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竹枝詞

長水竹枝詞

長水竹枝詞是由清朝黃燮清所寫的,作者簡介:黃燮清(1805~1864)晚清詩人、劇作家。原名憲清,字韻甫,號韻珊,又號吟香詩舫主人。浙江海鹽武原鎮人。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后屢試不第,晚年始得宜都縣令,調任松滋,未幾卒。少工詞曲,中年以後始致力於詩文。其詩多抒寫個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詠史弔古之作深沉豪放,頗具特色。有《倚晴樓詩集》及《倚睛樓七種曲》傳世。

文學成就


黃燮清才思富贍,詩、詞、曲均所擅長,尤工詞。他的詩,早年學漢魏,多摹擬之作。中年以後,由於政治上的失意,寫了不少抒發個人抑鬱不滿和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特別是鴉片戰爭時期的《吳江嫗》、《十一月朔日大雪》諸詩,深切地表示了對國家命運和人民苦難的關注。這些詩在藝術上質樸暢達,情見乎辭。這一時期是他詩作最有成就的時期。此外,他還有不少弔古詠史的作品,借古諷今,深沉豪放,如《廣陵吊史閣部》、《黃天盪懷古》等,頗為人所傳誦。一些小詩,如《長水竹枝辭》等,也頗清新流麗,自具特色。他的詞,除〔水龍吟〕《題沈曉滄年丈炳垣月夜渡海卷》等少數憂時感遇的篇什外,大多題材狹窄,選詞造名,亦多雕琢痕迹。晚年寫作的〔滿江紅〕《題施庭午茂才杞憂草》一類內容較為充實的詞,對“徵調可憐財賦盡,流離但覺乾坤仄”的社會現實,作了生動如實的反映,客觀上暴露了封建統治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但對太平軍則持敵視態度。他所撰制的傳奇,文詞□麗,時人比之尤侗
著有《倚晴樓詩集》12卷,《倚晴樓詩續集》 4卷,《倚晴樓詩餘》4卷,存詞220餘闋,《國朝詞綜續編》24卷,《倚晴樓七種曲》等。

作者簡介


黃燮清(1805~1864),原名憲清,字韻甫,號韻珊,又號吟香詩舫主人,浙江海鹽武原鎮人。晚清詩人、劇作家。
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后屢試不第,晚年始得宜都縣令,調任松滋,未幾卒。少工詞曲,中年以後始致力於詩文。其詩多抒寫個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詠史弔古之作深沉豪放,頗具特色。有《倚晴樓詩集》及《倚晴樓七種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