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珍
邱慧珍
邱慧珍,女,漢族,1961年5月生,上海市人,中共黨員。甘肅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甘肅農業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中國植物應用於肥料學會第八屆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農業資源利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有機肥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土壤肥力與肥料專業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土壤學會理事。
邱慧珍
2007年獲省科技廳優秀科技特派員獎。1998年獲甘肅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獎。1997年獲甘肅農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獎。先後為農業資源與環境、農學等專業的本科生講授《農業化學總論》、《保護地施肥與無土栽培》、《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植物營養與施肥》和《專業英語》等課程,為研究生講授《高級植物營養學》、《營養生態學》、《專業英語》和《養分資源綜合管理》等課程。
在生態學專業的恢復生態學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植物營養學專業的植物養分逆境生理研究和改性肥料的研製與應用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已培養碩士研究生 5人,目前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6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恢復生態學、營養生態學和植物養分逆境生理研究以及改性肥料的研製與應用。近年來主持和參加完成科研項目5項。其中,參加完成的中國科學院項目《新型肥料--長效碳酸氫銨的研製與應用》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主持完成的《張掖高效農業區長效氮肥的研製與增產機理的研究》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完成的《春小麥“測土—DRIS營養診斷”雙向監測施肥技術的研究》獲廳局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目前主持教育部“春暉計劃”《畜禽養殖固體廢棄物高效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項目,國際農發基金 / 全球環境基金( EFAD/GEF )項目《旱地生態保護與恢復》、《慶陽市優質烤煙測土配方施肥暨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集成研究》、江蘇省固體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生物有機肥對西瓜、甜瓜的生物效應與機制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一五”重大項目“植株營養診斷與養分調控技術研究”子課題“果樹植株營養診斷技術”和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最佳養分管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子課題“黃土高原 蘋果產區水肥一體 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參加農業部農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有機糞肥產業發展的技術體系研究》等項目。
副主編完成《復混肥的生產與應用指南》(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作物施肥原理與技術》(面向 21 世紀全國農業院校統編教材,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2 )。目前副主編國家“十一五”重點規劃教材《新型肥料生產原理與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0 )和 21 世紀全國統編教材《作物施肥原理與技術》(第二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土壤學報》和《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等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表科技論文 30 余篇。代表性論文有《長效氮肥一次基施對覆膜冬小麥的肥效研究》(《土壤學報》 .2003 ( 3 ))、《氮素形態對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麥生長和氮素吸收及基因型差異的影響》(《土壤通報》 .2003 , 34 ( 6 ))、《不同磷效率小麥對缺鐵脅迫的基因型差異》(《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04 , 10 ( 4 ))、《常壓下尿素與醛的適宜反應條件研究》(《土壤通報》, 2007 , 38 ( 1 ))、《溶磷細菌對不同性質磷礦粉的溶磷效果研究》(《土壤通報》 2007 , 38 ( 6 ))、《不同基因型春小麥磷效率差異的研究》(《土壤通報》, 2008 , 39 ( 1 ))、《基於 PSR 模型的慶陽市生態安全評價》(《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0 ( 12 )等。代表性論文有
《不同形態氮肥對隴東烤煙產量形成的作用及其機理 》,水土保持學報,2011,25(4)
《微生物有機肥對隴東烤煙中性致香物質含量的影響及其機理初探》,草業學報,2011,20(5)
《改性磷礦粉在石灰性土壤上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機理研》,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3)
《連作馬鈴薯根際土壤真菌種群結構及其生物效應》,2012,23(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