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Negrito)又稱矮黑人,是東南亞的半游牧民族。零星分佈於菲律賓的呂宋、內格羅斯、巴拉望和棉蘭老島、馬來半島的泰國馬來西亞兩國邊境地區和印度的安達曼群島,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類族群之一。他們和維達人、美拉尼西亞人等棕色人種同為東南亞與南亞地區最古老的居民。矮黑人和其他人種比較起來有最純的粒線體DNA基因庫,因此他們的粒線體DNA被拿來當做研究遺傳漂變的基礎。
安達曼人
安達曼人
尼格利陀人是東南亞和南亞的古老居民。名稱來源於西班牙文,意為小黑人。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類型。身材矮小,男子平均身高1.53米,女子高1.42米;膚色褐黑,頭髮略帶鬈曲。過去曾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及南亞地區。后受其他民族排擠,現僅存留於馬來半島泰、馬邊境的密林深處,菲律賓的呂宋、內格羅斯、巴拉望和棉蘭老島的偏僻山區,以及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和喀拉拉邦卡爾達蒙山區。包括塞芒人、阿埃塔人和安達曼人等支系。無統一語言,各支系有自己的語言或借用鄰族語言,並受鄰族文化影響。少數信仰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多數保持萬物有靈和巫術信仰,有巫師。多為一夫一妻制家庭。社會無階級,也無首領。多以狩獵採集為生,由40~60人組成群體,在一定的地域內活動。住所系用竹竿或樹枝搭成的簡陋窩棚,上面蓋以樹葉或獸皮。部分人轉向定居,從事刀耕火種農業,種植旱稻、玉米等;部分人從事捕魚。開始與鄰族發生以物易物的交換關係。
菲律賓眾島曾與大陸連接。這個時候,尼格利陀人已經生活在那裡,但他們的來歷尚未弄清。現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俾格米人有淵源關係,兩者是古代分佈在亞熱帶地區的同一集團;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俾格米人完全沒有關係,兩者只是由於適應熱帶狩獵生活,彼此巧合具有相似點而已。為了解開這個謎,日本學者於1976年到當地採集了350個尼格利陀人的血液標本進行了研究,企圖通過對血液中所包含的幾十種酶和血型的分析,探尋尼格利陀人的淵源。但結果只是使這個謎更加複雜了。因為這些研究人員在他們採集的血液標本中,一方面也找到了被認為是白人特徵的血型。這時候,科學的研究反而使人更迷惑了。
安達曼人(Andamanese),居住在印度的安達曼群島上,分為大安達曼人(Great Andamanese)、加洛瓦人(Jarawa)、翁奇人(Onge)和桑提內爾人(Sentinelese)四大民族。人口現已不足一千人。安達曼群島上的尼格利陀人與世隔絕,不與外界接觸。大部分安達曼人身高在1.5米以下,膚色暗黑。桑提內爾人的身高較特殊,男性平均身高在1.8米以上,不符合矮人的定義。
安達曼人的居住模式根據季節變換,季節乾燥時多由四個以上的家庭在海岸附近搭建茅草屋,並將茅草屋面向中央圍成圓圈狀。通常村落里的單身男子和新婚夫妻需與村人隔離,住在其他的茅草屋裡。當時間轉換至五月到九月時,安達曼人便從海岸遷移至內陸的森林裡居住。當雨季結束時,各個家庭便搬回各自所屬氏族的傳統草屋內,氏族的茅草屋由男人負責維護,可容納15~20個床位,並且定居於一地。除了氏族的茅草屋是固定不動外,其餘的房屋均為暫時性居留。氏族的茅草屋直徑約為5~7米,屋頂和圍牆均由編織品覆蓋,內部各個家庭的床位會圍繞成圓圈狀。
安達曼人在婚姻上實行一夫一妻制,繼承製度上採取雙系繼承製,主要從母系的世系群繼承權利和義務,工具和獨木舟等物品則從父系的世系群繼承。在安達曼人的家庭中,由小孩母系的親戚負責照顧小孩早期的生活。一旦男孩準備好開始家庭生產的工作后,便由父親及父系的親戚接受男孩的教育和訓練的責任。女孩在第一次月經后則更親近母系的親戚。男孩和女孩均會在陪伴長輩進行打獵和採集時,學習有關森林的相關知識,並透過製作小型的玩具獨木舟、弓箭和網子,學習生存必備的技巧。
安達曼人主要以季節性轉換的打獵和採集為生。漁獵為安達曼人常年進行的活動,通常在低潮時至水深及膝處使用弓箭捕魚,偶爾會使用繩子和鉤子,並手拿漁網捕捉魚、溪邊的螃蟹和貝類。對於安達曼人而言,漁獵是重要的文化之一,在不同的方言中,“食物”和“魚”為同一個單字。通常北邊的部落會使用大的網子捕捉海龜,而南方的部落則不同,翁奇人多乘獨木舟並用魚叉來獵海龜和儒艮。安達曼人在森林時則以弓和可分離式的箭頭來獵野豬,採集活動同樣為安達曼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烏龜蛋、蜂蜜、洋芋、波羅蜜、無患子和野莓。
塞芒人(Semang),分佈於泰國與馬來西亞邊境的沼澤地帶。人口在4000人左右。男性平均身高153厘米,女性身高142厘米,膚色為深棕色。
塞芒人一直過著遊獵和採集的生活,狩獵工具只有弓箭。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有部分居民轉向刀耕火種農業。通常一個遊獵集團就是一個大家庭,包括祖孫三代,每個遊獵集團有固定的活動區域。每個遊獵集團整體是個經濟單位,每一對夫妻沒有單獨的個人財產。塞芒人實行一夫一妻制,男性18歲左右結婚,女性稍早。
阿埃塔人過去以採集和狩獵為生,自十九世紀末葉起部分轉向刀耕火種農業,過上半定居的生活,並開始養殖雞和豬等家畜。阿埃塔人以大家族為單位活動,一般二三十人生活在一起,在一定區域內活動。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多妻的家庭,部分部族尚存在集團婚姻的殘留:一個女人是一個男人的主要妻子,還可是另一個男人的第二個妻子。一個男人是一個女人的主要丈夫,同時是另一個女人的第二個丈夫。孩子算作兩個丈夫的後代。男女青年在婚前享有性自由,但婚後必須忠於配偶。通常是男青年的父親為兒子找對象,結婚的彩禮是象徵性的。婚後,年輕夫婦可加入男方家庭,也可加入女方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