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雅人
木雅人
木雅人主要分佈於四川貢嘎山周圍的康定、道孚、九龍、雅江等地區,崇尚白色,可能是西夏亡國經歷蒙古屠殺后,倖存南遷的黨項遺民和當地的黨項原始居民弭葯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木雅人自稱“博巴”,意為藏人,但藏人不承認他們為藏族,稱他們為“木雅巴”,意即木雅人。今天木雅人的總數約有一萬多。木雅人有自己的語言,他們一般在外講藏語,在家講木雅語。
木雅人的歷史十分悠久,以往的漢藏文文獻,對操這種語言的人的歷史就有過記載。近代,中外學者對木雅人的語言和歷史的研究有了發展,發表的論文甚多。他們是怎樣進行歷史演變的?相信隨著調查研究的深入會水落石出。
木雅人
木雅人的中心在“哈達”(也寫作“合達”、“噶達”),從唐代到清代地名一直保留下來,也就是今天的道孚縣協德鄉。協德惠遠寺大門外的《御制惠遠寺碑》(1731年)、《泰寧惠遠寺碑記》(1870年)均稱此地為“噶達”。藏族史學家蔡巴·貢嘎多吉(1309—1364)的名著《紅史》(成書於1346年)中,所記述的“木雅噶”,也就是指這裡。
我國古代有一少數民族名曰黨項,是拓跋氏的後代。十一世紀初其貴族首領割據了夏、銀、綏等十二州(即今天的陝、甘、寧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於公元一O三二年(即西夏顯道元年)建立大夏。
由於大夏地處中原的西部,史稱西夏,其都城位於今天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市。公元一O三六年前,西夏就仿照漢文制定了西夏文。西夏王傳十代,到了公元一二二七年才為成吉思汗所滅。當前對木雅的介紹普遍認為是在大渡河以西、雅礱江以東、丹巴道孚以南、九龍以北的這麼一個地區。
西夏滅亡后,它的民族文化和文字並未一下子完全消失。元朝時,政府還印刷了許多西夏文的石刻和佛教經文典籍。著名的居庸關元體文字石刻其中就有西夏文。我國南方杭州也存有西夏文的佛經。明代晚期萬曆年間,還有人能用西夏文將詩文寫在藏文本的經典上。可見西夏文至少延續到十六世紀,距創造文字之時已歷時約五百多年。有趣的是,西夏滅亡之後,有一部分西夏人南徙四川、西藏等地區。在今天四川康定的木雅人,國內外學者們認為與西夏有密切關係,他們可能就是西夏黨項人的後裔。
強大的蒙古族崛起北方之後,剪金滅夏,使游牧於河套一帶的西夏黨項上人被迫南遷進入四川西藏一帶的康定地區,是很合乎情理的事。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能從語言的產生、融合、消亡中窺見西夏黨項族的影子。
考古專家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協德鄉一處元代“山卡寺遺址”發現了古寺院殿堂的牆基,並出土了一件罕見的土黃色砂岩造的石雕頭像。出土的石雕頭像高15.1公分,寬10.公分,厚5.2公分,面相橢圓,額頭突出,立眉,三角眼,直鼻,大鼻孔,張口露齒,上唇有短,雙耳已殘。石雕頭像兩頰上,各有一個圓形雕飾,額頭正中有一個小圓孔,類似佛教的吉祥痣。
著名的佛教考古學家溫玉成教授分析,頭像應是供養的神靈像或祖先像,頭頂有一個穿透的孔,是為了穿繫繩索攜帶方便,可知該種人是游牧民族。面頰上兩個圓形,表明他們是長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紫外線曬紅了雙頰。從石雕頭像外觀來看應屬於男性神靈,屬羌人的一個分支。出土的石雕頭像應是古代木雅人崇拜的神靈或祖先,大約造於木雅人接受佛教以後的公元7至9世紀。13世紀蒙古人佔領此地,派兵駐守,而建立了“山卡寺”(1270年),建造了寧遠府城(1276年)。部分木雅人漸漸改宗薩迦派,放棄了遠古的信仰,這些頭像也就被廢棄。
西夏文仿照漢字六書——象形、會意、轉注、指事、假借、形聲而創造。孝仁帝時還“慕大漢體風”特立大漢太學,尊孔子為“文宣帝”。西夏文中吸收了許多漢族語彙,這同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黨項長期一道生產生活密不可分,不僅名詞中有相當多的漢語借用詞,而且在動詞、形容詞中也有許多使用漢語的借用語。
木雅人的房子中的一種形式與羌、嘉戎人的房子相似。“黑石為室”高數丈,一般三層,下層為養畜、中層住人、上層曬放柴草。住人的地方設有經堂、茶房、卧室、涼台、敞房和廁所。他們很少依山而居,一般房屋都築在平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