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九頭山的結果 展開

九頭山

內蒙古

九頭山,位於內蒙古寧城縣大明鎮遼中京遺址北15華里處,海拔888米,今稱九頭山或九龍山,遼時稱七金山。這片東西長不過十里,南北寬不足五里的群山,以其巍峨的山勢,成為大遼一代名山。九頭山山勢獨特,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西側三座山峰相連,形似筆架,象徵文風日上。主峰桃山雄偉挺拔。東側五座山峰高低錯落,酷似行龍。

概述


九頭山在大唐時期曾建奚王避暑庄。契丹建國后,征服了奚族,此地歸屬契丹國管轄。公元1004年,宋遼雙方簽訂“澶淵之盟”,遼宋兩國成為兄弟之邦。為加強交往,遼王朝決計建設一座新都城。“遼統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 年)蕭太后與遼聖宗嘗過七金山、土河之濱,南望雲氣,有浮郭樓闕之狀,因議建都,擇良工於燕薊、董役二歲,擬神都之制”。於是一座氣勢雄偉的新城遼中京崛起在北國大地。成為遼代中晚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並把七金山的奚王避暑庄,擴建成遼帝夏缽行宮。公元1065年,即遼咸雍元年建起大遼皇家寺院三學寺,一時香火旺盛。山頂修建了野香亭,用於觀光覽勝。七金山成了遼代皇帝朝覲觀光、消暑納涼的勝地,遼國滅亡后,三學寺和遼帝夏缽行宮毀於戰火,如今遺跡尚存,斷壁殘垣見證著歷史的興衰更替。

典籍


歷史典籍對九頭山多有記載。《遼史·地理志》記載,“中京大定府有七金山”;《熱河志》載,“和爾博勒津山,漢名七金山”;《元一統志》載,七金山“在大寧縣北十五里,東西長十里,南北廣五里,山有七峰,因名。遼時曾建三學寺於中”;《方輿紀要》載,“七金山——中多長松,一望郁然,北人皆畜牧於此,衛境之大山也”。
三學寺是九頭山的重要建築,它佔地近百畝,佛殿飛檐斗拱,寺內暮鼓晨鐘,香火十分旺盛,據史書記載,遼聖宗曾多次“幸七金山三學寺”。該寺自建至廢,歷時近百年,到金時,因戰火兵燹已漸敗落。金代大文學家、翰林大學士、禮部尚書趙秉文在任北京路(治舊遼中京)轉運司支度判官時,曾多次遊覽九頭山,憑弔三學寺,並有“七金山寺”“三學寺對月”等詩作流傳於世。“想見當年崇奉日,無邊花雨散諸天”,再現當年的勝境。
九頭山為遼時皇族們避暑消夏之地。遼史記載,聖宗耶律隆緒曾多次“釣土河,幸中京,避暑七金山”。北宋出遼使宋綬的《上契丹事》文中也有記載,出遼中京“道北奚王避暑庄,有亭台”,可見九頭山不愧為一代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