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納
賽納
賽納(Xsara)是雪鐵龍1997年推出的替換ZX(富康)的升級車型,行走機構和ZX、標緻306基本相同。2002年出現了最後的改款版本N7,並在中國投產Exclusive(尊享級)2.0排量版本。國產東風雪鐵龍賽納2003年4月16日在杭州首次亮相。在法國和西班牙,賽納有3門/5門掀背款和5門旅行款,落戶中國的是5門掀背款。雪鐵龍在中國的本地化車型愛麗舍應用了賽納的一些外觀和內飾元素。賽納-畢加索車型也隨後在中國投產。
東風雪鐵龍賽納2003年4月16日在杭州首次亮相,作為雪鐵龍家族的一款 經典車型,歐洲上市5年來獲得了足夠大的知名度和銷量。他有2門、4門、和5門旅行款,落戶中國的是4門兩廂型。賽納這是一款具有原汁原味法國風格的轎車,造型獨特且頗具運動感。確切的說,東風雪鐵龍賽納其實是一款兩廂半式轎車,這樣,他就具備了國人喜愛的三廂儲物空間,同時又具有兩廂車優越的運動性。應改善的就是他的後方視野。因為運動性特徵的表現,賽納的後部有些翹起,使得後窗位置抬高,造成了駕駛員對正後方視野的觀察面積減小,視野水平線也升高了,看不見車尾近處的東西。另外賽納的 C柱設計很寬大,在倒車和進庫等動作的時候會影響一部分駕駛員的觀察。普遍反映的做工不夠精細的問題確實存在,很多塑料件使得車內感覺有所降低,桃木裝飾質感不夠真實,使得中控颱風格有些尷尬。相對歐洲版本,賽納在中國沒有經過太多的改變。
![空間座椅](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b/m6bf27b0a4dfb9bebbbb474187db8a4ef.jpg)
空間座椅
由於家用轎車一直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90年代的賽納和現在的同級緊湊家用轎車相比顯得比較嬌小。車長4188mm,車寬1705mm(帶防擦條),車高1420mm(在法國為1400mm),軸距2540mm,和ZX相同,大於同時代的大眾捷達IV(中國稱寶來)和高爾夫IV。賽納的後繼車型是和307同平台的C4,該車軸距達到了2610mm,這是如今緊湊家用轎車的標準軸距。值得一提的是,C4內部空間對同時代的大眾捷達V(中國稱速騰)及高爾夫V仍然有優勢。
![賽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7/m17471c1d6ba294ebba8404e31ab50418.jpg)
賽納
![中控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5/m6584940a92121d688fc4d6a099a9b4cb.jpg)
中控區
被動安全性是什麼?就是車禍發生時嘭的一聲過後能給人帶來安全的裝備。賽納的被動安全我來講講,首先是從外觀的車身構造來說,雪鐵龍特有一體承載式車身,車身70%表面覆蓋件為進口雙面鍍鋅鋼板,側圍一體成型,無焊縫,B柱與車身一體成型與定部有加強梁整個環繞車身形成一個籠式車身,不怕測撞,翻滾。車門無焊縫一體衝壓成型。前部車身大梁有雙吸能件構成,保險杠蜂窩狀結構,可抵禦10公里撞擊不開裂,內部有鋼樑加強。發動機採用懸浮是設計,進氣岐管為抗高溫複合材料,如果正面撞擊首先保險杠受力分散,雙吸能件受力分散,再有發動機受力脫落不進入駕駛艙造成傷害,進氣岐管破碎吸能不進入駕駛艙造成傷害,發動機自動燃油切斷裝置啟動切斷油路防止爆炸。力量經由A柱、門檻、底盤分散出去,駕駛艙保證不變形。駕駛艙內部,正面雙級燃爆雙氣囊,根據碰撞不同,開啟大小也不 同。附駕駛座氣囊可以鎖止,前排預張緊式三點安全帶,發生碰撞時自動下拉,使人和座位成為一體,防止脊椎受傷,另外雙發泡沫加強座椅旋轉軸式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撐。再有後排三條三點式安全帶為後排乘坐人員提供安全保證。吸能式車后尾廂設計防止追尾帶來的傷害。主動安全就更多了諸如bosh的ABS+EBD+BA,四輪碟剎,195款胎……起碼記住賽納為03、04、05WRC世界拉力錦標賽冠軍車型,安全性絕對沒說的!而且雪鐵龍造車理念安全第一位,曾經在1913年在巴黎舉行的汽車比賽中因為各國廠商為了速度都不注重車身材料致使7人死亡,打那以後安德列·雪鐵龍就一直把安全作為造車的第一位,世界上第一輛全鋼車身的轎車就是雪鐵龍的。
車型 | 排量 | 排放標準 | 廠方油耗 | 實際油耗 | 功率 | 軸距 | 扭距 |
2.0MT標準型 | 1997 | 歐3 | 5.9(90KM/H等速) 7.4(120KM/H等速) | 8L/100KM | 97/6000 | 2540 | 190/4100 |
2.0AT標準型 | 1997 | 歐3 | 6.6(90KM/H等速) 8.4(120KM/H等速) | 10L/100KM | 97/6000 | 2540 | 190/4100 |
2.0MT豪華型 | 1997 | 歐3 | 5.9(90KM/H等速) 7.4(120KM/H等速) | 8L/100KM | 97/6000 | 2540 | 190/4100 |
2.0AT豪華型 | 1997 | 歐3 | 6.6(90KM/H等速) 8.4(120KM/H等速) | 11L/100KM | 97/6000 | 2540 | 190/4100 |
徠低速時加速迅猛,底盤尤其出色,制動力度適中,操控性、車身穩定性優秀。彎道表現近乎完美,低速時雜訊抑制效果較好,高速下發動機雜訊渾厚悅耳。
![賽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d/mbde47265f33237d9e834ec65649509bb.jpg)
賽納
即便有種種優點,而且價格相對低廉,但賽納從來都不是市場的寵兒,在西歐和中國都是如此。高爾夫IV及其SEDAN版本捷達IV(寶來)在歐洲對其他車型造成巨大壓力,賽納也不能倖免。雖然306平台口碑上佳,但由於設計陳舊,面對較新的雷諾梅甘娜(Megane),福特福克斯(Focus)時賽納也處於明顯下風。在中國,小巧而昂貴的賽納從來也沒有進入主流,其銷量最佳的時間是區域經銷商買斷銷售的時期,由於價格變得低廉,銷量連續數月達到了以前不能企及的每個月上千輛。但這些車已經是全世界最後的嶄新的賽納。
![賽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1/m71f0a4f765f39068f18485a537e85b71.jpg)
賽納
法國90年代以來的小型車產品擁有強烈的個性,以306,Clio和Saxo為代表的一批車型在世界上樹立了法式鋼炮的形象,它們輕盈而靈活,略帶神經質的行駛風格十分獨特,而306平台在高速行駛時還不失大車的穩重感。但這些都已經隨著舒適而平庸的新一代車型隨風而去。在法國傳統鋼炮世家中,現時唯有Clio一息尚存,賽納則成了雪鐵龍在這一幕中的絕唱。畢竟,這是一個擁擠的時代——不論車外還是車內都是如此,轎車也必須隨之進化。
賽納在世界拉力錦標賽(WRC)賽場上取奪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事實上,它是近年來在拉力賽領域最成功的車型。當然,它的傳奇故事總是和傳奇車手,法國人塞巴斯蒂安-勒布(Sébastien Loeb)的名字交織在一起。賽納的歷史如果沒有這段WRC記錄,可以說是不完整的。
![賽納WRC](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8/m48360b2a1c7eeabac0d442bd0beea321.jpg)
賽納WRC
2001年,採用XU7發動機本體,前後麥花臣懸掛,6前速序列式波箱,動力超過300匹的四驅渦輪增壓車型賽納WRC正式出現在WRC賽場上,傳奇拉開序幕。已在雪鐵龍車隊服役數年的勒布也藉此機會開始發力,攻城拔寨,書寫自己輝煌的歷史。隨後發生的事情可說盡人皆知,在2003-2005年,賽納為雪鐵龍贏得連續三年的WRC車隊年度總冠軍,勒布本人也在2004-2006年與賽納搭檔(當然,還有他的領航員Daniel Elena)獲得年度車手總冠軍。特別是在2006年,在雪鐵龍忙於研製C4賽車,對其支持有限的情況下,勒布頂住了其他廠商車隊的壓力(特別是裝備了福克斯WRC的福特車隊),在私人車隊克羅諾斯-道達爾-雪鐵龍(KRONOS TOTAL CITROEN)輕鬆衛冕。
像大多數職業汽車比賽一樣,WRC對各組別參賽車輛的性能參數有嚴格要求,以免比賽成為純粹的馬力競賽。受此限制,賽納WRC在性能指標上並不比其他競爭者,比如斯巴魯翼豹和福特福克斯更突出。其連續勝利的原因一直受到熱議,天才勒布的貢獻顯然是必要的,他的實力和成就受到公認,在拉力賽領域的地位如同舒馬赫在F1。
![其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6/m66f3b0b9dd2d293b23a487ff784f8449.jpg)
其他
2007年,雪鐵龍車隊攜勒布再度復出,但這次領銜紅色旋風的是C4 WRC賽車。勒布的征程遠未結束,C4也繼承賽納的精神,一如賽納繼承ZX的衣缽,在賽場上繼續PSA賽車的傳奇故事。如果WRC有一個“最激動人心賽車”的獎項,那它一定屬於那紅色旋風,勝利的象徵——賽納W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