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玄妙真君

清虛玄妙真君

清虛玄妙真君即武當張三丰明世宗加封他為“清虛玄妙真君。”

簡介


即武當張三丰,明世宗加封他為“清虛玄妙真君。”

個人經歷


中國武術的待點有南派、北派、內家、外家之別,素有“南尊武當,北重少林”之說,少林拳奉達摩為始祖,武當拳則以張三丰為開山。
作為道教神仙的張三丰,關於他的傳說就相當多,僅名字型大小就有二十餘個,有通、全、全 一、百化、玄玄子、三豐、三峰、山峰居寶、君實、思廉、瘋漢子、迫退道人等。或說他是陝西寶雞人,或說是山西平陽人,還有說是遼陽積翠山人。或是天目山人,實際上從南北朝到明代有多人,竟三豐所化,時間延續一干多年,地域遍及大江南北。
北宋時的張三丰,據《王征南墓誌銘》》和《寧波府志》載,三豐北赴洋京途中的一個夜晚,夢見真武神君降臨,向他傳授掌法。次日黎明,張三丰用神拳打敗了一群攔路搶劫的強盜,從此,張三丰以武當內家拳技聞名一世。
元明時的張三丰字君寶,或叫君實,號玄子。據說他長得天生一副神仙像,魁偉的體形如龜似鶴,兩耳垂是,硬長的眉毛下鑲嵌著一雙圓大的眼睛,他打扮十分奇特,無論春夏秋冬總是穿著一件破爛衣服,披著一件蓑衣,人稱張邀遇,有時一餐食數斗,有時數日一食,或者數月不食,自其父母死後就開始了漫長的雲遊生活,日游名山古剎,夜通道教經書,當初的行蹤在北方,出沒於北京、太原、西安一帶,在終南山,寶雞停留尤長。後來南下至湖北武當山煉丹修道,在玉虛宮前結庵,最終煉成九轉金丹。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灣派使者四方尋訪他,竟毫無蹤影。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 車修建“遇真宮”,並建真仙殿,殿中供奉張三丰的銅鑄安金像。張三丰身穿道袍,頭戴斗笠,腳穿草鞋,神態飄逸,一到仙風道骨。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封為“通微顯化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