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由之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名譽院長

唐由之,男,1926年7月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漢族,中醫眼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繼承和發揚中醫眼科金針撥障術和睫狀體平部的手術切口研究方面成就突出,發明了白內障針撥套出術,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國醫大師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40年-1947年,受業於上海中醫眼科名家陸南山教授門下。
1952年-1957年,就讀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

工作經歷

1940年-1947年,拜師陸南山先生,併到蘇州陸南山眼科分診所應診。
1947年-1951年,在杭州市上珠寶巷開設昆吾眼科診所。
1951年-1952年,在杭州聯合診所工作。
1957年-1978年,歷任廣安門醫院眼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科負責人。
1978年-1994年,中國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4年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唐由之教授致力於繼承、創新和發展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眼科事業,善於用氣血理論治療眼底疑難病,在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神經疾病等方面造詣頗深。
繼承和發揚“金針撥障術”,解決了在睫狀體平部作手術切口和白內障針撥術的近期併發症青光眼兩大問題。在繼承古代金針撥障術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研究成功了“白內障針撥術”,並在此基礎上發明了白內障“針撥套出術”。
他還發明了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具有中醫特色的手術方法“睫狀體平坦部濾過術”,並正在研發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藥物“雙秦眼用凝膠”,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學術思想
唐由之在臨床治療眼底疑難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重視氣血辨證,認為氣血理論與眼底病變密切相關,提出氣血理論在眼科臨床的應用,認為氣血失調是貫穿眼底病整個病程的基本矛盾,總結了眼底疑難雜症從氣血論治的寶貴經驗。按照以調和氣血為主的治療大法,設立了從氣論治、從血論治、氣血雙治、痰瘀同治等治法。對複雜多變的眼底疑難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提出了眼底病辨證以氣血理論為依據,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的診治模式。

論文著作

主要論文
唐由之。談談沙眼的防治[J].中醫雜誌,1965(10).
唐由之。中醫對白內障的認識與金針撥白內障手術的初步研究[J].江蘇中醫,1961(06).
唐由之。樹枝狀角膜炎的辨證論治(附13例病例介紹)[J].中醫雜誌,1963(03).
蔣伯鈴,唐由之。針撥套出術治療成人晶體脫位[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2(06).
唐由之,高培質,劉孝書,高健生,蔣伯鈴。白內障針撥套出術的研究[J].中國中醫眼科雜誌,1991(00).
唐由之,馬文新,王萌建,黃曉燕,何進,王吉龍。白內障的診斷與晶狀體圖像計算機分析系統的研究[J].中國中醫眼科雜誌,1998(03).
唐由之。中醫抗青光眼手術的思路與方法——睫狀體平坦部濾過術[J].中國中醫眼科雜誌,2006(01).
唐由之,張麗霞。中醫眼科現代化初探[J].中國中醫眼科雜誌,2006(02).
唐由之,李學晶,王影。涼血化瘀中藥治療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23例[J].中醫雜誌,2007(12).
唐由之,周尚昆,馮俊,王慧娟。中藥治療濕性晚期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眼科雜誌,2009(06).
唐由之,王慧娟,馮俊。涼血化瘀方對實驗性脈絡膜新生血管VEGF與PEDF表達的影響[J].眼科新進展,2009(12).
出版著作
1.唐由之、肖國士主編.《中醫眼科全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楊啟平主編.《花開花落兩由之》.新華出版社,2011
3.盧春寧主編.《為毛澤東做眼科手術的醫生:唐由之》.人民出版社,2011
4.邱禮新,巢國俊,唐由之主編.《國醫大師--唐由之(國醫大師臨床經驗實錄)》.醫藥科技,2011
5.唐由之、吳星偉主編.《眼科手冊》(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叢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
6.唐由之,蔡松年等主編.《中國中西醫結合臨床全書—眼科學》中醫古籍出版社,1996
7.唐由之、肖國士主編.《中醫眼科全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8.唐由之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眼科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9.唐由之.《中西醫結合手術治療白內障》人民衛生出版社,1977
10.唐由之.《中醫對沙眼的認識與治療》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57

社會任職


全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全國藥品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眼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學院名譽教授;歐洲中醫眼科學會名譽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副主任。

獲得榮譽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榮獲“全國科技大會先進工作者獎狀”、“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衛生文明先進工作者”、“國醫楷模”、“首都國醫名師”、“國醫大師”、“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曾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及省部級科研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