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
巾子
巾子是指用薴葛、藤草、篾竹或馬尾在桐木模具上編織的襆頭內襯,上漆後用來罩住髮髻。古人束髮后,先戴上巾子,再以幅巾裹頭,後面兩角朝前包抄繫結於額頂,前面兩角繞至腦後縛結下垂。傳世文物有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實物。浙江慶元縣有巾子峰,壯如巾子。台州古城裡有巾子山,相傳皇華真人得道升天,墜下帢幘,遂有此山。隋煬帝令女子戴襆頭巾子幗,後世有䯼髻(髟狄)。
朝鮮稱巾子為宕巾(唐巾)。1980年,宕巾製作技藝列入韓國第67號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定傳承人金功春。2001年,韓國文化財產廳製作了宕巾製作紀錄片。
巾子使用方法
周武帝裁幅巾為四腳襆頭,武德以來,始加巾子。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襆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幘也。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即頭小而圓銳,謂之內樣。”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於襆頭之內。”《法門寺衣物帳》中有“花羅夾襆頭五十頂,巾子五十枚”。唐王梵志有詩云貧窮田舍漢“襆頭巾子露”,則是形容其襆頭破敗,露出內襯之巾子。
英王踣樣巾
福建武夷山——浙江雁盪山兩大跨省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間核心地帶有省級森林公園巾子峰,內有麗水十大峽谷之一的“千崗峽”,有“濛洲八景”之一的“巾子祥雲”。
韓國平頭巾子編織
歷史上的各色巾子
宋代巾子逐步被襆頭帽子取代,在襆頭底下或可不襯巾子。 《宋史·輿服志》說:“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里,紗為表,而塗以漆。后唯以漆為堅,去其藤里。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又規定“襆頭巾子,自今高不過二寸五分。”
明黃一正《事物紺珠》說:“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三說:“今之紗帽……謂之堂帽,對私小而言,非唐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