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南鄉

淝南鄉

淝南鄉位於安徽懷遠縣中部,南沿渦河,北鄰淝河,東與古城、荊芡鄉,西與龍亢鎮接壤。淝南鄉土地肥沃,農副產品豐富,被稱作魚米之鄉。

2017年06月,安徽省民政廳下發皖民地函〔2017〕284號《關於同意撤銷懷遠縣淝南鄉設立淝南鎮的函》,經省政府同意,同意撤銷懷遠縣淝南鄉設立淝南鎮,鎮政府仍駐雙溝村。

地理環境


地勢

淝南鄉平均海拔23.8米,地勢較為平坦。

氣候

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3.5℃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農業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淝南鄉盛產糯米,糯稻的種植面積已佔全部的95%以上。

行政區劃


淝南鄉於2004年5月由原雙溝鄉渦北13個村和原燕集鄉整建制合併而成,區劃人口51300人,17個行政村,近11000戶。總面積97.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7.5萬畝。

榮譽


淝南鄉擁有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1個和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1個。淝南鄉於2006年度獲得蚌埠市“平安鄉鎮”稱號。

交通條件


淝南鄉位於安徽懷遠縣中部,南沿渦河,北鄰淝河,東與古城、荊芡鄉,西與龍亢鎮接壤。淝河屬天然河流,水質無任何污染。全鄉可養殖水面達1萬餘畝,盛產魚、蟹、蝦等水產品。淝南公路和界阜高速公路從境內東西穿過。淝南鄉東距206國道13公里,距合徐高速公路、蚌寧高速公路的懷遠入口處18公里,西距界阜蚌高速公路入口處僅8公里。距蚌埠火車站也只有40公里,交通較為便捷。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經濟總收入2.45億元,較上年增長11%。全鎮總人口14031人,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水6149元,較上增加520元,增長8.5%。其中:種植業人均純收達2381元,較上一年增加160元,增長6.7%,佔全鎮人均純收入的38.7%;畜牧業人均純收入2688元,較上年增加275元,增長10.2%,佔全鎮人均純收入的43.7%;二、三產業及勞動轉移人均純收入達1066元,較上年增加85元,增長7.9%,佔全鎮人均收入的17.3%。
財政收入由2006年的91.25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558萬元,年均增長42.5%;固定資產投資由2798萬元增加到8000萬元,年均增長37.2%;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052元增加到6200元,年均增長20.6%。實現農民收入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商品流通日趨活躍,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農業

種植業
淝南鄉
淝南鄉
2007年全鎮總播面積為13.9萬畝。一是糧食作物82950畝,其中:小麥45600畝,玉米25550畝,大麥8300畝,豌豆3500畝;二是經濟作物51620畝,其中:紅花5210畝,油葵3610畝,蓖麻6000畝,亞麻500畝,甜菜3720畝,土豆3450畝,各類蔬菜制種3050畝,打瓜18520畝,裸仁南瓜7560畝;三是飼草料4430畝,其中:苜蓿2230畝,蘇丹草2200畝。畝純收入田種植6780畝,其中畝純收入兩千元以上的陸地蔬菜和大棚蔬菜1200畝。
畜牧業
2007年我畜牧業堅持走育肥擴量、標準化生產提質的路子,以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反季節育肥為突破口,家禽特色養殖為補充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畜牧業。全年牲畜最高飼養量達28.0617萬頭(只),出欄牲畜達18.6281萬頭(只),其中:出欄牛5208頭,羊95442隻,豬85120隻。新農村建設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總體目標,結合“雙爭創”活動,以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生產為著力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的,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以培養新農民、發展新產業為支撐,以村鎮規劃為切入點,以“五清五改”為突破口,完成了8個新農村示範組的居民 點巷道整治、砂石道路鋪設、風景樹綠化。

工業

工業已成為全鎮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堅力量。自全鎮1998年國有企業改制以來的7年來,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3%。2005年工業增加值達到6417萬元,增長5.1%,高於同期全縣GDP年均增速1.01個百分點。
淝南鄉
淝南鄉
工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縣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0家,從業人員1000多人,完成工業總產值(現行價)1.21億元,工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47多萬元。骨幹企業成長壯大,產品銷售收入超2000萬元的企業1家,超1000萬元2家,其餘的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均在90萬元以上。
優勢產業培育初見成效,特色工業框架基本形成。農畜產品、冶鍊、建材、水能等已成為該縣工業的重點行業,尤其是重點培育的民營工業佔全部工業的比重達到90%,農畜產品加工業快速增長,已成為拉動全縣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工業園區建設取得進展。全縣的高載能和綠色食品兩大工業園區已形成雛形,現正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園區招商引資(企)工作;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2006年上半年,全縣共完成工業總產值7531.8萬元,同比增長42.7%,完成年計劃的25.53%;工業增加值完成1295.6萬元,同比增長69.7%,完成年計劃的14.6%。其中:縣屬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857.5萬元,同比增長22.43%。縣直重點監測企業經濟穩步增長,金谷油脂完成產值624.1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12.3萬元,同比增長40.2%;金富達油脂完成產值959.2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72.7萬元,同比增長2倍,亞麻廠、科克蘇水電、雙喜酒業等企業工業增加值也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加。全縣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5261.6萬元,同比增長28.4%,其中:縣屬工業企業完成2190.6萬元,同比增長1倍,全縣平均產銷率為104.23%。

基礎設施


淝南鄉黨委、政府走“以農養水,以水興農,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的思路,把興修水利放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2008年該鄉利用團湖灌區水費節餘和“一事一議”的辦法,籌措資金20萬元,對轄區內團湖灌區支渠(長3.4公里,寬12米)和三關一支渠(長2公里,寬6米)等水利設施進行全面的疏浚。為確保工程質量,該鄉成立了質量監督組,實行行政領導、技術人員、群眾代表綜合監督,嚴格工程竣工驗收制度。為嚴把資金關,工程款中節餘水費由經管站審核,自籌款由村民理財小組管理。已疏浚主渠道長3000多米,土方7.2萬方,占工程總量的80%,為農民的用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淝南鄉基礎設施齊全,農業優勢明顯,已擁有大小電力排灌站16個,裝機總容量已達1800千瓦,各種水利設施配套齊全,全鄉農業基本達到了旱澇保收。淝南鄉土地、勞力和水產資源非常豐富,土地和養殖水面容易租賃,其農業、水產和畜牧養殖的開發潛力巨大,尤其適合大面積開發生產無公害農副產品。

社會事業


淝南鄉
淝南鄉
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新機制,“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民漢合校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有一所中心校和4個教學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疫病防控、醫療救治能力明顯提高,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9480人,參合率為96%;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了96%;幾乎村村有廣播,戶戶有電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群眾文體活動廣泛開展,共有6個功能齊全的村級文化室和16個組級文化室;民政事業整體效能得到發揮,社會保障工作初見成效,每年救濟特困人口496人,供養54名五保戶,為35戶非農戶發放低保金,2006年又啟動了農村低保,為50人發放保障金,每年都為現役軍人發放優扶費,為復轉軍人發放撫恤金,基本實現了貧困人口應保盡保;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民武裝、愛國衛生以及婦女兒童等事業健康發展;老齡、殘疾人事業進一步加強,180名殘疾人辦理殘疾證,298名65歲以上老人辦理殘疾證;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安全事故明顯減少,和諧、平安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