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上海東南醫學院的結果 展開
- 1926年創建的公辦大學
- 醫藥類公立大學
上海東南醫學院
1926年創建的公辦大學
上海東南醫學院現為安徽醫科大學。
原東南醫科大學於1926年5月29日創辦於上海,郭琦元先生為第一任校長。1930年1月更名東南醫學院。
根據民國政府教育立法變化要求,1930年1月,東南醫科大學改稱東南醫學院。
安徽醫科大學為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計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躋身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工程”,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承擔高校。
上海東南醫學院
學校將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題詞“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確立為校訓,弘揚“愛國愛民,獻身人類健康”的光榮傳統,秉承“興國、奉獻、仁愛”的育人理念,倡導踐行“求真、求精、求新”的優良學風,致力於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
學校現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巢湖臨床醫學院院區等4個主要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820畝。有直屬教學機構16個,直屬附屬醫院6所(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巢湖醫院、附屬阜陽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附屬宿州醫院/宿州市立醫院、附屬婦幼保健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附屬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附屬心理醫院/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
東南醫學院創辦於上海南市,前身為東南醫科大學。
私立東南醫科大學、私立亞東醫科大學、私立南洋醫科大學,三校校址都在南市,且前後關聯。
1925年秋,滬軍營路私立亞東醫科大學因罷課學潮停辦。該校兼職教授郭琦元等於1926年5月在亞東醫大原址創辦私立東南醫科大學。同時成立以留日醫學人士褚民誼為首的校董會,郭琦元任校長。1926年9月開學。
創辦初,僅設專科。在校學生除原亞東醫大全體學生和東南醫大第一批新生外,還有廣州光華醫專轉來的部分學生,共計400人。1927年,學校仿照德、日學制,改辦為本科5年制,並設預科。1930年1月,改稱私立東南醫學院,經教育部批准立案。
1918年顧南群創辦南洋醫院于山海關路,同時籌設南洋醫學專門學校。醫院由於業務發展遷至南市黃家路83號,山海關路院舍開辦醫專,顧南群任校長。1922年聘虹口福民醫院院長日籍醫師頓宮寬博士為名譽校長,顧南逵任校長,遷校至南市黃家路。1924年增設預科,改組為南洋醫科大學。有學生200餘人,另租薩坡賽路(今淡水路)臨時校舍。1926年,學校遷至淮安路。1929年更名私立南洋醫學院,教育部批准立案。1930年秋,學校風潮迭起,1931年6月郭琦元接任校長,學院奉教育部令停辦。學生400餘人,多數轉入東南醫學院及同德醫學院、南通醫學院。
上海東南醫學院
抗戰勝利后,東南醫學院遷至南市製造局路565號。當時學院有13個學科,30餘名專職教師,50張病床,近8000平方米校舍。東南醫學院從建校到1949年的23年中,共培養畢業生1145人,湧現出一批有成就有影響的高級專門人才。
1949年12月,東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遷到安徽懷遠縣。1951年6月22日,經中共華東局衛生部批准,東南醫學院由私立改為國有,並委託皖北行署正式接管,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52年10月改為安徽醫學院,校址合肥市。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
力挺內遷 建設內地 ――記“老東南人”湯蠡舟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也是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60周年。在這喜慶的一年,我們不禁回憶起60年前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的一幕幕。
上海東南醫學院
1926年5月,留日歸國的郭琦元先生髮起,並邀請湯蠡舟和繆征中在上海共同創建了東南醫科大學(1930年易名東南醫學院)。《中國科技史料》在“清末留日醫學生及其對中國近代醫學事業的貢獻”一文中提到:上海私立東南醫科大學是現在安徽醫科大學的前身,1926年由11名校董集資創辦,其中至少有七名董事有留學日本的經歷。該校的教職員有很多是留日歸國學生,重要職位多由他們擔當。1920年,上海留日學生顧南群創辦私立南洋醫學院,1930年該校停辦,學生由東南醫學院接管。由此可見,東南醫學院的建立可以作為留日醫學生對中國近代醫學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一例。
上海東南醫學院
上海東南醫學院
在《上海地方志》和《安徽地方志》中分別有記載“12月27日 私立東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開始遷往安徽省懷遠縣,隨遷340人,是為解放後上海首家遷往內地的醫學院及附屬醫院”;“29日上海私立東南醫學院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遷至懷遠縣辦學”。隨即,中共皖北區黨委派陳韌同志等四人來東南醫學院,陳韌同志為政治協理員,加強了黨的領導。1950年元旦,在湯蠡舟的組織領導下,東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宣布開診,設床位100張。1951年2月,皖北區黨委派李廣濤同志來院擔任黨委書記。1951年10月,由“私立東南醫學院”改製為國有的“東南醫學院”,1952年8月稍後,更名為“安徽醫學院”。在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醫學院走上了發展的光明之路。
上海東南醫學院
湯蠡舟之所以能力挺和全力參與東南醫學院的內遷,是有其深刻內在原因的,他總是把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早在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的那一年,在日本留學的他也受到運動的影響,為了吸收新知識、新思想,與其他留學生相約各向“丸善書店”訂購進步的英美雜誌,大家輪流傳閱。1925年中,學成回國后,他首先去了廣州,參加北伐戰爭,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第一醫院的醫務主任。1926年中,才應邀回上海參與創辦東南醫學院。
上海東南醫學院
1941年1月,國民黨製造的“皖南事變”前,湯蠡舟曾去過皖南新四軍總部,送藥品、器械,幫助訓練醫務人員。曾得到過葉挺軍長贈送的戰利品,簽有總部許多首長名字的日本旗大小各一面。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解散,湯蠡舟擔任了中國紅十字會副秘書長。國民黨政權在潰敗前,曾動員他去台灣。由於深感國民黨及其政府的腐敗,他毅然選擇返回東南醫學院,繼續從事他所創立的醫學院的醫療和教學事業。
1949月8月3日,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領導崔義田會見湯蠡舟。其實,他們早已經相識。崔義田於1938年參加新四軍,1940年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軍醫處處長。湯蠡舟正是在這個時期去過新四軍總部送醫、送葯,認識了崔義田。湯蠡舟在六十一年的生涯中,經歷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十年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垮台、抗美援朝,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發展和多次運動。長期的辛勞,使他終積勞成疾,於1957年10月去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湯蠡舟都迎身而上,投身其中。因而,響應共產黨的號召,力挺和組織東南醫學院內遷也就理所當然了。
(作者:湯章城,湯蠡舟之子,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原院長,九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