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雞精的結果 展開
- 複合鮮味劑(調味品)
- 具有雞肉香味的複合調料
- 動漫人物
雞精
複合鮮味劑(調味品)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可以用於使用味精的所有場合,適量加入菜肴、湯羹、麵食中均能達到效果。雞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鈉外,更含有多種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慾,又能提供一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味精產品更加註重鮮味,所以味精含量較高;雞精則著重產品來自雞肉的自然鮮香,因而雞肉粉的使用量較高。
雞精具有開胃、助消化之功效。
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味精即谷氨酸鈉,又稱味素。按我國制定的產品質量標準,合格的雞精中的谷氨酸鈉含量不應少於5‰。
科學調查認為,雞精食用量對人體,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響。
孕婦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雞精,會導致回奶、過度肥胖;未成年人還會導致性早熟。
雞精味道鮮美,在烹調菜肴時適量使用,能促進食慾.雞精的鮮味主要來自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是谷氨酸的鈉鹽,它有強烈的肉類鮮味,易溶於水。雞精進入胃腸后,所含的谷氨酸鈉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種氨基酸,參加人體內的代謝活動,具有改善大腦功能和穩定人的情緒的作用,有利於智力發育。
雞精性平、味酸,具有開胃、助消化之功效,所含營養價值比味精更高。
根據《雞精調味行業標準》,指的就是雞精調味料chicken essence seasoning,以味精、食用鹽、雞肉/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鈉及其它輔料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劑經混合、乾燥加工而成,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的複合調味料。
谷氨酸鈉,g/100g ≥ 35.0
氯化物(以NaCl計),g/100g ≤ 40.0
呈味核苷酸二鈉,g/100g ≥ 1.10
乾燥失重,g/100g ≤ 3.0
總氮(以N計),g/100g ≥ 3.00
其它氮(以N計),g/100g ≥ 0.20
谷氨酸鈉,俗稱味精,含量要達到35.0%以上。
氮含量(用於檢測蛋白質雞肉/雞骨含量 可用三聚氰胺冒充)
也就是說只要雞精裡面雞肉雞骨含量高於3.2%,就符合雞精行業標準,是合格產品!
1. 包裝:合格的雞精包裝應該採用三層鋁箔包裝;
2. 顏色:如果顏色過黃,是添加色素的緣故,優質雞精的顏色不會加入色素;
3. 沉澱物:將雞精放在玻璃杯中,加入開水,過一會,溶液變清淡,杯底沉澱物較多的為假冒或劣質的雞精;真正的雞精溶液則會保持較濃的狀態,沉澱物較少;
4. 香味:真正的雞精加熱后香味持久,晾涼后仍有香味。
雞精的保存:雞精含鹽,吸濕性大,使用以後要注意密封,否則容易滋生細菌。
1、幾乎所有的菜品中都可以添加雞精,適量加入菜肴、湯食、麵食中,都可讓其口味大增,在湯菜上作用較為顯著。雞精當中含有多種調味劑,味道比較綜合、協調。同時也含有鹽,所以用雞精調味時菜品要少放些鹽。
2、雞精的使用量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所以,雞精的用量多數情況下是不同的。而味精比較純凈,用量比較穩定。
3、味精是非常容易溶於水的,所以通常來講,在烹飪時在起鍋之前加入味精效果最佳,菜肴的味道也會更加的鮮美。這是因為,味精若在水溶液中長時間加熱,會生成焦谷氨酸鈉,焦谷氨酸鈉雖無害,但同樣也沒有鮮味。雞精的用法就沒那麼多要求了,任何時間放到菜品中,效果都不錯。
4、味精是一種增鮮的調味料,炒菜、涼拌、做湯等都可以使用。也不能在酸性食物中加入味精,因為味精呈鹼性。做涼拌菜時味精應用熱水融化,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是85℃。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孕婦及嬰幼兒不宜食用,心臟病、皮膚病、肝病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慎食、痛風及高血壓患者慎食。
1. 投入的最佳時機是在菜肴將要出鍋的時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
2. 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果不是做湯菜,應先溶解再使用。
雞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
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
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后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
4.雞精中含有鹽,且吸濕性強,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則富含營養的雞精會生長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味精學名谷氨酸鈉,屬於一種鈉鹽,其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質分解出來的氨基酸,即便溶於大量的水中,也不能掩蓋它的鮮味。只要在使用味精時注意避免負面效應,就能很好地發揮味精的調味作用。雞精中40%的成分是味精,此外還含有雞骨粉、雞肉等成分。
使用味精、雞精要嚴格控制溫度。高溫會使谷氨酸鈉變成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有一定危害。這就是西方人所說的味精不健康的原因。因此味精在上漿、掛糊時不要添加。溫度過低時味精不易溶解,因此涼拌菜無須添加味精、雞精,如確有必要,則要用溫湯溶解后拌入味精。
雞精在70℃-90℃的條件下,所含的谷氨酸鈉溶解度最高。當受熱120℃以上時,雞精中的谷氨酸鈉就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但失去鮮味,還有一定毒性,在體內難以排出,長期積聚,會使人出現心跳加速、手抖、失眠等癥狀。所以,應該避免讓雞精在烹調時過度受熱,為此,雞精和味精都宜在菜肴出鍋后投放,這時溫度在90℃上下,雞精中谷氨酸鈉不僅能充分溶解,還能突出其特有的鮮味。
①雞精溶解性較差,如不是做湯菜,應先溶解再使用。
②雞精含鹽,且吸濕性大,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則易滋生細菌。
③雞精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痛風患者應慎食。
在酸性溶液中同樣不易溶解,在鹼性溶液中谷氨酸鈉會生成谷氨酸二鈉,氣味不良。腌漬食材時不宜添加味精、雞精。
味精在鹹味的作用下,才能顯出鮮美的味道,甜味菜品忌用。雞精、味精會和青菜、菌類、子雞、雛鴨等鮮嫩的材料中的鮮味起衝突。烹制鮮嫩材料時,則無須添加味精、雞精。
雞蛋中含有谷氨酸,鹽主要是氯化鈉。在炒雞蛋時兩種元素髮生反應后,自會生成谷氨酸鈉。因此炒雞蛋時不必添加雞精、味精。
味精、雞精不必同時添加,雞骨粉、鮮貝粉、香菇粉等較純的鮮味調料,不建議與味精、雞精同用。
1.看包裝:合格的雞精包裝應該採用三層鋁箔紙包裝。
2.看顏色:優質的雞精不摻雜色素,購買時如發現雞精顏色過黃,就要謹慎了,此類產品很可能添加了色素。
3.聞味道:優質的雞精有一股香味,且加熱后香味持久,晾涼后仍有香味。
事實上,有些雞精根本不含雞肉粉,而完全用人工合成的雞味香精取代。比如一種肉香化合物就經常被用來勾兌雞肉味。有些雞精就是用這種雞味香精與味精、澱粉、食鹽、色素等複合製成的。其實,用澱粉、蔗糖等原料發酵生產的味精才是天然的調味品,也是目前應用於食品中最主要的鮮味劑。由於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劑,成分比味精更複雜,多了許多其他成分,故對健康的風險反而更大。
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輕微有害的,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導致人體在短時間內攝取過量的谷氨酸鈉,超過機體代謝能力,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重則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並非所有的菜肴都適合加雞精,燉煮、排骨等本身具有鮮味的食物時,加入雞精會讓食物走味,影響菜的味道。這時可以選用普通味精等調味品代替。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有(心臟或者免疫系統疾病或皮膚病,肝病)患者做飯決不能放雞精。
還有一些人群,一天食用雞精過多,晚上休息會出現喉嚨干疼,做夢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引起鼻塞、頭痛等身體不適癥狀。此類人群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雞精除含有谷氨酸鈉外,更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
雞精是一種複合鮮味劑,是由兩種或多種增味劑複合而成的。雞精的主要鮮味劑是味精(谷氨酸鈉),另外還含有食鹽、糖、雞肉粉、辛香料、雞味香精等增味劑。雞肉味就是從這些東西裡面來的。其中,雞肉粉是從雞肉的汁液中加工而成的。由於其成本比味精貴很多,故雞肉粉在雞精中的含量非常少。
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味精即谷氨酸鈉,又稱味素。按我國制定的產品質量標準,合格的雞精中的谷氨酸鈉含量不應少於35% 。雞精中的其他成分是核苷酸、食鹽、白砂糖、雞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鮮劑、香精等。我國的標準規定,每百克雞精中的蛋白質含量不能少於10.7 g。
食物名稱 | 雞精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195 千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