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溝

地名

龍鬚溝,是北京市外城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橋,流經天橋、金魚池、紅橋,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門外護城河。開挖於明代,原稱“郊壇后河”。清代始稱“龍鬚溝”。1950年代,治理時,將該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為下水道。從天壇以北、以東,向東南流出北京城外。這條龍鬚溝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為北京城是明清兩代的都城,是自命為“真龍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這條河道也就有了龍鬚溝的美名。解放前,這是一條污物漂流、蚊蠅孳生的臭水溝。解放以後,立即進行徹底整治,變成一條清水溝,人民藝術家老舍以此溝的變化為題材,寫下了著名的《龍鬚溝》劇本,后拍成電影。雖然現在的龍鬚溝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於其上和兩側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區卻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龍鬚溝路、龍鬚溝北里等等。

簡介


2009年
龍鬚溝是北京早期時代一個“移民”區。據悉這裡主要當時居住了很多從外地不遠萬里逃荒來的,也有一些本地居民。與當時上海棚戶區一樣,這裡當時也是一片“骯髒之地”。那條臭水溝真實存在過。老舍先生名著《龍鬚溝》也就是記錄了這段歷史變遷。當年的記載,龍鬚溝一帶的地質很差,地面由垃圾墊起來,5米以下才見原始地面。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和衛生環境,1950年龍鬚溝改造工程正式開始。龍鬚溝工程的概算佔到了當時全市衛生工程局全年預算的近1/5,可見當年政府對此的重視程度。
據記載,龍鬚溝源自虎坊橋,經天橋、金魚池、紅橋復南折至永定門外護城河,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這條河最晚明代就出現了,當時並沒有河名。另據考證,明正統年間,此河水與正陽門東護城河水流,經三里河,在金魚池附近匯合,使早年的龍鬚溝水量增大。
清光緒年間以前,龍鬚溝水還是清澈的。到了宣統年間,金魚池以北三里河的水乾枯,河道淤成陸地。隨後,紅橋下游的水成了死水,在清《宣統北京城圖》上,此河道標為“龍鬚溝”。
進入民國時期,龍鬚溝已經變成了一條污水溝。當時,全國各地逃荒逃難的窮人很多都聚居於此,兩岸垃圾成堆、污水橫流。這以後,為整治龍鬚溝,改砌暗溝,但只完成了西段。東段從天橋東,經金魚池、紅橋,折而東南仍為明溝,垃圾遍地,散發著惡臭。這段就是老舍先生所著《龍鬚溝》的背景。
“龍鬚溝”現在早已經改為暗溝(下水道)了,但是在天壇東門一帶的“紅橋”和“金魚池”仍可看到,清清的流水。

近況


在位於崇文區天壇北門附近的金魚池。1950年版的北京地圖上,天壇以北有條細長的龍鬚溝,從天橋自西向東匯進金魚池。可如今空有龍鬚溝北里、金魚池中街等地名,卻不見水域。龍鬚溝其實並沒有徹底消失,在祈年大街東側一條極易被忽略的小衚衕,門牌上赫然寫著“龍鬚溝路”。只是現在那裡的居民多半是外來人口,沒有人見過“原生態”的龍鬚溝了。
龍鬚溝[地名]
龍鬚溝[地名]
新中國成立以來,金魚池地區所進行的第三次改造。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市將蟲蠅叢生的金魚池整修為可以養魚和划船的街心花園;60年代中期,又填平了金魚池,建成一批簡易樓,改善了居住條件;去年4月,針對這批簡易樓亟須改造的現狀,北京市啟動了全市規模最大的金魚池簡易樓改造工程。
金魚池小區環境幽雅,包括42幢居民住宅樓,一所綜合性學校,總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小區仿照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格局建設,金魚池將重現小區中心,它將由南北兩片水面組成,池水利用地勢北高南低的特點,通過一條小溪自然流淌;小區中還將建設一條“金魚池文化街”,《龍鬚溝》中28個人物(如小妞子)雕像將出現在小區長廊上,一本刻有老舍先生胸像、3米高的書的雕塑造型,將矗立在這組群像的前面。

幹流概況


龍鬚溝,是外城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橋,流經天橋、金魚池、紅橋,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門外護城河,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這條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現了。明永樂年間,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壇、山川壇(先農壇)時,在其後面挖了一條排水溝,因名“郊壇后河”。之後郊壇后河與正陽門東護城河水流,經三里河,在金魚池附近匯合,水量豐沛。清代,這條河始稱“龍鬚溝”。至晚清光緒年間,龍鬚溝還是一條水清流暢的河道。宣統年間,金魚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為平地,虹橋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國時期,龍鬚溝已經變成了一條污水河。1950年代,治理時,將該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為下水道。

治理

早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之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就提出了城市建設方針:“服務於人民大眾,服務於生產,服務於中央人民政府”。貫徹這一方針,人民政府把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環境作為頭等大事。當時,南部外城地勢低洼,為城市排水下稍,有龍鬚溝、大石橋溝、夕照寺溝、銅法寺溝、泡子溝等8條大臭水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龍鬚溝。
龍鬚溝是外城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橋,流經天橋、金魚池、紅橋,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門外護城河,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這條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現了。明永樂年間,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壇、山川壇(先農壇)時,在其後面挖了一條排水溝,因名“郊壇后河”。之後郊壇后河與正陽門東護城河水流,經三里河,在金魚池附近匯合,水量豐沛。清代,這條河始稱“龍鬚溝”。至晚清光緒年間,龍鬚溝還是一條水清流暢的河道。宣統年間,金魚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為平地,虹橋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國時期,龍鬚溝已經變成了一條污水河。其時,全國各地逃荒逃難的窮人多聚居於此,龍鬚溝兩岸葦棚聯排,破破爛爛,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民國中期(1930年),龍鬚溝的西段,虎坊橋到老虎洞一段改為暗溝,東段仍為明溝。每至夏季,或天降暴雨,龍鬚溝排水不暢,溝滿壕平,污水四溢,棚倒屋塌;或烈日酷曬,溝內積存髒水穢物腐爛,臭氣熏天,蚊蠅亂飛,令人作嘔,是京城有名的“瀦納污穢製造疫菌之區”。
1950年4月,龍鬚溝改建暗溝工程開工。最難打的一仗便是污泥清掏。龍鬚溝明水排掉后,剩下半溝黑糊糊的污泥,又腥又臭,不要說下去清掏,就是在溝邊站一會也會讓人頭昏腦漲。工程負責人犯了難,這活兒誰能幹?關鍵時刻,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數千名解放軍指戰員趕到工地,二話不說,跳進溝中幹得熱火朝天,有的用鐵鍬挖,有的乾脆用盆子掏,污泥濺了一身一臉,戰士們毫不在意。中午戰士們就在溝邊吃飯,吃的是白面摻玉米面“二合面饅頭”,啃的是鹹菜疙瘩,這還是犒勞戰士們才做的。附近居民見戰士們這樣苦幹,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紛紛從家中端出清水、手巾,有的提出開水,有的還熬了米湯,家家爭先恐後,那陣勢,很有些“支前”的味道。
崇文區失業的工人、市民也來幹活,開始是義務勞動,後來工程部決定發給報酬,一個工日5斤小米。一時間,參加掏龍鬚溝的有近700人。郊區的農民也來搶掏龍鬚溝,他們看中的是那又黑又臭的污泥。原來郊區剛剛土改,農民從地主手中分了土地,大半無力買肥料,這城裡人厭惡的臭泥,對農民來說卻是寶中之寶,挖出來用馬車拉出城,往地一撒,是極好的肥料,既得了肥,又能賺小米,何樂而不為呢?農民們越來越多,河北三河一帶的農民都來參加,挖完了龍鬚溝,又去挖別的臭溝。
當年11月22日,龍鬚溝改建暗溝工程告竣。歷時7個月,掏挖明溝6.26公里,鋪設干支地下水道9380米,填平暗溝土方11820立方米,一條寬闊的馬路掩蓋了龍鬚溝昔日醜陋的模樣。
政府撥專款為新修建馬路裝上路燈,為龍鬚溝居民區建了自來水供水站,龍鬚溝的老百姓只有一個感覺:共產黨、毛主席是我們的大救星!
龍鬚溝工程深深地打動了著名作家老舍,他把龍鬚溝的故事寫成劇本,搬上舞台,歌頌共產黨,歌頌人民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1951年2月,由著名藝術家焦菊隱導演的話劇《龍鬚溝》在首都公演,一時轟動京城。毛澤東主席在懷仁堂看了《龍鬚溝》,據說這是他進城后看的第一部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