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羊肉粉

貴州省遵義市特色小吃

遵義羊肉粉是貴州省遵義市的一道特色小吃,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基本簡介


遵義羊肉粉的名氣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凡來遵義品嘗過遵義羊肉粉的人,無不交口稱讚。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去飯館進餐的十分踴躍。當地有一種習慣:每逢冬至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一碗羊肉粉。說這天吃羊肉粉,整個冬天都不冷。
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也稱作“米線”)。其做法是:先將羊肉燉好,再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然後在米粉上放一層薄薄的羊肉片,這種羊肉片是煮熟后榨壓切成的,澆上鮮紅的辣椒油,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蕪荽等。最後加入純過的羊湯。這樣做出來的羊肉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吃羊肉粉最講究的是吃原湯味。一般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一帶產的矮腳山羊,因為這一帶山羊肉質細嫩,腥臊味少。當天宰殺剝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鍋。熬羊肉湯時先將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去肉和骨之外,再用一兩隻母雞,佐以少許冰糖,這樣的湯尤為鮮美。

做法


原 料

米粉100克,帶皮熟羊肉25克。

調 料

羊油、煳辣椒面、花椒粉、鹽、味精、辣椒油、原湯、蕪荽、蔥花等適量。

製作方法

將羊肉洗凈切成塊放入鍋中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燉〔煮羊肉時要放入干辣椒〕 ,撈出擺齊用重物壓緊,冷卻5小時后切成3厘米寬、5厘米長的薄片。米粉用涼水泡透去掉酸味,放入沸水鍋中燙透,用漏勺撈出裝入面碗內。將羊肉片鋪在粉上、舀入調好鹽味的原汁湯、羊油、放入煳辣椒粉或辣椒油、再放入味精、花椒粉、蕪荽、蔥花即成。

菜品特色


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紅亮,辣香味濃,油大不膩。為遵義地區的名小吃,獲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產地概況


遵義市位於雲貴高原東北部,處於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屬國家規劃的長江中上游綜合開發和黔中產業帶建設的主要區域。南面與省會貴陽市接壤,東面與本省銅仁地區和黔東南自治州相鄰,西北部與四川接壤,西南和東南面分別與本省的畢節地區和黔南自治州相鄰,北面與重慶直轄市接壤。為貴州省總面積的17.46%。
遵義市素有“黔北糧倉”之稱,糧食產量大致佔全省總量的四分之一。各種家產品佔全省比重大致是:糧食25%、茶葉30%、肉類30%、蠶桑30%。煙葉質量優良,是全國四大優質煙區之一。毛竹為全國七大產區之一。楠竹、杜仲、棕片多年來產量居全省之首,烏桕籽佔全省五分之三,五倍子佔全省二分之一,油桐籽佔全省三分之一。竹筍、蘑菇、木耳均為貴州省內主產區。還盛產名貴中藥材。其中杜仲、黃連天麻、黃柏、吳萸為貴州五大著名藥材。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
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