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普龍的結果 展開

馬普龍

蜥臀目鯊齒龍科

馬普龍(屬名:Mapusaurus)意為“大地蜥蜴”,是種巨型肉食龍下目恐龍,小於霸王龍蠻龍,但也是目前第3大的食肉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阿根廷,約8700萬年前的科尼亞克階。馬普龍的體型大於它們的近親鯊齒龍南方巨獸龍,是目前發現的最大個體,體長約14.5米,體重可達12噸。在2006年,科里亞、科爾根據編號MCF-PVPH-208.203標本,估計馬普龍的身長約14.5米。馬普龍的其他零散骨頭來自於略小一些的個體,這些標本體型要小於南方巨獸龍,而科里亞、科爾估計南方巨獸龍約13.8米。因此馬普龍的身長約10到14米。體重則是根據編號MCF-PVPH-208.234標本的股骨,重量接近10噸。而目前最大的馬普龍個體,體重達到了12噸。這使得馬普龍成為了已知第三大的食肉恐龍,也是目前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南美洲食肉恐龍里體型最大的。

物種簡介


簡介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暴龍是曾生活在地球上的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然而一項最新發現卻顛覆了這一認識。
加拿大考古學家17號宣布,經過長達11年的考古研究,他們已通過化石發現並確認了一個新種類的大型食肉恐龍,其體型要遠遠超過所有已發現的食肉恐龍。根據研究,這種
恐龍主要在9000萬年前生活在如今的智利、阿根廷一帶,科學家們根據當地土著的名稱“馬普切人”,把它命名為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
馬普龍
馬普龍

結論

化石表明,成年馬普龍的身高達到12—13米,而此前被認為是最大食肉恐龍暴龍的典型身高則僅為6米,另外馬普龍的體長也在12米左右,和普通的公共汽車相差無幾,而體重則達到了驚人的6噸。
馬普龍
馬普龍
馬普龍的另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在於,考古學家們曾在同一地點發現7具不同年齡的馬普龍化石,這表明馬普龍和其他獨居的大型食肉恐龍不同很可能是一種群居的恐龍。考古學家推測,馬普龍通過群居來為自己獵取食物提供方便,甚至連最大的恐龍——體長達40米的阿根廷龍——也是馬普龍的盤中佳肴。

發現

馬普龍(屬名:Mapusaurus)意為“大地蜥蜴”,是種巨型肉食龍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阿根廷。馬普龍與它們的近親南方巨獸龍非常類似,它身長超過12.2米。
馬普龍的化石是在1997到2001年期間,由一群阿根廷與加拿大科學家共同組成的團隊,一個包含至少7個不同個體的骨床中所挖掘出來,該骨床的地質年代為森諾曼階。
在2006年,羅多爾夫·科里亞(RodolfoCoria)與菲力·柯爾(PhilCurrie)推測這個骨床可能是許多屍體堆積而成,是某種掠食者陷阱,也許能提供馬普龍行為的線索。目前已知的其他獸腳類骨床包括:猶他州克利夫蘭勞埃德採石場的異特龍骨床、艾伯塔省的阿貝力龍骨床以及蒙大拿州的巨龍骨床。
古生物學家羅多爾夫·科里亞否定他之前所提出的假說,他在一個會議上提出這個化石集合處,可能顯示馬普龍以群體獵食,共同圍捕大型獵物,例如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如果這個假設屬實,這骨床將是除了霸王龍以外的大型獸腳類恐龍群體獵食的第一個大量證據。但仍不確定馬普龍是以有組織的群體獵食,還是以隨機聚集的方式獵食。

化石簡介

馬普龍的化石是在1997到2001年期間,由一群阿根廷與加拿大科學家共同組馬普龍與人對比成的團隊,一個包含至少9個不同個體的骨床中所挖掘出來,馬普龍化石標本的地質年代最初被大致研究,認為大約是9700萬年至9400萬年前之間的白堊紀中期森諾曼階,後來在2013年重新仔細鑒定,發現馬普龍的生存年代應屬於87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科尼亞克階。在2006年,羅多爾夫·科里亞(Rodolfo Coria)與菲力·柯爾(Phil Currie)推測這個骨床可能是許多屍體堆積而成。馬普龍的大量化石包含了9個個體,但總體骨骼標本都算不完整,儘管目前可以拼湊出70%完整的骨架,但部分肋骨、鼻骨、後腦勺、部分脊椎、尾巴末端、大部分雙腳依然未發現。最大個體可達14.5米長,12噸重,使得馬普龍成為了體型第三大的食肉恐龍,小於霸王龍、蠻龍。

年代糾正

馬普龍的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的烏因庫爾組(Huincul Formation)。烏因庫爾組(Huincul Formation)地層的年代大致為白堊紀中期的森諾曼階到白堊紀晚期的科尼亞克階,距今約9700萬年到8600萬年前。蜥腳下目的阿根廷龍,也是在烏因庫爾組裡被發現,此外該組發現的還有阿貝力龍科的食肉恐龍肌肉龍和蠍獵龍。馬普龍模型馬普龍化石所處的年代,以前被認為來自於9700萬年前至9400萬年前之間森諾曼階的地層。這也意味著,和它們的近親南方巨獸龍以及龐大的阿根廷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但在2013年,其他科學家重新鑒定馬普龍化石發現地層的地質年代,發現馬普龍化石的年代其實應為晚白堊紀時的科尼亞克階,約87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馬普龍的生存時代相當晚期,是生存時期最晚的已命名的鯊齒龍科恐龍。
古生物學家羅多爾夫·科里亞否定他之前所提出的假說,他在一個會議上提出這個化石集合處,直接顯示了馬普龍會以群體團結合作的方式獵食,共同圍捕大型獵物,例如巨大的蜥腳類恐龍。這骨床是除了異特龍以外的大型獸腳類恐龍群體獵食的第一個大量證據。但有少數科學家表示,他們仍不肯定馬普龍是以有組織的群體合作方式獵食,還是以隨機聚集的方式獵食。但絕大多數的研究人員都同意前者,並認為馬普龍很可能時常過著群居生活,一起合作捕食。

特點

馬普龍的屬名為Mapusaurus,其中“Mapu”來自於馬普切人的字詞,意為“陸地的”或“大地的”,而“sauros”在希臘文中意為“蜥蜴”。模式種為玫瑰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是以化石所發現的玫瑰色岩石為名。馬普龍
玫瑰馬普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體長40英尺,體重大約6噸,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物種。由於考古學家在遺址處同時發現幾具玫瑰馬普龍骨骼殘骸,認為可能數只玫瑰馬普龍圍攻捕殺了一隻體型最大的食草性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其體長100英尺,當玫瑰馬普龍一起向阿根廷龍進攻時,龐大的阿根廷龍倒下還未斷氣時肢體就被這些殘忍的掠食者撒碎。
玫瑰馬普龍生活在1億年前,它比霸王龍要大,甚至體型還超過了其較年長的同胞物種——南方巨獸龍(Giganotosaurus),它們的牙齒窄而鋒利像刀片一樣,有利於撕咬獵物。其骨骼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
玫瑰馬普龍的獨特處在於:顴骨的上方顴骨突分裂成兩叉、下顎舌骨的前孔小,
馬普龍頭骨化石
位於齒骨與夾骨連接處上方、第二與第三掌骨固定、肱骨有較寬的末端,跟髁狀突之間有小分隔、腸骨的短肌窩往坐骨腳延伸。
主要辨認要訣:腦袋很長很大,前肢很短小,軀幹瘦,眶前孔很大,牙齒非常鋒利。

形態特徵


科里亞與柯爾在2006年將馬普龍鑒定為一種獸腳亞目鯊齒龍科恐龍,與南方巨獸龍的差異為頭顱骨有厚、多皺紋、未固定的鼻骨,鼻骨與上顎骨和淚骨的接合處前段較狹窄;眶前窩在上顎骨之上有較大的延伸;較小的上顎孔;眶前孔與上顎孔之間有較寬的骨棒;位置較低、較平坦的淚骨角;額前骨橫切面與淚骨寬度相比較寬;眼瞼骨腹側面往後緣彎曲;較淺的齒間骨板;美克耳氏館的位置較高;齒骨后腹側緣更往後傾斜。

下級分類


2006年,科里亞與柯爾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馬普龍屬於鯊齒龍科,而馬普龍股骨上的結構物顯示它們與南方巨獸龍的關係較近,而離鯊齒龍較遠。科里亞與柯爾根據這層關係,提出一個新的單系群分類,南方巨獸龍亞科。該亞科的定義為:在鯊齒龍科之中,親緣關係較接近南方巨獸龍與馬普龍,而離鯊齒龍較遠的所有物種。魁紂龍暫時被分類於南方巨獸龍亞科,需要更詳細的敘述才能做更正確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