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寶金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

花寶金,男,1964年4月出生,漢族,畢業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后,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副所長,中醫內科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肺癌、消化系統腫瘤等疾病進行重點診治。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99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9年至今,工作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花寶金髮表講話
花寶金髮表講話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副所長,中醫內科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目前已培養博士后3名,博士生2名,碩士研究生8名,在讀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4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肺癌、消化系統腫瘤等疾病進行重點診治。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藥防治腫瘤的研究,善於對早期癌瘤術後防止複發轉移、中醫藥配合腫瘤術後放化療減毒增效、晚期腫瘤患者惡液質、癌性疼痛、胸腹水、發熱等進行臨床研究。
學術思想
花院長認為,在中醫對於腫瘤的認識上,尤其重視脾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生理方面:從中醫“四時五臟陰陽”和“藏氣法時論”的角度來看,在方位上脾屬土而居中央,從四時而言脾屬長夏,從五臟而言脾主濕屬中央。因此脾胃屬於中央的位置。另外,《內經》認為“胃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臟腑經絡之根。”“五臟六腑皆秉氣於胃。”說明五臟之功能活動,以及所藏之精氣血津液髓等皆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作為物質基礎,脾胃之氣是五臟精微物質的來源和根本,既可補充五臟精氣,又能充養臟腑。
花寶金照片
花寶金照片
(2)病理方面:目前多認為腫瘤的發生基於“內虛”,如《醫宗必讀》所述“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由於虛的存在,六邪及癌毒乘虛而入,導致機體臟腑氣血陰陽失調,出現氣滯血瘀、痰濕結聚、熱毒內蘊等病理變化,日久而成積塊。因此,正氣內虛是腫瘤的發病基礎;而在“內虛”的諸多因素中,脾胃虛弱引起的氣虛血虧是重要的病理基礎。腫瘤患者在經過手術、放化療及中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療后,亦會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形成惡性循環。
(3)治療方面:李東垣認為“善治病者,惟在調理脾胃。”在腫瘤的治療上,脾胃屬土,有“運四旁”的作用。肺部疾病可以通過“培土生金”來達到治療目的,肝部疾病亦可依“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而從脾胃論治。如臨床對於肺癌咳嗽的論治,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得健運則水濕得化,痰飲水濕停聚減少而使咳嗽咳痰減輕。因此臨證大多以生黃芪、太子參、生白朮、茯苓健脾益氣,陳皮、半夏燥濕理氣,杏仁、款冬花、紫菀、前胡理氣止咳化痰,佐以炒三仙、雞內金健脾和胃消食。脾肺兩臟母子共調,療效頗佳。另外,除通過調補脾胃之氣以扶正培本及調理五臟之外,還可以增強其運化功能,以促進對藥物消化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因此,花院長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亦為腫瘤治療的核心,“得脾胃者得中央,得中央者得天下。
科研成果
1.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肺癌、結腸癌等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研究”。
2.參與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及部、院級科研課題10餘項。
科研項目
基於AMPK信號通路探究肺瘤平膏調控自噬重塑腫瘤微環境影響肺癌進展及化療耐葯的效應機制。
肺瘤平膏調控腫瘤微環境炎性網路防止肺癌轉移的機制研究。
整合素αvβ3靶向性人蔘皂苷Rg3納米微粒抑制肺癌血管新生及增殖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目前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的科研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整合素αⅤβ3靶向性人蔘皂甙Rg3納米微粒抑制肺癌血管新生及增殖的作用及機制研究”(30973839)2.國家十一五重大新葯創製科技重大專項“肺瘤平固體製劑的中藥新葯研發”(2010ZX09102-216)。

論文著作

先後出版學術專著6部,發表論文50餘篇。
主要論文
花寶金,杜亮,唐榮欣.平消膠囊用於腫瘤協同治療的臨床證據[J].中國循證醫學雜誌,2013(08).
花寶金,姚魁武.中醫藥學精英教育現狀與發展的思考[J].北京中醫藥,2009(06).
花寶金,鮑艷舉。半夏瀉心湯治腫瘤體悟[J].中醫雜誌,2007(01).
花寶金,王芳,侯煒。半夏瀉心湯化裁治療消化系統腫瘤54例[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6(02).
花寶金,馮利,朴炳奎。腫瘤的中醫藥多靶點治療[J].癌症進展,2004(06).
花寶金。中醫藥在惡性腫瘤綜合治療中的作用及發展趨勢[J].癌症進展,2003(01).
花寶金。中藥有效單體對腫瘤細胞誘導分化及凋亡的機制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07).
花寶金,朴炳奎.腫瘤虛症及扶正培本的現代免疫機制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1).
花寶金,侯煒,姚玉梅。復方仙酥膠囊對人胃癌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S1).
花寶金,侯煒,朴柄奎。復方仙酥膠囊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及其抑瘤作用的動態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0(05).
花寶金,朴炳奎。中藥誘生細胞因子水平與中晚期腫瘤患者治療及預后關係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0(11).
花寶金,朴炳奎。腫瘤虛證及扶正培本治療的現代免疫機制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0(03).
花寶金,王愛平,侯煒。復方仙酥膠囊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9(08).
花寶金,姚玉梅,彭原,王代君,孫可輝。痛痹沖劑治療痹證3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1997(02).
花寶金,李冀,徐榮,段富津.麻杏薏甘湯加味治療痹證20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學報,1990(03).
出版著作
先後出版《消化系統癌症的診斷與治療》等學術專著六部。

獲得榮譽


獲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院級科技成果獎6項。

社會活動


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參加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癌症基金會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