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裂
漢語成語
四分五裂
拼音: sì fēn wǔ liè
解釋: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
出處: 《戰國策·魏策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是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
《戰國策·魏策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是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原指一個國家被瓜分,后泛指分散和不完整。公元前317年,秦以張儀為使者到達魏國,勸告魏襄王與秦連橫。他說,魏國地方不過千里,兵卒不過三十萬人,周圍又無險可守,並與楚、韓、趙、齊等強國為鄰。如果南連楚國而不與齊國結盟,則齊將攻其東;如果東聯齊國而不與趙國結盟,則趙將攻其北;如果不與韓國和好,則韓將攻其西;如果不親近楚國,又要被楚攻其南。如果這樣,魏國將被瓜分肢解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為貴國考慮,不如西向事秦,與秦結盟,則楚、韓必不敢動,您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土崩瓦解、七零八碎、豆剖瓜分、萬眾一心、分崩離析、瓜剖豆分、一盤散沙、同床異夢、支離破碎、瓜分鼎峙。
精誠團結、百川歸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百川朝海、團結一致、完好無損、戮力同心、一統天下。
聯合式;作謂語、補語;用於政治等。
示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一時魚奔鳥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亂殺一回。殺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孫中山《中國前途問題》:“如果革命家自己相爭,四分五裂,豈不是自亡其國!”
嚴復《論世變之亟》:“故其端起於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禍可至於亡國滅種,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disun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