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豬堅強的結果 展開

豬堅強

汶川地震活下來的豬

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大肥豬,汶川大地震后被埋廢墟下36天,2008年6月17日被成都軍區空軍某飛行學院戰士刨出來時,還堅強地活著。

許多市民、網友呼籲,不要把這頭豬變成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並為其取名“豬堅強”。“堅強兄”將會在博物館快樂度過餘生。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3008元將這頭豬買下來,並給他取了小名“36娃兒”,大名“豬堅強”、“堅強兄”將會在博物館快樂度過餘生。樊建川打算將它一直養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館還捐了1萬元資助主人家恢復生產生活。

2019年4月10日,12歲的汶川地震“豬堅強”在專職飼養員照料下,在四川建川博物館內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汶川地震近11年過去,“豬堅強”健康狀況仍然良好,其12歲的年齡相當於人類80歲高齡。

2020年1月,13歲高齡的豬堅強從舊宅搬入新家,一棟50平方米的“豪宅”。遊客都希望它能再堅強一些,多活幾年。3月12日,“豬堅強”已無法站立。4月,“豬堅強”滿14歲。

2021年6月16日晚10點50分,豬堅強因年老衰竭往生。

物種簡介


生存奇迹

2013年6月5日13:40左右,在震區寶興縣雪山村,施工人員竟從廢墟中挖出兩隻倖存的豬,此時已是震后第45天!但它們的身材瘦成了豬中的“大師兄”了。
豬堅強
豬堅強
彭州市龍門山鎮畜牧獸醫站獸醫潘邦貴,做了10多年獸醫。“真不敢相信,因為不管豬有多肥,不吃不喝5天以上,就會有生命危險。”前日,潘邦貴來到萬興明家為這頭豬體檢。
檢查發現,豬的體質虛弱,需要補充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元素。潘邦貴注意到,豬的腳已經有點跛了,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可能會導致畸形。他提醒豬的主人,不能讓豬暴飲暴食,要少吃多餐,逐漸恢復。
察看現場后,潘邦貴對這頭豬為何能在廢墟下存活36天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

分析1

神奇的半米空間
豬堅強
豬堅強
豬圈垮塌后,閣樓的木板砸下來,但在離地半米高的地方,被沒有倒的磚牆支撐著。潘邦貴估計當時豬可能在地上趴著或躺著,所以它沒有明顯外傷。而身長超過1米的豬,被壓在了半米高的空間。“這半米空間很幸運地保護了它。它在地上趴著,不能走來走去,就沒有消耗太多能量,否則可能早就死了。”

分析2

木炭充饑
平常吃食的豬槽,震后一直被磚塊掩埋著。豬沒有食物。豬閣樓上堆放的木炭撒落一地。從它拉出了炭球以及被救后仍然在吃木炭這一現象可以推斷,這頭豬在飢餓時吃了不少木炭。木炭沒有毒,也沒什麼營養,但是可以充饑。在沒有一粒米可以吃的情況下,吃木炭減輕了它的飢餓感,讓它不至於被飢餓擊倒。

分析3

胖子果然經得住熬
震前這頭豬重近150公斤,可以說是豬中胖子。都說胖子經得住熬,豬的體重從近150公斤變成了現在可憐的50多公斤,它在消耗自身的能量維持生命啊!

分析4

震後幾場救命雨
萬興明家在半山腰,山泉就從房子旁邊流過。震后當地下了幾場大雨,潘邦貴推測有雨水滲進豬圈,所以豬沒有被渴死。

分析5

堅強的豬豬
這頭豬前後體重相差竟約100公斤,瘦身竟達2/3,這些數據非常驚人。“豬也不想死,豬也有對生的渴望,或許這種渴望讓它完成了一次難以想象的自我超越。”潘邦貴認為它的“求生意志”而驚訝。平常,這頭豬一天吃的水和糧草,就有三、四公斤。很難想象這36天,它是怎樣熬過的。
綜合這5個方面的因素,這頭豬終於在廢墟下堅持了36天,直到2008年6月17日被救出。
豬堅強近照
豬堅強近照
網友被堅強的豬感動,網友評選08感動中國十大動物——豬堅強奪冠 廢墟下存活36天的豬,其命運引起許多市民和網友的關心。
很多網友為這頭堅強的豬而感動,呼籲留住它的性命。廣州的網友說:“這樣堅強富有生命力的豬,讓它自然終老吧。”昆明的網友表示:“別殺它吧,如有需要,我出錢認養它。”陝西的網友說:“豬界的英雄!這頭豬應該留著,好好養起來。”
豬的主人萬興明回憶說,那天把豬救出來的時候,怕它突然見光不適,又用木板蓋住。後來女主人給它餵食,他們看到它“流下兩行眼淚水”。萬興明和老伴認為它好像通人性,很感動,捨不得殺,但他沒能力把豬養下去。
08感動中國十大動物堅強豬的頒獎詞:八戒,為師對不住你,沒想到你比悟空還能承壓。你生動地詮釋了“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並成為中國企業家們渡過經濟寒冬時,爭先恐後高舉的一面旗幟。

創作歌曲

豬堅強之歌歌詞
我說我的名字叫堅強
堅強的夢
堅強的愛
堅強地歌唱
在地動山搖的時刻
我以生命展示著頑強
活著啊活著
活著就有希望
哪怕廢墟掩埋
我也頑強地爬向光亮
雖然我是一隻小豬
也有弱者的堅強
也有弱者的希望
啊希望
我說我的名字叫堅強
堅強地活
堅強地走
堅強地向上
在平平淡淡的歲月
我以生命支撐著理想
前進啊前進
理想就在遠方
哪怕吃著粗糧
我也保持著高貴的夢想
雖然我是一隻小豬
也有小豬的尊嚴
小豬的理想
啊理想

春晚

“豬堅強”的春晚
2009年01月21日晚7點半,成都勞動人民文化宮夢想劇場門口“大腕”雲集,入口處擠滿了手持門票的“影迷”。原來,這裡正在進行由成都草根劇組主辦的2009“豬堅強”草根春晚暨草根電影《正點5:34》全球首映禮。晚會導演KOKO一邊招呼著“明星”嘉賓和觀眾,一邊得意地說:“全國有好幾個民間版本的春晚,我們成都是最早開幕的!”
走綠地毯,還要簽大名
雖說是民間春晚,但從入場式到正式演出,每一步都頗有明星“范兒”。從文化宮二樓電梯口到劇場大門,參與演出的演員和劇組邀請的嘉賓都要從一張翠綠的地毯走過。“其他的都是走紅地毯,草根們肯定要別出心裁嘛。”KOKO說,這綠地毯一來是顯示草根們的與眾不同,二來正好體現了他們“草根”的特質,“翠綠翠綠的一片,就是小草們生機勃勃的樣子。”
綠地毯的盡頭有一面“簽名牆”,只見演員和嘉賓在劇組工作人員的組織下,男女搭配,一對對依次入場。“後面這組稍微等一會兒,前面簽完名了再走!”草根志願者喉嚨已經有些沙啞,但眼見“簽名牆”邊簽完大名對著無數攝像機、照相機擺著各種POSE的草根演員們,依然滿臉喜悅。
門票緊俏,要看需“加凳”
包括演員在內的好幾百人之所以能有序入場,還少不了“人肉立柱”和文化宮義務勞動的安保人員,前者站在綠地毯兩邊,手舉綠色緞帶,負責將入場區域人工隔離出來,後者則負責挨個兒驗票。沒有門票的市民還沒辦法進場,因為演出門票都不出售,而是通過網路贈送和草根的粉絲們主動索取的,只能對號入座,而實在想進場觀看的,要等座位坐滿,再由工作人員去別的地方“加凳”。

帶獎牌

豬堅強"領"金牌
“豬堅強”春晚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節目組在周五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排練。用一句最近很火的話來說,那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欠的只有主角豬堅強的出場了。昨(17)日,草根劇組的18名成員踏上了去建川博物館的旅程,為的就是給豬堅強拍攝晚會播放的“出場”視頻,並代表全國網民為它頒出感動全國十大動物金獎。
昨日上午10點,劇組的18名成員抵達建川博物館,眾人直奔目的地——豬堅強的“豪宅”。
豬堅強領獎照片
豬堅強領獎照片
豬堅強就“住”在一個農家院落的房間里,悄悄地推開門,只見這隻“名豬”還在牆角里安靜地“打瞌睡”。在和它稍稍認識了一番后,現場進入到了隆重的頒獎儀式。“豬堅強,我現在代表全國的網友給你頒發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動物冠軍獎。”總導演KOKO代表全國網友向豬堅強授予了金牌,並將金牌戴在了豬堅強的脖子上。沒想到,一直落落大方的豬堅強,此刻對著眾多鏡頭,竟也顯得有點害羞了起來。
除了頒獎,此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拍攝於21日進行網路直播“豬堅強”春晚視頻——讓“豬堅強”衝破“金融危機”的字樣。沒想到,它不僅大破了“金融危機”,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暴走”著衝出了庭院,讓大家追都追不上。

兩周歲

迎來新生兩周年慶
養了幾十年肥豬,“豬堅強”是萬興明夫婦最忘不了的一頭。和別人說起“豬堅強”時,木訥的萬興明有些興奮:“當時發現它還活著,簡直不可思議,那麼多天了,大家都說是奇迹。”當初送走“豬堅強”時,萬興明還哭了。但是一年多來,他也沒有去看它。“我們還是想去看它。但是活路忙,我又不識字,找不到路。”劉大會說。他們曾兩次去建川博物館看“豬堅強”。第一次是在“豬堅強”入住建川博物館後幾天,被媒體接去的。萬興明說:“它看上去精神好了很多,有人照顧,安逸得很!”清明節前,老兩口再次被媒體接到建川博物館看“豬堅強”,“它好像還認得我們,看我們來了,還過來一個勁兒蹭,嗅啊嗅的。”
救它者驚呼:“長肥了!”
17日,建川博物館為“豬堅強”辦了新生兩周年慶典。“豬堅強”穿上了新衣服,引來眾多遊客圍觀。第一次吃生日蛋糕,它胃口很好,3分鐘就吃完了。參與營救“豬堅強”的成都軍區空軍某飛行學院戰士見到白白胖胖的“豬堅強”時驚呼:“當時救出來時,它好瘦哦,現在這麼肥了!”

兩條腿

兩條腿“豬堅強”
在安徽亳州蒙城縣王集鄉石山村,農民葛新平家裡就飼養了一頭兩條腿的小豬,這頭小豬雖然生來就只有兩條前腿,但它卻可以“行走”。
農民葛新平是當地的養豬專業戶,據他介紹,這頭出生於今年7月份的小豬,由於在出生時就沒有後腿,平時只能依靠兩條前腿行走,就好像技巧運動“拿大頂”一樣,十分可愛,也吸引了鄉鄰們的“眼球”,並被當地群眾稱為“豬堅強”。
目前,在葛新平的精心飼養下,小豬已有30多公斤,考慮到它沒有後腿,前腿支撐力有限,葛新平還對它進行了單獨飼養,讓它快樂地生活。
在新蔡縣化庄鄉劉橋村,有一頭10個月大、上百斤重的豬,天生只有兩條前腿,每天僅憑兩條前腿倒立行走。當地村民稱它為“豬堅強”。昨日中午,記者在村民王希海家見到了這頭“明星豬”。
當時,“豬堅強”正躺在“單身豬舍”里呼呼睡大覺。“每天來看它的人一撥又一撥,它已經習以為常了。”王希海說:“只有用美食,才能‘請’動它。”
王希海說著,抓起兩把麥麩子放進塑料盆中,用開水攪拌后,用木棍敲著盆沿兒。聽到敲盆聲,“豬堅強”立馬坐了起來,用力把身子向上提了幾下,兩條前腿一用力,整個身體倒立了起來,挪動著兩條前腿,走向豬食盆(如圖)……
王希海對記者說,今年1月份,他家的母豬生下9隻豬崽,其中一隻豬崽只有兩條前腿,妻子認為是不祥之物,要將其丟棄,被他攔下。他想不管咋說,這也是條生命,讓它自生自滅吧。沒料到它的生命力非常頑強。
怪豬崽出生沒幾天,王希海提著它的尾巴,讓它用兩條前腿走路。沒料到小豬崽很配合,乖乖地行走。後來,他每天提著豬崽的尾巴讓它走一會兒,滿月時,它已經能嫻熟地倒立起身,靠兩條前腿支撐著走路了。
消息傳開,人們紛紛前來看稀奇,被小豬崽的頑強生命力所感動。一馬戲團的工作人員慕名前來高價購買小豬崽,被王希海婉言拒絕。王希海說:“它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生命不易,應該堅強活下去。掏再多的錢俺也不賣它。”
據駐馬店市畜牧局專家介紹,兩條腿的豬崽,是受精卵在母體里發育不正常所致,是一種常見的遺傳變異。其出生后能倒立行走,是豬崽生存本能和人為訓練的結果。
據廣智透露,“豬堅強”餓了36天而不死的確是個奇迹,但網上對博物館收養它、給它取名等等做法已頗有微辭,“那一陣救人都來不及,一頭豬不值得這樣小題大做!”金波從網上看到了不少類似言論,身邊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首口水歌,和他演唱大氣的、主旋律似的風格不一樣,也許唱出來效果會很怪。只是,金波從拿到曲譜哼了幾遍旋律,再看了歌詞,覺得曲風詼諧歡快,歌詞寫得憨態可掬十分傳神,漸漸欲罷不能。於是他又找到自己頗為欣賞的歌手廣智,最終決定攜手演唱這首歌曲。在朋友的一個錄音棚,兩人僅花了不到3個小時,就錄製完成。張雲騰又找到一個做動漫的80后朋友,對方日以繼夜趕工三天,終於拿出了這個長達3分多鐘的flash視頻。

生長繁殖


小“豬堅強”誕生
深圳華大基因惠州動物實驗基地的白色平房內,六隻活潑可愛的克隆“小豬堅強”近日誕生,目前,“小豬堅強”們健康狀況良好,華大基因採用先進的手工克隆技術使得年老且沒有生育能力的“豬堅強”的生命得以延續。深圳華大基因15日介紹,兩窩“小豬堅強”分別於8月31日、9月2日誕生,產仔共六隻。它們幾乎長得一模一樣,身體健壯,最大的出生體重達1.6kg,六隻小豬眉間都遺傳了供體“豬堅強”“爸爸”的黑色胎記。
“5·12”汶川地震后,“豬堅強”在被掩埋的極端環境里存活了36天,創造了汶川地震中的生命奇迹,象徵了汶川地震中的堅強精神。獲救后,“豬堅強”很快恢復了健康。但不幸的是,現年5歲的“豬堅強”地震后完全喪失了生育能力(此處應該不合實際,農村養豬都會在小豬滿月後閹割)。
為了延續“豬堅強”的優質遺傳基因,2011年2月16日,華大基因對“豬堅強”開展耐受性相關分子機制及健康檢查研究,獲取其耳組織帶回華大基因。科研人員將採集組織培養出成纖維細胞,並採用手工克隆技術將其體細胞進行胚胎克隆,在汶川地震3周年之日即2011年5月12日將克隆胚胎移植入兩頭健康的代孕母豬受體內。經過110天的體內胚胎髮育,代孕母豬於8月31日成功生產出“豬堅強”的複製個體“小豬堅強”。
動物克隆是一種通過核移植過程進行無性繁殖的技術。不經過有性生殖過程,而是通過核移植生產遺傳結構與細胞供體相同動物個體的技術,即一個細胞就能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動物個體。
此次克隆“豬堅強”是首次採用老齡豬體細胞克隆獲得成功的事例,也是華大基因手工克隆的一次技術突破,同時展現了華大基因在動物克隆領域走在了國際前沿的技術實力。此前,無論是傳統克隆還是手工克隆,所採用的體細胞主要是胎兒成纖維細胞,這是首次應用5歲老齡豬體細胞克隆獲得成功。
同時,據華大基因科研人員介紹,動物克隆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在於針對年老體衰且品質優良配種動物及珍惜瀕危動物進行克隆保育,因此攻克老齡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將為動物育種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據科研人員介紹,並非刻意安排於今年5月12日進行“豬堅強”的克隆胚胎移值,這完全是一種巧合,因為克隆胚胎需要在體外培養六天之後才能往代孕母體內進行手術移植。在準備將胚胎轉移至代孕母豬體內時才忽然想起當天是汶川地震的三周年祭日。三年前的5月12日“豬堅強”創造了生命的奇迹,三年後的同一天華大基因先進的克隆技術讓“豬堅強”再次創造生命的奇迹。
據了解,此次項目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深圳華大方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導完成,新希望集團與四川建川博物館參與合作。

主要品種


汶川地震中奇迹般存活了36天的“豬堅強”,它的後代變成寵物豬了!在2015年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及生物展上,來自華大基因的寵物豬格外受到歡迎。據悉,華大基因通過破壞細胞生長激素信號通道的方式,從“豬堅強”身上提取細胞克隆,經過兩代的繁殖后,形成了永遠只能長到30斤的迷你豬
它的祖宗“豬堅強”,曾在汶川廢墟下活36天。如今,8歲的豬堅強還活著。每天吃飯睡覺散步,可滋潤了。
迷你豬昨天正式亮相華大基因展台,現面向市場開始預訂,售價為1萬元/只,引來不少參觀市民圍觀和詢問表示有意願購買,但目前還未形成付款的正式訂單。
在汶川地震被埋36天後得救的一隻母豬,被冠以“豬堅強”之名。八年多過去了,豬堅強住在建川博物館,有專人伺候,每天準點遛彎,搭配保健食品,謹防三高,好好活下去。

保護現狀


豬堅強[汶川地震豬堅強]
豬堅強[汶川地震豬堅強]
2017年3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建川博物館,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36天後得救的一隻母豬,被冠以“豬堅強”之名。八年多過去了,豬堅強住在建川博物館提供的一室一廳里。“豬堅強”每天上下午都要出門溜達一圈,一般不理人,遊客愛和它互動。“豬堅強”的飼料和玉米由一家四川的企業常年提供,豬草則是照料它起居的龔國成老人每天去田地採摘的新鮮草料。“豬堅強”有專人伺候有保健醫生看病。雖然年紀漸大,腿腳不便,但每天工作人員都要陪它溜達兩次。
2018年9月,挺過汶川地震“豬堅強”再次火了——年初還因為太胖以及腿疾而站不起來的它,不僅站了起來,還恢復了散步。有網友拍下了“豬堅強”散步的視頻,直呼“太勵志”。
2019年,“豬堅強”已經12歲了,豬堅強已經有300多斤了。豬堅強生活在博物館里,飼養員王福清專門照顧它。最初“豬堅強”每天要吃七頓飯,為了補充營養還吃魚肝油。
精心照料下,“豬堅強”成長迅速,最胖的時候走路都走不動,體重壓得豬蹄都裂開了。於是王福清停止了給它喂飼料,改成了玉米、豆類和白菜蘿蔔這樣的“健康食品”,還督促它鍛煉,於是它的體重漸漸恢復正常了。
“豬堅強”生活很規律,吃飯、睡覺、散步。
每天下午3點多,王福清來給“豬堅強”喂吃的,一開門,本來還在睡覺的它瞬間就睜開了眼,緩緩站起來,跟在飼養員背後去吃東西。吃完,王福清給它洗個澡,就到了散步時間。
柵欄一打開,它不緊不慢地邁著步伐,沿著每天的路徑走著它自己玩夠了,就知道自己認路走回窩裡呢。
常常會有“粉絲”來探望它,甚至還有國外客人來“求合影”。它也越來越有明星范兒,淡定地接受人們的愛撫,還會在被拍的時候對著最大的一台照相機或者攝像機賣萌。
每年的5月12日,“豬堅強”的老主人萬興明就會來看望它,而“豬堅強”也會表現得很興奮。
平時“豬堅強”有一些小夥伴,比如流浪的小貓和小狗,但是沒有同類陪伴的它還是略顯孤單。
2020年1月16日下午,四川建川博物館為“豬堅強”舉辦了搬家儀式。12歲高齡的“豬堅強”在遊客的環繞中被飼養員從舊宅領入新家——“豬堅強之家”
2021年1月9日,四川大邑縣。這個寒冬,豬堅強已經不能自主站立,整日躺在稻草上蓋著棉被,烤著電暖器。照顧它6年的龔師傅介紹,下雪之後,豬堅強情況更糟了,希望它能過完這個春節,能挺到5月12日,活滿14歲。
2021年3月12日,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館內“豬堅強”整日躺在稻草上,瘦骨嶙峋。2021年4月,“豬堅強”將滿14歲,相當於人類一百歲左右。“豬堅強”現在已無法站立。
2021年4月,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存活下來的“豬堅強”將年滿14歲,如果按豬平均15歲的壽命計算,這隻“世界上最幸福的豬”即將迎來自己的“百歲生日”。
2021年5月1日上午,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發布微博稱,“豬堅強”的情況很糟了,已經一兩個月站不起來了,建川博物館:會考慮實施安樂死。
2021年5月10日,建川博物館聚落官方發聲,稱獸醫說豬堅強已入彌留,只在須臾。
2021年10月,建川博物館在豬堅強曾經居住的房間內設立一塊用其生前側面照片製作的立牌。

逝世信息


2021年6月16日晚10點50分,豬堅強因年老衰竭往生。遺體已被冰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