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調節

種群調節

所謂種群調節(regulation)就是指種群自身及其所處環境對種群數量的影響,使種群數量表現有一定的動態變化和穩定性。包括中內調節,中間牽著和無機環境影響三方面內容。

種內調節


種群數量過剩對任何種群自身都是不利的。種群密度越大,個體間的競爭就越激烈,甚至出現相互殘殺和成體食幼等現象。對於某些種來說,種內調節的結果可能產生一些優勢個體,優勢者能抑制其它個體,使之不產卵、不受精、不能生殖,許多社會性昆蟲就屬於這種類型的自我調節。

調節機制內容

其一是行為調節,即指種內個體間通過行為相容與否來調節種群的數量動態,如根據環境的空間和資源情況而進行的個體生殖功能的調節、動物的社群行為、高大植物個體影響矮小植物個體的生長而出現的疏林現象等;
其二是生理調節,即指種內個體間生理功能的差異,如社會性昆蟲的大多數雌的生殖功能受抑制,以及競爭中的強勝劣汰等;
其三是遺傳調節,即指種群數量通過自然選擇壓力和遺傳組成的改變而加以調節,通常遺傳基礎較差的個體由於不適應環境而被淘汰。

種間牽制


任何種群都不是單獨存在的,總是在與其它物種的相互作用和聯繫中而存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變動也不是獨立的,而是受其它物種的影響和調節,如捕食、寄生、種間競爭等種間相互關係。
種群調節
種群調節
種間牽制最典型的是捕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獵物高峰期稍後就會出現捕食者的高峰期,大量的捕食者將使獵物種群密度急劇下降。利用這一特點,在防治有害生物時,採用人工繁殖天敵的方法,可望使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危害農業動植物的某些病原菌和寄生物有隨著危害對象的密度增加而增多的趨勢,對於這類有害生物的防治,採用降低危害對象種群密度和清除感染個體的方法,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如林木的混種、作物的間作,總密度不降低,而混種、間作的每一種群的密度可大大降低。

無機環境影響


各種氣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分條件、無機營養物及污染物等非生物因子對種群數量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例如,在污染的水域中,大部分生物的種群密度都有隨污染物濃度升高而下降的趨勢。種群調節實質上是通過影響種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實現的,任何種群都存在有自身及其所處環境的調節和制約作用。一般來說,生態系統越複雜,調節機制就越多,越有利於種群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