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梓鎮

橋梓鎮

橋梓鎮,北京市懷柔區下轄鎮,位於東經116°26'15"~116°36'35″,北緯40°15'19"~40°23′04"之間。地處懷柔區西南部,東與廟城鎮為鄰,南與順義區北石槽鎮鄰界,西南與昌平區興壽鎮接壤,西與九渡河鎮毗鄰,西北與渤海鎮相連,東北與懷柔鎮相鄰。鎮域面積108.77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前,橋梓地區屬昌平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現域橋梓南部14個村劃歸懷柔縣第四區,北部10個村屬懷柔縣第三區。1958年9月,屬八一人民公社,后屬橋梓人民公社。1961年5月,建茶塢人民公社和北宅人民公社,駐茶塢和北宅。1983年,公社改鄉。1984年11月初,茶塢鄉駐地從西茶塢村遷前橋梓村西。1990年2月,茶塢鄉改為橋梓鎮。1998年5月,撤鄉並鎮,北宅鄉併入橋梓鎮。截至2018年末,橋梓鎮戶籍人口有21361人。截至2019年10月,橋梓鎮下轄1個社區和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橋梓鎮前橋梓村興橋大街1號。

2011年,橋梓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5億元,比上年增長5.6%,實現工業增加值8269萬元。財政總收入5400萬元,比上年減少16.6%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0萬元,增值稅250萬元,企業所得稅7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8.8%、-17.1%、-78.3%。人均財政收入2646元,比上年減少16.6%。

建制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前,橋梓地區屬昌平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現域橋梓南部14個村劃歸懷柔縣第四區,北部10個村屬懷柔縣第三區。
1958年9月,橋梓地區屬八一人民公社,后屬橋梓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建茶塢人民公社和北宅人民公社,駐茶塢和北宅。
1983年,茶塢公社改鄉。
1984年11月初,茶塢鄉駐地從西茶塢村遷前橋梓村西。
1990年2月,茶塢鄉改為橋梓鎮。
1998年5月,撤鄉並鎮,北宅鄉併入橋梓鎮。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10日,北京市懷柔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橋梓鎮常住人口為25076人。

地理信息


橋梓鎮屬於中緯度大陸型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地區。氣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為2748-2873小時。土壤肥沃,林木覆蓋率為57.43%。境內水資源豐富,懷沙、懷九河、京密引水渠穿境而過,沙峪口水庫等7座水庫點綴其間,還有30多眼深百米以上的地下岩石井,水質甘甜清涼,富含多種有益健康的礦物質。
水是山之魂,有水才有靈氣。

經濟特色


農林牧漁業
橋梓鎮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872.4噸,人均338.4千克。
橋梓鎮畜牧業以豬、牛、鹿飼養為主。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54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7%。
截至2011年末,橋梓鎮累計造林9.5萬畝,林木覆蓋率69.1%。
2011年,橋梓鎮水果種植面積5.7萬畝,乾鮮果品總產量8214噸,鮮果產量7273.3噸,其中鮮棗1598噸,草莓64.9噸。
橋梓鎮漁業以淡水魚養殖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值13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7%。
2011年,橋梓鎮共有大型農業機械212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14853元。 
工業
橋梓鎮初步形成了以金宇瑞工業園區為中心,重點發展製造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橋梓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5億元,比上年增長5.6%,實現工業增加值8269萬元。
2011年,橋梓鎮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13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100萬元,比上年增長2.3%。 
財政金融
2011年,橋梓鎮財政總收入5400萬元,比上年減少16.6%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0萬元,增值稅250萬元,企業所得稅7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8.8%、-17.1%、-78.3%。人均財政收入2646元,比上年減少16.6%。年末有北京農商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所獲榮譽


橋梓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鎮人民銳意改革,奮發進取。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社會各界的熱心支持和全鎮黨員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橋梓鎮先後榮獲了“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首都文明鄉鎮”、“北京市2003-2005創建‘五個好’先進鄉鎮黨委”、“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首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首都平安示範鄉鎮”、“北京市環境生態優美鄉鎮”、“北京市環境整治樣板鄉鎮”、“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懷柔區特色產業專業鎮鄉”、“懷柔區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2003至2005連續三年被評為懷柔區“五好鄉鎮黨委”和“政治工作先進鎮”。
2007年,橋梓鎮將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保護水源、生態優先,產業帶動、帶動產業,農民自願、循序漸進”為原則,緊緊抓住市、區政府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農村支持的機遇,積極爭取支持,以培育優勢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推進鎮村各項事業發展。在具體工作中,橋梓鎮將圍繞建設“花果之鄉、人居勝地”的區域功能定位,圍繞“七抓七促”的思路開展工作。即“抓特色產業,促鎮域經濟發展;抓基礎設施,促環境面貌提升;抓農村改革,促農民就業增收;抓社會事業,促公共服務完善;抓精神文明,促社會風尚良好;抓民主法制,促全鎮和諧穩定;抓職能轉變,促政府效能提高”,努力建設“富裕、靚麗、文明、和諧”的新橋梓。
橋梓鎮視投資者為上帝,視引資者為功臣。為促進鎮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鎮黨委、政府制定最優惠政策,營造最優良環境,提供最優質服務,廣泛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
2017年11月17日,橋梓鎮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1年2月5日,被表揚為北京市2019-2020年度“接訴即辦”改革工作“先進集體”。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橋梓鎮下轄1個社區和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橋梓鎮前橋梓村興橋大街1號。
社區茶塢鐵路社區
行政村前橋梓村後橋梓村山立庄村東茶塢村西茶塢村前茶塢村
平義分村沙峪口村新王峪村上王峪村蘇峪口村岐庄村
東鳳山村紅林村口頭村凱甲庄村北宅村峪口村
峪溝村一渡河村后辛庄村前辛庄村秦家東庄村楊家東庄村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橋梓鎮戶籍人口有21361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84人,專任教師34人。小學3所,在校生610人,專任教師166人。中學2所,在校生390人,專任教師112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7所。主要學校有茶塢鐵路中學、橋梓中學。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電影院24座,座位1980個,年放映1342場次,觀眾達2.31萬人次。文化館(站)25個。公共圖書館(室)25個,藏書8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0多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橋梓鎮花香藝術團、平義分屋檐下小劇團,其中橋梓鎮花香藝術團為鎮級藝術團。舉辦以“鵝和鴨農莊創意音樂節”“北京懷柔牡丹節”為代表的文化節。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體育場地25處。100%的城市社區和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0%以上。橋梓鎮慧友文化健身廣場的健身工程被評為北京市樣板工程。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廣播喇叭144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中央、北京等電視台的54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9804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7%。
醫醫院生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3張。專業衛生人員3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8人。
2011年末,橋梓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萬人次,岀院病人270人次。重點醫院有橋梓鎮衛生院。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戶,人數110人,支出3.7萬元,比上年增長8.9%,月人均336元,比上年增長6.5%。城市醫療救助121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6戶,人數502人,支出195.1萬元,比上年增長12.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0人,支出36.9萬元,比上年增長23%。農村醫療救助699人次,共支出46.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0萬元,比上年增長8.3%。新增就業人員25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4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3人,全年共幫助4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7221人,覆蓋率達到98%,續保率達到96%。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5146人,參保率99.9%。
環境保護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本級財政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240萬元,占財政支支出0.3%。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佔全年天數的74%。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000立方米。
基礎設施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9千米,投遞點25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35.8萬份、雜誌2.6萬冊,業務收入8萬元。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460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量1000立方米。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供熱面積17.2萬平方米,供熱用戶2510戶,供熱普及率為34.6%。
2011年末,橋梓鎮共有供(加)氣站3個,天然氣用戶2318戶,燃氣普及率為32.8%。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鐵路大秦線通過境橋梓鎮,設茶塢火車站。
橋梓鎮有公路市道懷長路、懷昌路、懷黃路和茶良路4條,總長33.8千米。鎮道17條,計長43.2千米。
2011年末,橋梓鎮道路總長度82.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0.4平方千米。橋樑21座,總長度1.7千米。
2011年末,橋梓鎮開通公交汽車線路8條。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駐地橋梓村而得名。

風景名勝


● 聖泉山旅遊風景區
聖泉山旅遊風景區位於橋梓鎮口頭村,景區佔地5平方公里,東臨千年古剎紅螺寺,西接萬里長城慕田峪,背靠燕山,宏闊壯美,前擁懷沙河。景區現有景點佛教文化苑、日月潭、三星洞、鐘鼓樓、千年古剎觀音寺等30餘處。已形成一個集登山健身、禮佛拜祖、休閑觀光、民俗體驗、節慶活動於一體的京郊文化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