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佖

李佖

李佖,是唐肅宗李亨四子,始王西平。蚤薨,寶應元年五月,追封為衛王。

人物關係


相關作品


【名稱】諸將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言律詩
韓公本意築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
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遠救朔方兵。
胡來不覺潼關隘,龍起猶聞晉水清。
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昇平。

作品鑒賞


這首承上首僕固懷恩引吐蕃、回紇兵入侵的事和藉助回紇的史實。而借用回紇兵是出於肅宗的短見。當時李佖(李佖字長源,歷仕玄、肅、代、德四朝,以圖謀划策見重,位至宰相,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給肅宗制定的正確戰略是:使名將李光弼、郭子儀從馮翊入河東,分兩路牽制叛軍。朝廷駐軍扶風,與郭李兩軍分次出擊,使叛軍疲於奔命。唐軍以逸待勞,避實擊虛。再命建寧王李倓率兵配合李軍攻佔范陽,覆其巢穴、說可破賊。肅宗不用,他急欲收復兩京,不惜以勞攻逸,和叛軍打硬仗,攻堅城,一切違反李佖的戰略。這就使唐軍陷於兵力不足,不得不求助於回紇,這就是肅宗的錯誤決策造成的。這首詩,表面上在批評諸將無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藉助外力,實際是說肅宗無能。
首聯:“韓公本意築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
“韓公”,即唐張仁願,封韓國公。“築三城”:公元707年(唐中宗神龍三年),張仁願到了朔方軍,治所在靈州(甘肅靈武),築三受降城(城牆),以防止突厥南侵。“天驕”:胡人自稱為天之驕子,轉指少數民族首領。“拔漢旌”:拔去漢人的旗幟,即侵犯。這一聯是說,張仁願築三受降城的本意,是要斷絕突厥的南侵。
次聯: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遠救朔方兵。
“豈謂”,哪裡料到。“盡煩”,太煩勞。“回紇馬”,回紇的騎兵。“翻然”,反而。“朔方兵”: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所以稱他統帥的部隊為朔方兵。這一聯是說,如果按李佖的戰略,完全可以破賊,卻弄得反而要求助於遠處的回紇,真是太煩勞別人了。語含諷刺。也說明這種作法和張仁願築三城的本意相反,是引狼入室。
杜甫一貫主張依靠朝廷的力量平叛,反對藉助回紇兵平叛。他在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寫的《留花門》一詩中鮮明地反對借兵回紇(花門即回紇),其詩曰:“高秋馬肥健,挾矢射漢月。自古以為患,詩人厭薄伐……胡為傾國至?出入暗金闕……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連雲屯左鋪,百里見積雪……田家最恐懼,麥倒桑枝折。……胡塵逾太行,雜種抵京寶。花門即須留,原野轉蕭瑟。”
三聯:“胡來不覺潼關隘,龍起猶聞晉水清。”
“胡來不覺潼關隘”:這句是承首聯,說築三城以防胡也要靠將士起作用,否則即使是潼關的險要,安史叛軍來時,不覺得它的險要,被攻破了。從而顯出人才的重要。
“龍水猶聞晉水清”:聽說唐高祖在晉陽起兵時,晉水清了;又聽說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夏曆七月,嵐州合關河清三十里,九月廣平王(代宗)收西京。“猶聞”,是說過去聽說,現在又聽說。但情況有所不同:高祖起兵晉水,以有天下,建立了唐朝,也曾請兵突厥,其後突厥恃功侵犯,卻能制伏他。這既是太宗的能耐,也是他善用人才,如當時大將李靖李勣等都是能征善戰的勇武之士;廣平王(代宗)收西京,也曾河清三十里,他借兵回紇卻是引狼入室,後患無窮。這說明為國家的能力問題,實在太重要了。人謂“聖人出則黃河清”,原是對皇帝的恭維話,不足為據。這就自然地歸結到末聯:“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昇平”。“至尊”,指代宗。末句責諸將只知坐享太平,不圖報國。明是批評諸將,暗是指責代宗。透露出作者對國難關切的心情和對借兵回紇是失策的感嘆,顯示出作者的遠見和深心。
這首詩指責諸將無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錯誤地藉助外力,實則指責朝廷大政方針的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