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庭蘭
董庭蘭
董大(原名董庭蘭)(約695-765):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隴西人。是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音樂家。他少年時並不肯讀書,到處遊盪,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討飯。
直到五十歲,方才歸正,努力讀書。幾年之後就漸受人注意了。他多寫邊塞戰場上的情形和景象。在戰爭的場面下,同時又顧到征夫的疾苦,少婦的情懷,故能於高壯的風格里,還能呈現哀怨之音,令人讀了,覺得悠長有味。
董庭蘭與高適
董庭蘭為了吸眾家之所長,“周遊四方,聞有解者,必往求之。”先後彈過雜調三百,大弄四十,其演奏曲目之廣,為當時琴壇罕見。但他認為“多則不精,精則不多”,故只對其中的優秀琴曲精益求精,並不是每首都下同樣的功夫。許多著名詩人都成了他的好友。李頎在詩中描繪了董庭蘭的精湛技藝: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雲陰復睛。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描寫篳篥聲悲咽凄涼,幽咽纏綿,彷彿使生靈都窒息了。董庭蘭極負盛名,著名詩人高適還贈詩給他:“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表達了詩人與這位音樂家的深摯情誼和對他高超技藝的讚美。
董庭蘭
董庭蘭在琴曲創作上,反對雷同,強調創新。認為每譜一曲,必須“費盡構思”,這樣才能使作品的“音律句讀,弗類他聲”,如果一首樂曲沒有作者自己的“發明”,那就沒有資格作曲。董庭蘭非常喜愛西湖的山水景色,經常到那裡客居,“暇則屏居蕭寺,卧起禪榻。弄弦作響,木葉紛墜,冷風西來,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嘯”,進行琴曲創作的構思。董庭蘭認為《高山》、《流水》等曲,音出自然,妙自入神,如果配上歌詞,則音滯帶,會損害原曲,另外一些曲子,如《赤壁》、《滕王》,原是琴歌,創作時便是取文諧音,所以演奏曲調時又不能“舍文而就音”。他的這些看法比較通達,比較有利於表現樂曲的內容,也符合於琴曲創作的實際情況。
董庭蘭
董庭蘭一生清貧,高適曾在詩中說他:“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薛易簡也說:“庭蘭不事王侯,散發林壑者六十載”在他六十歲以前,幾乎都是在其家鄉隴西山村中渡過的。天寶末年,應宰相房琯之請,在其門下當過清客,為此曾遭到世人的誹議。董庭蘭的學生中,鄭宥聽覺敏銳,調弦“至切”,尤善沈聲、祝聲。另一弟子杜山人也被戎昱稱為“沈家祝家皆絕倒。”
高適《別董大》
董庭蘭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
天下誰人不識君。
(二)
六翮[hé]飄颻[yáo]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