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我爸爸的結果 展開
- 2007年安東尼·布朗所著書籍
- 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我爸爸
2007年安東尼·布朗所著書籍
《我爸爸》作者【英】安東尼·布朗,是2007年4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講述籍牛毛,《爸爸》角式,撼靈描繪熱崇拜。
簡單朴語言精設計排句式,吻描繪既強壯溫柔爸爸,僅、足,溫暖陽。
《爸爸》安東尼·布朗
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我爸爸什麼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
我爸爸繪本封面
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輕輕鬆鬆就跑了第一名。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快。
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像房子一樣高大,有時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是個偉大的舞蹈家,也是個了不起的歌唱家。
他踢足球的技術一流,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愛他,而且你知道嗎?
他也愛我!(永遠愛我。)
1、在人物表現上:爸爸是很特別的人,外表強壯、有自信,不過卻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這些都是孩子們心中的爸爸,對“我爸爸”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感,樹立起孩童時期爸爸在我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那是孩子對父母的極端的尊重和崇拜。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爸爸”的形象越來越趨向於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可是爸爸對我的愛卻從來沒有減少過。
2、在情感共鳴上:與文本進行對話,與作者進行對話,深入理解文本后,再想辦法引導孩子感受文本:由《我爸爸》,到“我愛爸爸”,最後到“爸爸愛我,我愛爸爸”的情感升華。
3、在畫面處理上:教師真正被故事所打動,還要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所有的畫面爸爸都穿了一件格子上衣,這是為什麼?孩子課上也許會說爸爸變成了馬的爸爸。這是因為孩子不了解畫面背後的故事:這件上衣是作者安東尼的爸爸的遺物。作者在繪畫過程中每一次畫到這件格子上衣,都是對爸爸的一份思念和緬懷。
4、預設的閱讀目標:
(1)、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回憶比較繪本中的爸爸所具有的各種能力和品德,並讓孩子在熟悉中親近,學會關心自己的爸爸,和自己身邊的人。
(2)、感受自己爸爸的威猛高大,無所不能,為能有這樣的爸爸而感到自豪。
(3)、慢慢感受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細細體驗家人之間暖暖的愛意。
1、好故事需要細讀:讀一遍是肯定不夠的,只有深入仔細的去解讀他,孩子們才能深深地被故事中的爸爸所吸引,他們也會跟隨一幅幅圖片的出現,一起大笑、一起深思、一起感受著爸爸那溫暖得像太陽一樣愛。所以一個好的故事匆匆一遍感受和細細的嚼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2、自然演繹出的精彩比喻:在故事中“我爸爸像魚一樣……我爸爸像河馬一樣……我爸爸像馬一樣……”可以讓孩子們來描述自己的爸爸或者“我媽媽”“我爺爺”“我奶奶”……
3、發現細節:在故事繪本中有很多畫面其中有很多細節,有很多小的插畫,如:我的爸爸連大野狼都不怕。後面就藏著小紅帽和三隻小豬。不但豐富畫面,更凸顯了爸爸的勇敢。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孩子們會感受到這些圖片好像就在說話一樣,我想這才是我們我們常說的“圖文並茂”的根本所在。我想孩子們最終會感受到爸爸其實很普通,平凡,因為這份愛,所以在我的眼中就像是太陽(圖中背景牆上掛著的一幅畫中就藏著太陽。)只因為是他是我的爸爸,我好愛他。
作者安東尼·布朗
他被公認為圖畫書界的“超現實派畫家”,他回憶說自童年起,超現實主義畫家就對他產生巨大的影響了:“當我11歲時發現了勒內·馬格里特和薩爾瓦多·達利之後,我就被超現實主義畫派瘋狂地迷住了。馬格里特是一位畫謎大師,他畫的畫就像是某種不可能出現的事物的快照!”
197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圖畫書《穿越魔鏡》(Through the Magic Mirror),它緊密地建立在馬格利特的基礎之上。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情節太少,圖畫周圍留下的空白也太多,儘管這後來成了他沿襲至今的風格,但這本處女作並沒有獲得成功。第二本圖畫書是《在公園裡散步》(A Walk in the Park,1977)也不是一本成功的圖畫書,有評論家認為這是一本給大人看的圖畫書,而不是一本給兒童看的圖畫書,甚至還有人嘲笑他是在“作一次以自我為中心的旅行”。直到1983年他出版了第七本圖畫書《大猩猩》,才一舉成名,獲得了包括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等諸多大獎的肯定,被先後譯成了十四種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