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街道

阜陽市界首市

西城街道辦事處,地處界首市城郊結合部,是界首的教育文化中心、產業中心和商業活動中心。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三級聯創”為抓手,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為主題,形成了“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良好工作格局,激發了基層黨組織的內在動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極大地促進了全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基本簡介


西城街道辦事處地處界首市城郊結合部,是界首的教育文化中心、產業中心和商業活動中心。界阜蚌高速公路、界臨鄲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總面積17.8平方公里,包括城區、農村兩個部分,其中城區下轄7個社區,人口5.8萬人;農村下轄4個村委會,20個自然村,78個村民小組,人口1.3萬人,現有耕地1900畝。全辦共建有基層黨支部33個,黨員1102人,其中女黨員30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14人,35歲以下262人。街道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共12人,平均年齡42歲,均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本科以上學歷2人。近年來,西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依託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強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立足實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很短的時間內建成了以回收、加工廢舊銅鋁為主的汪庄工業園區和以回收加工廢舊塑料為主的呂寨工業園,截止到2006年底工業園內已入駐企業80多家,上繳稅收2800萬元,發展前景廣闊,形勢喜人。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進,西城街道黨工委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的“五個好”目標要求,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大局,狠抓了基層組織建設。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三級聯創”為抓手,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為主題,形成了“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良好工作格局,激發了基層黨組織的內在動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極大地促進了全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農業方面


西城街道辦事處
西城街道辦事處
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工作:
(1)抓好兩件大事,一是抓好農民增收這件大事,一切圍繞增收,一切服務增收;二是抓好農村穩定這件大事,通過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減輕農民負擔,轉變思想工作作風,增強民主法制觀念,確保農村大局穩定。
(2)加大力度,狠抓農業創稅經濟的發展,提升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村經濟素質。辦事處總結兩年來雙孢菇基礎建設得與失,通過廣泛的市場調查和分析,提出結合雙孢菇基地換茬種植的時機,改變基地經營機制變“大包大攬”為“指導、服務、管理”,制定了鼓勵農民種植雙孢菇的六條優惠政策:一是統一提供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二是按優惠價提供優質菌種;三是無償提供技術指導,保證每平方產菇10斤以上;四是幫助協調小額貸款戶5000元,優先優惠價購買現有生產資料;五是按保護價統一收購產品;六是獎勵成效突出者和有功人員,引導農民個人承包發展雙孢菇生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目前,新基地的生產經營取得明顯成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大超過老基地。郭窪、汪庄500畝精細蔬菜項目所生產的洋蔥、黃瓜、蒜黃、蕃茄等蔬菜供不應求,佔有了我市菜藍子的較大分額,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以汪庄、小郭寨為主建成的300畝花卉基地,開發生產市民喜愛的菊花等名貴觀賞花木和盆景,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我市花卉市場中也贏得了一定的聲譽。繼續抓好養殖經濟,目前,座落於汪庄村的界首市康達黃牛育肥有限責任公司已形成佔地20餘畝,建築面積2300平方,圈養黃牛100餘頭的規模。還充分利用西城河、溝、塘多,水面大、水質好的有利條件,放手鼓勵扶持農民結合生豬等家禽飼養,發展水產立體養殖,逐步由單一的魚類養殖向珍球、蝦蟹為一體的生態養殖模式轉化。
(3)認真實施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堅持按政策辦事,做過細的工作,把住每條政策,每個環節,規範操作,尤其是牢牢把握好“一事一議”等廣大農民群眾極為關注的熱點問題。
(4)水利上,重點圍繞農田基本建設,堅持做到溝塘改造與生態村相結合,增加旱澇保收田面積;林業上,繼續完善“綠色長廊工程”,圓滿完成轄區內的省道和鐵路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堅持生態林與經濟林建設並舉,強化管理,落實產權。
(5)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加大舊村莊改造和土地復墾力度,嚴禁亂圈濫佔耕地,切實保護耕地資源。

鄉鎮企業


西城街道辦事處汪庄村舉行我市首個“共青書屋”揭牌儀式
西城街道辦事處汪庄村舉行我市首個“共青書屋”揭牌儀式
西城鄉鎮企業面臨著效益不高、後勁不足的現象,面臨總量不大仍需加快發展、結構層次偏低亟待優化提高的雙重壓力,同時在認識上、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辦事處黨委、政府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堅持“加快發展、調整結構、對外開放”三管齊下,採取有力措施,促進鄉鎮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第二,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按照著力加強帶動第一產業,優化提高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指導方針,充分發揮農副產品資源優勢,本著適應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養殖業和運輸業,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實現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逐步形成能夠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優勢和地域經濟優勢的產業結構體系。在產品結構調整上,適應國內外和城市農村市場的變化,不斷開發資源消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名特優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重點對春綠、東方天然等單位進行品牌再包裝、形象再設計,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在組織結構調整上,“抓大活小”突出重點,扶優扶強。在資產、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傾斜。把企業的規模做大,總量做優,實力做強。第三,積極探索農業特別是養殖業的規模化經營和企業化生產,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服務組織。在搞活鄉鎮企業中把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做大、做強。第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吸引境內外資金。2003年,面對西城辦工業經濟急劇滑波的嚴峻形勢,辦事處抓問題找差距,在市委、市政府有關振興界首工業經濟的總體方針指導下,組織專門人員深入企業摸、排、查,在扶持和發展個休、私營企業上做文章,使所轄個體、私營、集體企業健康穩步發展。與此同時,下大力氣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對所屬的毛巾廠、聯華塑料廠、回族皮件廠等上規模、上檔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比較好的明星企業,進行重點保持,在資金、技術、人才及相關政策方面進行傾斜和優惠,使這些企業得以長足發展。第五,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企業改制工作。已有十五家企業順利轉制。

綜合治理


局包聯的西城街道辦事處立新社區積極開展幫扶慰問活動。
局包聯的西城街道辦事處立新社區積極開展幫扶慰問活動。
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各行政村、居委會通過建立健全信息報告、定期分析、督查督辦、領導包案等各項工作制度,實現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制度化、規範化。堅持“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充分發揮行政村、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作用,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基層治調組織建設。充實調整配齊配強行政村、居委會治調主任,並採取以會代訓的形式對他們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確定每月20日為治調主任例會日,形成制度,確保綜治工作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網路。不斷加強軍警民治安聯防隊建設,進一步加強對軍警民治安聯防隊的組織領導、選拔配備、培訓管理和工作指導,按照要求配齊治安聯防隊員,加強管理培訓,按照要求配齊治安聯防隊員,加強管理培訓,積極籌措經費,確保人員落實到位。繼續大力開展七戶聯防、輪流值班站崗等治安防範活動,堅持行政村、居委會幹部輪流值班,做到天天有人派崗,天天有人站崗,天天有人查崗。加強內保單位的治安防範。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要求轄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健全值班制度,落實防護措施,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加強社會治安薄弱點的防範控制。在城鄉結合部,有關行政村、居委會要配合公安機關增設治安卡點,增設治安執勤室,配備必要的人員及交通通訊工具,加強對過往嫌疑人員、可疑車輛的盤查,在邊遠結合部,主動與周邊相鄰地區加強治安防範協作,簽訂治安聯防互助協議書,共同預防和打擊犯罪。
加強創安創模工作。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目標,大力創建安全文明小區、安全文明校園、安全文明樓院,創建平安大道,創建社會治安模範村(居委會),創建“七無”自然村,開展“三戶一村”評創活動,以創安創模為載體,促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全面落實。加強社會治安有償承包工作。在轄區內,以商業區和安全文明小區為重點,開展治安防範有償承包試點工作,並切實做到人員、經費、服裝、器械、制度五落實,取得經驗后逐步推進,全面展開。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建立健全辦事處、村(居)委會、村(居)民組三級幫教組織網路,確保刑釋解教人員層層有人管,切實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出監、出所時的接茬工作,逐人建立檔案,組織幫教對子,實行委託管理,對重點人員要建立辦事處、派出所、行政村(居委會)、家屬四級包保責任制,一級包一級,一包到底,確保轄區內刑釋解教人員無一人重新犯罪。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工作。以提高居(村)民的法律意識為目標,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工作。認真組織開展12.4普法宣傳活動。組織普法宣傳部法律知識考試。重點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配齊配強轄區各學校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並將法制教育列為教學計劃。 

計劃生育


(一 )辦事處成立了計生工作集中整治領導小組,圍繞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和任務,組織動員辦事處,行政村(居委會)兩級幹部力量,全面做好各項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二)集中解決辦事處行政村兩級計劃生育台帳資料不實問題。成立了七個清查清理組,集中精力,進村入戶,逐個排查,清理主要內容為:(1)2000年以來出生漏報;(2)2002年以來新婚漏報;(3)流動人口清理;(4)已婚育齡婦女漏檔等。通過排查清理,自查自糾,健全完善辦事處行政村兩級台帳資料。清理中落實責任,嚴明紀律,確保清理檢查工作順利開展。
(三)集中解決長效節育措施不落實及應檢對象參檢不對位問題。辦事處加大長效節育措施及應檢對象參檢到位的落實力度,並做為經常性的基礎工作抓緊、抓好。突出抓好二女戶結紮這個重點,帶動各項長效節育措施的全面落實。婦檢工作按任務分配,行政村兩委包村(組)幹部和村民組長負責所包村組內所有應檢對象參檢到位工作,堅決打擊二女戶躲避婦檢,私自取環,B超鑒定胎兒性別,私自引流產行為,確保出生性別比趨於正常。
(四)集中解決超生黨員幹部處理和社會撫養費徵收不到位問題。按阜陽市[2003]5號文件,皖[1998]10號文件,阜發[1998]13號文件和界發[1999]10文件精神,對超生的黨員幹部職工認真清查,按干管範圍處理到位。

基層黨建


研究制定了《西城辦事處2003至2005年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總體規劃》、《西城辦事處開展創建“五個好”黨支部活動三年規定(2003—2005)》、《西城辦事處開展創建“六個好黨委”活動三年規劃(2003—2005)》、《西城辦事處發展黨員工作三年規劃(2003—2005)》、《西城辦事處2003—2007年“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實施規劃》及相關年度計劃。
在全辦幹部中集中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學習教育活動。本次活動為2003年3月25日—4月25日,時間一個月,活動期間辦、村幹部共走訪農戶450戶,徵求群眾意見21條,為群眾辦實事18件。
在辦事處副科職以上幹部中,開展了“強化理論學習,提高執政能力”主題活動。通過集中學習與幹部業餘自學,全辦領導幹部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實施了農村“雙培雙帶”先鋒工程,落實了黨員幹部與貧困農戶的結對幫扶,建立了農村“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基本情況台帳;確定了汪庄、西窪兩個村為本次“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示範基地。本次活動的開展,較好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0名,受“非典”和內澇影響,一些村支部不能按照召開黨員大會,討論發展黨員問題數字偏低,致使全年發展黨員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