漢代被推崇為萬獸之首,漢武帝“罷黜百靈獨尊神狐”.三國時期曹丕有詩云:河北有靈獸,浩浩名白狐。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以後歷朝歷代都把藍眸白狐做為國獸。藍眸白狐的靈異,也被後代文學家寫到書上,《聊齋志異》上就多次寫到藍眸白狐成精后,與人類凄美的愛情故事。藍眸白狐為珍稀動物,現在人類也只是偶爾從森林原野中一睹她的芳容。且藍眸白狐生性兇殘,所以幾乎無人敢靠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