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清明糰子的結果 展開

清明糰子

江南地區常見的小吃

清明糰子又稱“艾饃饃”、“清明蒿子粑”,是江南地區常見的小吃,也是一種特色習俗美食,一般在寒食節食用,主要由糯米粉、粳米粉製作而成。

清明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簡介


清明糰子
清明糰子
清明糰子的製作技藝最為上乘的當屬浙江東部台州的黃岩地區和安徽南部宣城廣德縣,當地有寒食節食用艾蒿糰子的傳統,因為清明節也在食用,所以老百姓口口相傳為清明糰子。有上千年的歷史。黃岩地區當地的做法是:首先到田間地頭採摘一種叫“棉青”的野生植物,將其去根留嫩葉曬乾,曬乾後用機器打磨成綠色的粉狀面,該粉狀面俗稱“棉青粉”,接著將棉青粉跟大米粉一起混合,用山泉水和面將棉青粉和大米粉二者糅合到一起,作為糰子外皮使用。清明糰子所使用的餡料選用:“黃土嶺春筍”加後腿瘦肉加小蔥花加鹽、紹興黃酒、白糖、味精、醬油等作料攪拌均勻包入糰子中,糰子呈扁圓形,上籠屜蒸的時候在糰子下面放一片芥菜葉子,蒸熟即可食用。

食材明細


清明糰子
清明糰子
主料:糯米粉適量 粳米粉適量
配料:棉青粉、青蒿適量
輔料:紹興黃酒、鹽、味精、糖、醬油適量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餅皮材料
棉菜/艾草適量
糯米粉250g
粳米粉80g
一小勺
餡料
100g
鹹菜200g
香菇5朵
豆腐乾100g
豬肉200g
蝦皮30g
胡蘿蔔一根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棉菜洗凈焯水。沒有棉菜也可以用艾草或者菠菜代替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加入適量鹽然後放入料理機打成汁連渣一起倒出(這樣揉成的糯米團會有點鹹味,跟餡料吃起來會更平衡,當然你做甜的可以不加或者加一點糖。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糯米粉、粳米粉(兩者3:1)的比例混合,加入棉菜汁揉成團備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將餡切成丁備用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炒料就是平時炒菜一樣,放油然後先放難熟的材料再放容易熟的,放料酒、蝦皮、適量鹽調味盡量炒干水分即可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因為是糯米做的所以沒有麵粉那種可塑性強,你要先做一個小深碗,口小一些容易收攏,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把餡放進來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慢慢收口,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按壓成扁圓形放在柚子葉上一個就包好了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輔料--柚子葉,清洗乾淨墊在棉菜餅下面,既防粘做好又有柚子葉的清香味,不過可能比較難找到,你也可以用粽子葉或者油紙代替,在蒸棉菜的時候我已經聞到一股柚子葉特有的清香味了!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棉菜餅擺入蒸鍋,大火蒸10-15分鐘就可以了,來嘗一個是不是你記憶中的味道呢?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蒸熟后是這樣的 冷卻了會看起來更深一點 冷熱都很好吃哦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艾草500克
玉米澱粉100克
糯米450g
豆沙適量
肉鬆適量
鹹蛋黃8顆
沙拉醬適量
芝麻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簡單的把艾草處理一下,老梗爛葉不要,我這邊沒有的賣,我是萬能淘寶買的。這裡有一斤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防水下鍋煮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煮軟了➕一小勺小蘇打,再煮一下下就行了。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倒在冷水裡多清洗幾遍。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洗好加點水放在料理機里打成汁。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打的越細越好。沒有料理機可以慢慢剁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主角上場。趁著艾草汁熱趕緊和面。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非常好揉,熱的時候也不會粘手。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加一點點食用油,大概20ml左右繼續和面,均勻了就可以,沒有太多要求。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放碗里上鍋蒸,因為是大碗,受熱不均勻,所以蒸個十五分鐘左右就要打開攪一下,把下面沒熟的翻上來繼續蒸,也可以直接鋪塊蒸布,在蒸布上鋪平了蒸。總體時間根據量定,大概是30-40分鐘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趁蒸的時間調一下料,我用了六個鹹蛋黃,蒸熟或者烤箱180度7分鐘,或者大火八分鐘,隨意,熟到不出油,沙沙的就可以了。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放入肉鬆,芝麻,沙拉醬攪拌碾碎蛋黃。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然後分成幾個小劑子。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案板上鋪上一層保鮮膜,會比較好揉,不粘。趁熱加點點糖趕緊揉開。如果沒有墊,可能會變廚房災難,很難清理哦。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拽一點點直接放掌心包就可以啦。餡料的話隨意。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豆沙餡自己熬的,下次再出教程啦。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完成啦。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可可愛愛清明糰子,自己做的顏色會有點暗,我也不加濾鏡了,將就看吧。所以外面買的翠綠翠綠的不言而喻了吧。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營養

特點


清明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印花清明糰子
印花清明糰子
清明糰子能夠呈青綠色主要是靠棉青粉與大米粉糅合蒸熟后自然而成,有野菜的香味,也有黃土嶺春筍的香甜,除了有春筍瘦肉小蔥餡的,還有紅糖餡的清明糰子也很有特色。
對食材的選取,清明糰子的製作技藝數浙江東部台州地區黃岩當地的製作方法最為講究,選取的春筍選自黃土嶺山,該山出產的春筍、冬筍都是一流的,古時候有句童謠:“筍出黃土嶺、紙出溫州城”。黃岩當地的清明糰子對棉青的要求更為講究,更精細化,黃岩當地諸多的小吃美食在國內堪稱一絕,只是貧於宣傳。
清明糰子是用艾葉搗爛后擠壓出汁,與純糯米粉拌勻揉和製作而成的。一搡一翻之間,碧綠的艾草汁與米香混合成一體,揉搗成軟糯的青色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