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游小園
南宋王淇創作詩詞
《春暮游小園》是南宋詩人王淇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梅花、海棠、荼蘼開落的先後次序,以至於到百花凋殘,天棘出牆來表現從暮春到初夏的更替,暗含詩人留連歲月、感嘆年華易逝的感傷情緒。這首詩用平易淺近的語言、擬人化的手法細膩地表現出平淡無奇的生活景觀富有美感詩意。
春暮游小園
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⑴一叢:自從。褪殘妝:指梅花凋謝。
⑵荼蘼(tú mí):又名佛見笑、百宜枝等,屬薔薇科,初夏開花,花期較晚。花事了:指春天的花都開完了。
⑶天棘:即天門冬。其苗蔓生,葉細如青絲,好纏竹木上。莓:當即山莓、薔薇莓一類小灌木。
自從梅花姑娘洗掉臉上的最後一抹粉紅殘妝,海棠醒來開始把紅粉塗抹在臉上。
荼蘼花開了春天的花事就完結,這時會有絲絲縷縷的天棘爬過那長滿苔蘚的牆。
宋代至少有兩個王淇,其一為北宋人,另一個王淇為南宋人,字菉猗。謝枋得集中有《代王菉猗女薦父青詞》一篇,此王淇“與謝枋得有交”。謝枋得曾輯《千家詩》,這篇入選《千家詩》的《春暮游小園》可能是南宋王淇的作品。
花開花落,春秋代序。真正能賞玩自然美的人,可以春觀鮮花,夏看濃蔭,秋聽風雨,冬賞臘梅,時時處處都是賞心悅目之事。此詩作者就是這樣一位會賞玩的人,這首詩就是賞玩的產物。
“一從梅粉褪殘妝”,“褪殘妝”,以人喻花,寫梅花殘敗凋落。梅花出在冬末早春,為報春之花,一個“殘”字,暗示冬去春來。“塗抹新紅上海棠”,是說梅花謝后,海棠花已經綻放,大自然把寒梅鮮紅的顏色又塗抹到海棠花上去了。蘇軾有海棠詩說:“東風裊裊泛祟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對海棠無意施粉傳香,卻寫出了海棠的精神。王淇用“塗抹新紅”四宇同樣寫出了海棠的精神和自己惜花憐色,願名花永存的美好願望。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等到荼蘼花兒開罷,春天就結束了。春去夏來,取代百花的是肥壯茂密的荊棘,一叢叢,一絲絲,爬上了長滿苔蘚的院牆。花的交替更迭,構成色彩上由紅變白轉綠,象徵著歲月的流逝,季節的變化,而詩人留戀歲月、感嘆年華易逝的感傷情緒也隱隱體現出來了。
宋人絕句中,描寫風花雪月,山水田園,吟情詠性,留連光景的詩作不少,此詩以梅花、海棠、荼蘼開落的先後次序,以到百花凋殘,天棘出牆來表現從暮春到初夏的更替,又別具一格。詩人把日常看來平淡無奇的生活景觀,用平易淺近的語言,擬人化的手法,細膩地表現出來。有美感,有詩意,反映了詩人“隨物以婉轉”盛於心而徘徊的心跡(《文心雕龍》語)。
清·王相《新校千家詩》:此言春事將闌也。梅花零落,則粉褪妝殘矣。而新紅艷麗,又發於海棠枝上。及夫荼蘼開后,一春之花事已終。惟有絲絲之天棘蔓生而出於莓牆之上而已。
王淇(生卒年不詳),字菉猗,與南宋末年謝枋得交往甚厚。《全宋詩》錄其詩僅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