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內兄弟

達內兄弟

達內兄弟,比利時電影導演組合,由哥哥讓·皮埃爾·達內和弟弟呂克·達內組成。 1996年,執導劇情片《一諾千金》,該片入圍第4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1999年,執導劇情片《羅塞塔》,該片獲得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02年,執導劇情片《他人之子》,該片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5年,執導犯罪片《孩子》,該片獲得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像機獎”的評委會主席。2008年,執導劇情片《羅爾娜的沉默》獲得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2011年,執導劇情片《單車少年》,該片獲得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2014年,執導劇情片《兩天一夜》,該片獲得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16年,執導懸疑劇情片《無名女孩》,該片獲得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演藝經歷


1978年,執導紀錄片《Le chant du rossignol》,從而正式開啟了他們的導演生涯。1987年,執導由布魯諾·克雷默、傑奎琳·博倫合作主演的劇情片《法爾什》,這是達內兄弟執導的首部電影。1992年,執導由羅賓·瑞努奇、法比恩·巴布、文森特·格拉斯聯合主演的劇情片《我想你》。
1996年,執導由傑瑞米·雷乃、奧利弗·古爾邁、索菲·勒布特聯袂主演的劇情片《一諾千金》,該片入圍第4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1999年,執導由奧利弗·古爾邁、艾米莉·德奎恩聯袂主演的劇情片《羅塞塔》,該片獲得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2002年,執導由奧利弗·古爾邁、摩甘·馬林納合作主演的劇情片《他人之子》,該片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之後,這部影片被《視與聽》(英國電影雜誌)評選為“十年30部電影”之一。
2005年,執導由傑瑞米·雷乃、黛博拉·弗朗索瓦、奧利維耶·古爾梅聯袂主演的犯罪劇情片《孩子》,講述了靠政府津貼和非法交易生活的布魯諾和索尼亞意外生下了孩子吉米后,因為孩子和以後的生活而分道揚鑣的故事,該片獲得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達內兄弟憑藉該片獲得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並代表比利時角逐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像機獎”的評委會主席。
2007年,與其他34位導演聯合拍攝了“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的3分鐘短片《每人一部電影》;2008年,執導由安塔·多布羅西、法布里齊奧·羅吉恩、傑瑞米·雷乃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羅爾娜的沉默》,講述了非法移民羅爾娜為了獲得戶籍和癮君子克勞迪假結婚,結果自己也陷入另一個假結婚陷阱的故事,達內兄弟憑藉該片獲得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之後,該片被《紐約客》(美國雜誌)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被法國《電影手冊》評選為“十佳影片”。
2011年,執導由西西·迪·法蘭絲、托馬斯·多雷、傑瑞米·雷乃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單車少年》,講述了一個被生父拋棄在孤兒院的11歲男孩西里爾誤入歧途,在薩曼莎的關懷下又迷途知返的成長故事,該片獲得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6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達內兄弟憑藉該片獲得第2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之後,該片被《視與聽》(英國電影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佳電影”、被《電影評論》(美國電影雜誌)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
2014年,執導由瑪麗昂·歌迪亞、法布里齊奧·羅吉恩、奧利維耶·古爾梅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兩天一夜》,該片獲得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達內兄弟憑藉該片獲得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提名,並代表比利時角逐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之後,該片被《視與聽》(英國電影雜誌)評選為“年度二十佳影片”。
2016年,執導由阿黛拉·哈內爾、傑瑞米·雷乃、奧利弗·古爾邁聯合主演的懸疑劇情片《無名女孩》,講述了年輕女醫生傑妮探尋黑人妓女死亡真相的故事,該片獲得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第42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提名。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達內兄弟的父親呂西安·達內是一名機械製圖員,他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過抵抗運動,後來他成為基督徒並經常參加宗教活動,他們的母親是一名歌唱演員,後來她開始專職照顧家庭,同時他們還有一對姐妹。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無名女孩》 電影
2014年《兩天一夜》 電影
2011年《單車少年》 電影
2008年《羅爾娜的沉默》 電影
2007年《每人一部電影》 短片
2005年《孩子》 電影
2002年《他人之子》 電影
1999年《羅塞塔》 電影
1996年《一諾千金》電影
1992年《我想你》電影
1987年《法爾什》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無名女孩》 電影
2014年《兩天一夜》 電影
2011年《單車少年》 電影
2008年《羅爾娜的沉默》 電影
2005年《孩子》 電影
2002年《他人之子》 電影
1999年《羅塞塔》 電影
1996年《一諾千金》電影
1992年《我想你》電影
1987年《法爾什》電影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無名女孩》 電影
《天文館》 電影
《畢業會考》 電影
《舞女》電影
《赫迪》電影
《約瑟夫之子》電影
2015年《牛仔們》電影
《女僕日記》 電影
2014年《兩天一夜》 電影
《野蠻生活》電影
2013年《職業死人》電影
《瑪麗娜》電影
2012年《山之外》 電影
《銹與骨》 電影
2011年《單車少年》 電影
《國家行政》電影
2008年《羅爾娜的沉默》 電影
2006年《陸軍上校》電影
2005年《孩子》 電影
《職場殺手》電影
2003年《活著的世界》電影
《被暗殺的陽光》電影
2002年《他人之子》 電影
1999年《羅塞塔》 電影
1996年《一諾千金》電影
1992年《我想你》電影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2019 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年輕的阿邁德(提名)
▪2016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無名女孩(提名)
▪2014 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兩天一夜(提名)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單車少年(獲獎)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單車少年(提名)
▪2008 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 羅爾娜的沉默(獲獎)
▪2008 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羅爾娜的沉默(提名)
▪2005 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孩子(獲獎)
▪2002 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他人之子(提名)
▪1999 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美麗羅塞塔(獲獎)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2012 第6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單車少年(提名)
歐洲電影獎
▪2014 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 兩天一夜(提名)
▪2011 第2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 單車少年(獲獎)
▪2011 第2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單車少年(提名)
▪2005 第18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孩子(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5 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兩天一夜(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2017 第42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無名女孩(提名)
▪2015 第4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兩天一夜(提名)
▪2012 第37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單車少年(提名)
▪2009 第3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羅爾娜的沉默(提名)
▪2006 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孩子(提名)
▪2006 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孩子(提名)

人物評價


作為當今世界恪守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重要導演組合,達內兄弟從戲劇入行、帶著多年的紀錄片拍攝經驗,投入了劇情片的創作。呈現了這個工業城市在社會的轉型時期被時代忽略、遺忘的人群。那些通過聚焦失業、移民和青少年等社會問題,切八了對人性的探索,構建了他們風格化的影像世界。(《電影藝術》評)
在達內兄弟的電影世界里,觀影者往往能經歷非凡的、關於普通人的故事。他們的美學原則即追求簡化而不繁複,減少不必要的矯飾而直抵事件的核心。因而他們較少依賴建制鏡頭,喜歡追隨對視覺提喻的偏好,通過局部的視角來揭示全部。(《電影世界》評)達內兄弟的影片具有強烈的視聽和敘事風格,繼承了歐洲寫實主義的傳統並加以極致化的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似於布列松式的剋制、隱忍並帶有特殊美和敏銳感的風格。(《電影評介》評)
達內兄弟在劇情片的製作中也堅持“開放”的狀態,不用複雜的設備,堅持穩健的手持攝影,注重細節,發現日常的戲劇性,讓“尋常”煥發出寫實主義的人性光輝。達內兄弟的多部電影里已見端倪:手持攝影和偏於黯淡的色彩傳遞出樸拙的真實感和震撼度;劇情以小見大,耐心鋪陳,細節處帶來重大轉折,於無聲處聽驚雷,真實和未知交織出扣人心弦的質感;劇情的進展保持開放的狀態,節制抒情,不煽情不拔高,這是他們作為電影工作者的無奈與局限:面對本質不公允的社會結構,導演能夠去發現、去照亮被遮蔽的沉默者,卻不可能有能力為普通人重建秩序。而這已經是電影工作者的良心了。(Mtime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