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宗祠

浙江省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

汪氏宗祠位於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始建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於同治二年(1863),宗祠三進二天井,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其子建築文昌閣為二進一天井,建於清代中晚期、現存較為完整的43幢民居,用材用工均相對簡單,裝飾質樸。白牆黛瓦,穿斗架梁,呈現顯著的徽派特色。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

門前楹聯


“派由大坂,族衍須江。”汪氏第74世孫普賢公,在明朝永樂年間,率妻子邑人,從徽州來此生息繁衍,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前後兩堂


其間有個大大的天井,高朗敞亮;木結構戲台,精小厚重;兩邊圍廊可憑窗觀戲,優雅別緻。前後堂又用木板隔成兩間,前堂第一間牆上有一幅地圖,指明祖宗沿此途徑來到此地。另一間搭個小戲台,隔著天井。后間高高地擺有代代世祖靈位,大小不一的古鼎里,分別插著三支供香。

牆上壁畫


四周牆上都是壁畫,線條簡潔柔美,人物清秀圓潤,故事生動——善有報從善若流;代償債阻人鬻妻;曉理義勸賊棄刃。每幅畫中附有精鍊的文字說明,寥寥數語,便使畫更加栩栩如生。更顯眼的是兩幅“鎦金”匾:《資仕規》、《仕進祿》。教育之重視,入仕之眾多可見一斑。從《汪氏宗譜》中看到:“子孫入祠堂,當正衣冠,即如祖考在上……若其不肖,當擇賢者易子。”緬懷先祖,孝尊長輩,學會做人,鞭策後人上進都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