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宗祠

廣東省電白縣觀珠鎮汪氏宗祠

觀珠汪氏宗祠,是茂名市電白區觀珠鎮境內一間保存較好的祠堂,始建於公元1828年(清道光八年)。由於汪氏族人的精心維護,該祠堂到二十一世紀初仍保存完好。宗祠建築和文物體現出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該祠堂在二十世紀,一度作為學堂(即學校)使用(觀珠鎮中心小學一度在祠堂裡面辦學),為觀珠鎮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

2009年9月,汪氏宗祠被評為電白縣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6月,被評為茂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0月20日,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宗祠簡介


宗祠獲相關稱號時的揭牌儀式
宗祠獲相關稱號時的揭牌儀式
觀珠汪氏宗祠,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觀珠鎮觀珠社區居委會的觀珠中心幼兒園內(小學已整體搬遷)。始建於公元1828年(清道光八年)。廢科舉興學校后,1913年起,該祠堂一度闢為小學,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為止。1998年,汪氏族人對該祠維修時翻新了瓦面。2009年9月,電白縣文化主管部門公布其為電白縣文物保護單位。為了挖掘和保護汪氏宗祠其獨特的歷史、藝術價值,2011年6月,汪氏宗祠被評為茂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0月20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外觀與規模


翻修前的汪氏宗祠
翻修前的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門前,橫額嵌有蒼勁有力的“汪氏宗祠”四個字;大門兩旁,聯曰:魯公世澤,越國家風。
該宗祠坐東朝西,為磚木結構,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軸九開間,採用古代三進格局,建築布局層次分明,給人一種勻稱的美感。裡面的空間寬敞,廳堂高大雄偉,雍容大方。在廳堂的兩側,勻稱地分佈著大小廂房,各有迴廊通道,裡面行走自如。各個天井使光線充足,空氣流暢。該祠的門楣、門框、門墩、門檻以及支撐屋樑的柱子都是選用上等的石材精雕而成。推開汪氏宗祠的大門,遊客會感受到一股古樸清香的氣味。宗祠裡面好像藝術的殿堂:建築風格獨特,古樸典雅,祠內壁上圖寫禽獸,畫彩仙靈。
翻修后的汪氏宗祠
翻修后的汪氏宗祠
該宗祠建築中的梁架、斗拱、雀替等木構件都飾以精美絕倫的雕刻裝飾,其刀法精細,技藝高超,生動傳神,惟妙惟肖。許多舞台上的歷史故事,被民間藝人搬上汪氏宗祠的棟樑上,這些藝術與日常生活的巧妙結合,處處寄寓著汪氏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希冀與憧憬。雕刻中既有以傳說故事為題材的,也有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又有以祥禽瑞獸為題材的,又有以吉祥文字類為題材的。如:日月神、李世民東征、三羊開泰、龍鳳、麒麟、花鳥、福祿壽等吉祥物為圖案背景的雕刻品,均是採用優質的樟木為原料,樟木木質堅硬,帶有獨特的防蟲氣味,不輕易被蟲蛀,是優質的建築材料,同時其紋理清晰,也是雕刻的上乘木材。栩栩如生的雕刻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遊客走在汪氏宗祠,就如同步進一個藝術的殿堂一樣,步步是景,處處是傳說,令人目不暇接。另外還有優良的地下排水系統,經歷了一百餘年,從不堵塞,充分體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歷史脈絡


觀珠汪氏

清朝皇帝賜匾
清朝皇帝賜匾
觀珠汪氏世代崇文尚武。據考,僅在清朝中末期,汪氏就出了不少武舉人,其中有:清道光甲辰科舉人汪元彬;清咸豐壬子科舉人汪玉蘭;清咸豐辛酉科舉人汪玉麟等。其為國家作出了貢獻,不少人還受過聖上賜封的褒獎。翻開浩若煙海的典籍,並結合《汪氏族譜》,遊客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載有不少關於汪氏歷朝受冊封(贈)的史料記載。其中有:汪元椿封武功將軍;汪潤孫贈武功將軍;汪玉麟受封為宣武都尉等等。更難得的是,宗祠內還保存著三塊分別是乾隆、咸豐同治年間受聖上冊封的牌匾。

維護歷史

翻新前的宗祠內部
翻新前的宗祠內部
汪氏宗祠,是電白縣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祠堂建築,是一座典型的民間宗祠式藝術建築古香古色的傳統建築,建於公元1818年,到二十一世紀初已經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如今汪氏宗祠依然保存完好,與汪氏族人的精心維護密不可分。
汪氏宗祠保存最完好的當屬牆上的雕刻作品。這些雕刻之所以保存得這麼完好,後面還有一小段故事的,那就是在文革期間的“破四舊”運動中,汪氏族人為了保護好這些雕刻品,試圖避開紅衛兵的惡意破環,他們費盡心思,最後決定把一些黃泥漿抹上去,意圖將這些雕刻層層掩蓋,使它與普通牆體的外表一樣,連宗祠內外的石柱也用石灰粉刷得通白,就這樣巧妙地倖免於難,真是令人倍感欣慰。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汪氏族人才把屋樑上的雕刻品,小心翼翼地逐一清洗乾淨,所以呈現於世人面前的木雕刻品依然是原始的雕刻品,其美輪美奐,光彩依然,歷一百八十多年而不朽,更是彌足珍貴。由此可見,汪氏對宗祠、對文物的保護意識是超乎常人的。

學堂歷史

省級文件標誌
省級文件標誌
汪氏宗祠曾是一個培養文人學子的教育學堂。1913年,電白縣第七區(今觀珠)第一小學在此成立(今觀珠鎮中心小學),首任校長為汪穆棠。該學堂為國家、社會培養了一大批人才。著名學者、土壤學家謝申先生(已故),是從這裡畢業出最早的一批學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謝申先生回鄉省親期間,第一時間到母校(即當時以汪氏宗祠為教學區的觀珠鎮中心小學)參拜、緬懷當年的啟蒙恩師,追憶當年求學時的難忘情景,並呼籲社會各界:要好好保護先人遺留下的心血(註:即汪氏宗祠),因為這是歷史長河、滄桑歲月的見證,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著名書法家、原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汪銘珊和原深圳市龍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深圳電白鄉親聯誼會會長廖壽倫以及中共電白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梁小江等領導,均在這裡留下童年求知時期難忘的時光。二十世紀末汪銘珊主任回鄉省親期間親筆為祠堂題字於中進思賢堂;己丑年春,梁小江回到闊別多年的母校敘舊,期間題七言絕句,詩曰“風塵歲月鎖深堂,歸燕新棲玳瑁梁。最是春回傷景處,檐紅依舊掩書窗。”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新的中心小學教學大樓落成后,汪氏宗祠才退出了辦學的歷史舞台(2017年,中心小學整體搬遷至新校區)。儘管如此,汪氏宗祠內卻仍然可以見到許多當時辦學的設施。由此可見,汪氏世代對文化教育的追求與嚮往,使汪氏宗祠更加充滿文化魅力。

後續發展


為了更好地保護該古建築,觀珠鎮政府把觀珠中心小學另擇校址成功整體搬遷,同時積極發動父老鄉親和外出鄉賢等籌集資金,對該建築進行重新修繕,將其建設成為一個開放式、非商業性、非營利性,集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大型文化公園,使它成為一個弘揚愛國愛鄉精神,建設文化強市的有效平台,力爭把汪氏宗祠升格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休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