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狄梁公傳
讀狄梁公傳
張祜(約785—849后)唐代詩人。字承吉,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初寓姑蘇,后至長安,長慶(821-824)年間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隱居以終。張祜縱情聲色,流連詩酒,同時任俠尚義,喜談兵劍,心存報國之志,希圖效力朝廷,一展抱負。他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結識了不少名流顯官。然而由於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於節度使,淪為下僚。張祜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詩風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詩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讀狄梁公傳
失運廬陵厄,乘時武后尊。
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上保儲皇位,深然國老勛。
聖朝雖百代,長合問王孫。
張祜常常歌頌為國家的興盛作出不懈努力的愛國忠臣,並以他們為榜樣,說明詩人對國事的關心以及豪壯的懷抱並沒有因為自身的懷才不遇而消磨掉。《讀狄梁公傳》讚揚武則天時期的賢相狄仁傑的功績。狄仁傑(630—700),字懷英,唐初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後又封之為梁國公,因稱“狄梁公”。
此詩熱情表彰了狄仁傑在武后統治期間,匡救太子,扶保唐室的巨大功績。中宗李顯為武則天所廢,武后專權,后欲立武三思為太子。狄仁傑勸諫阻止並以“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后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附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保住了太子,匡扶皇室。《舊唐書·狄仁傑傳》也有記載:“中宗在房陵……唯仁傑每從容奏對,無不以子母恩情為言,則天亦漸省悟,竟召還中宗,復為儲貳。”雖葛立方認為“欲歸廬陵,事大體重,非二嬖(張易之、張昌宗)之言,后孰信之?”但狄仁傑的確功不可沒,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張祜讚美仰慕狄仁傑的才能,聯繫到唐當代宦官專權,皇權旁落,朝臣二心,追求聲色享樂的社會現實,不禁倍增了幾分無奈、幾分悲涼。同時慨嘆當朝無人扶政的政局現實,不免心傷,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憂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