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垣鄉
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鄉
馬場垣鄉隸屬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東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12千米,行政區域面積88.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57人(2020年)。
明清時期為牧馬場,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下川口保,新中國成立初,設自由鄉,后改稱馬場垣鄉,1958年,與川口鎮合併成立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馬場垣公社,1984年,復設馬場垣鄉;截至2019年10月,馬場垣鄉下轄7個行政村。
明清時期為牧馬場,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下川口堡。解放初設自由鄉,后改稱馬場垣鄉,1958年與川口鎮合併成立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馬場垣公社,1984年復設馬場垣鄉。
1958年,與川口鎮合併成立紅旗公社。
1961年,分設馬場垣公社。
1984年,復設馬場垣鄉。
馬場垣服務區
馬場垣鄉地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東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12千米,行政區域面積88.1平方千米。
氣候
馬場垣鄉屬北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日照4433小時,太陽輻射125—13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氣溫7.8℃,極端最低氣溫22.2℃;海拔約1750米,年降水量約450毫米,無霜期長達210天左右,光、熱、水條件充足。
截至2019年10月,馬場垣鄉下轄7個行政村:
行政村 |
翠泉村、 |
團結村、 |
金星村、 |
香水村、 |
馬聚垣村、 |
磨灣子村、 |
下川口村。 |
2011年末,馬場垣鄉轄區總人口22685人;總人口中,以回族為主,佔51.2%。
截至2018年末,馬場垣鄉有戶籍人口23324人。
馬場垣鄉是全縣經濟發展較快的鄉鎮之一。這裡氣候宜人,土地肥沃,海撥1782米,年平均降水量為360毫米,平均氣溫為7.9℃,無霜期190天至200天。適宜各種農作物的生長,主要農作物以冬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西瓜、桃、梨、核桃、人蔘果、西甜瓜、辣椒、西紅柿等。2011年來,鄉黨委政府根據縣委關於全力打造馬場垣鄉金星核心設施農業示範園區的要求,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先後在團結村、金星等村流轉土地1200畝,大力發展人蔘果、西甜瓜、辣子、西紅柿、油桃等特色農業,建成溫棚達386棟,核桃育苗基地200畝,月菊、枸杞、丁香、沙柳、杏子等育苗基地500畝,韭菜生產基地100畝,番茄制種基地60畝;南瓜、西紅柿、辣椒等露天蔬菜生產基地800畝,章丘大蔥生產基地150畝,全鄉現代農業格局基本形成。同時,為全縣川水地區的農業發展起到了帶動輻射作用。
2011年,馬場垣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4138萬元;雜交油菜種植面積500畝;玉米種植面積1.2萬畝;流轉1200畝土地建成的368棟,溫棚分別栽植了人蔘果、西甜瓜、油桃等特色農產品;核桃育苗200畝;月菊、枸杞、丁香、沙柳、杏子等育苗500畝;韭菜種植面積100畝;番茄制種面積60畝;南瓜、番茄、辣椒等露天蔬菜種植面積1600畝;章丘大蔥生產基地150畝;青飼草複種面積2133畝;青貯種植面積2萬噸;飼用玉米種植面積645畝;畜牧業以飼養奶牛、生豬、綿羊、獺兔、家禽為主,畜禽年末存欄32265頭(只、羽),其中奶牛2238頭,生豬3124頭,綿羊8603隻,獺兔520隻,家禽17780羽,生產肉類1032噸;鮮奶4476噸,規模養殖戶441戶,其中規模養牛240戶,規模養豬32戶,規模養羊132戶,規模養兔37戶。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5492萬元。
2011年末,馬場垣鄉乾旱淺山造林2340畝,封山育林1.2萬畝,道路綠化補植6公里、新栽植8公里,四旁植樹1萬株,農田林網補植0.2萬株、新栽植0.6萬株;退耕還林補植補種1200畝,發放退耕還林補助款217戶,38.5萬元,林業收入102萬元。
2011年,馬場垣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669元,比上年增長13.2%。
2018年,馬場垣鄉有工業企業有34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馬場垣鄉境內馬場垣新石器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西川村馬廠類型辛店文化瓦窖台(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場垣鄉有京藏高速在鎮境內穿過。
2011年,馬場垣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464戶,人數1263人,共發放生活保障金1705萬元,優撫對象定補29萬元;共計發放救濟麵粉35噸,為183戶困難群眾改造危房(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戶33戶、雙女戶4戶、五保戶3戶、重點優撫對象2戶),發放危房改造補助金351.36萬元。
馬場垣遺址
這裡是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命名地,1924年被瑞典人安特生發現。
馬廠類型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